五旬漢子四海爲家,花2000元做了一輛「房車」,想找個女朋友結婚


這組照片拍攝於2018年4月19日,拍攝地點:鄭州市西三環路邊。照片上的主人公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何劉軍”,今年50歲左右。名字一般為父母所起,該男子為何自己給自己起名字呢?原來,該男子打記事起就一直在流浪,沒有名字,不知道年齡,不知父母是誰,對最初的家人幾乎沒有記憶,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我們姑且就叫他何劉軍吧。

何劉軍說話帶有南方口音,說起這麼多年的經歷何劉軍顯得雲淡風輕。他說:“我去過浙江、新疆、陝西、四川、山東,從1996年來到鄭州後就一直在這裡。後來,我就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何劉軍,沒有什麼意義。我也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哪裡的話。先後在陝西、四川、河南和安徽等多地待過,曾經還被騙進滎陽的黑磚窯場幹了幾年活。”

何劉軍也很想搞清楚自己是誰,找到自己的親人。他想上央視的《等著我》欄目,藉以找到自己的家人。2015年臘月,何劉軍開著電動三輪車到北京,但是他不知道找誰可以幫我上節目,就在北京看了看天安門就回鄭州了,路上來回花了49天,連春節都是在路上過的。因為沒有家,沒有親人,何劉軍從來沒過過春節。


為了能在鄭州紮下根,因為沒錢租房子,就得有住的地方。何劉軍決定自己造一個能住人的窩。於是他花了2000塊錢請人做了這輛移動式鐵皮“房車”。“不管咋說,這就是我的家。”何劉軍說,以前他也租過城中村的房子,但是隨著城中村陸續拆遷,他租不來便宜的房子了。流浪了這麼多年,他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現在這個“有家”的願望實現了。何劉軍蝸居的房子,四個輪子上架著8平方米大小的鐵皮房,房子內有床、簡單的生活用品。房子由一輛電動三輪車牽引著安放在路邊,並不妨礙任何車輛、行人,附近有公共衛生間,穿過馬路就能走到何劉軍打工的飯館,生活上還算便利。何劉軍很滿意。

“安居”了的何劉軍,也很“樂業”。他在自己“家”附近的一家飯館打工,每月工資2000多元,也夠生活。何劉軍說:“我現在就想有個身份,知道自己是誰。”何劉軍說,“我還有一個願望,現在有了這房車就有地方住了,我想找個女朋友,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好好生活,不再漂泊。我也年過50了,想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我們祝願何劉軍先生早日夢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