琯溪蜜柚怎樣高接三紅蜜柚

琯溪蜜柚怎樣高接三紅蜜柚

當前,由福建省國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福建省平和縣琯溪三紅蜜柚開發有限公司共同選育而成的三紅蜜柚新品種( 2013 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是最具市場競爭力、種植經濟效益最高的優良新品種。但是,平和縣早期種植的蜜柚品種多數是琯溪蜜柚,現在可種植三紅蜜柚新品種的土地已經基本沒有了,擺在果農面前的辦法就是開展琯溪蜜柚大樹高接三紅蜜柚,進行品種更新換代,才能提高種植經濟效益。因此,筆者於2014 年底前後在自已種植的1 hm2 琯溪蜜柚果園開展大樹高接三紅蜜柚試驗。經過近3 年研究,取得較好效果,可為平和縣果農今後開展琯溪蜜柚高接換種提供技術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福建省平和縣國強國有林場,地處東經117°11'、北緯24°14',屬南亞熱帶氣候,海拔310~340 m,年均溫19℃,年均降水量1 750 mm 左右。琯溪蜜柚1993 年種植,初植密度720 株/hm2( 株行距3. 5 m×4. 0 m) ,經營管理水平較高,年平均產量66 000 kg /hm2,果園目前已進入大齡樹期。

1. 2 試驗設計

1. 2. 1 不同時間嫁接試驗

設計3 次嫁接時間,即秋接( 2014 年10 月10日) 、冬接( 2015 年1 月20 日) 和春接( 2015 年2 月10 日) 。3 個時間段選擇同一地塊各嫁接32 株,共嫁接96 株大樹。在大樹主幹高度0. 7 ~ 0. 8 cm 處切斷進行芽接。每株砧木嫁接約4 ~ 6 支大主幹骨架枝、8~12 芽接穗。統一留下輔助枝條。

1. 2. 2 留輔助枝嫁接試驗

對3 次不同嫁接時間進行是否留輔助枝條( 果農也稱為消水枝條) 對比試驗,3 個時間段各嫁接40 株( 其中留輔助枝條嫁接20 株,不留輔助枝條嫁接20 株做對照) ,共嫁接120 株大樹。在大樹主幹高度0. 7~0. 8 cm 處切斷進行芽接。每株砧木嫁接約4~6 支大主幹骨架枝、8~12 芽接穗。

1. 2. 3 單層、雙層嫁接試驗

對琯溪蜜柚大樹冬接做單層、雙層嫁接試驗,即在大樹主幹高度0. 7~ 0. 8 cm 處切斷,做單芽切接,每株砧木嫁接約4 ~ 6 支大主幹骨架枝、8 ~ 12 芽接穗,簡稱單層嫁接( 下同) 。在大樹主幹高度1. 0 ~1. 1 cm 處切斷,做頂端切幹芽接,每株砧木嫁接約6~8 支大主幹骨架枝、約13 芽接穗; 在砧木主幹高度0. 7~ 0. 8 cm 處的腹部再做芽接4 ~ 6 芽,進行二層部位嫁接,簡稱雙層嫁接( 下同) 。試驗按隨機區組設計,單層嫁接、雙層嫁接各為一種處理,即計2 個處理,每個處理嫁接10 株,3 次重複,共嫁接試驗樹60 株。二種接法統一留下輔助枝條。

1. 2. 4 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管理同生產上一致,主要是及時做好抹除砧木萌芽、嫁接芽穗萌芽時挑破包紮塑料膜、新梢摘心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第一年底、第二年底做好修剪培育骨架枝和結果母枝; 第一年秋季施複合肥1 次,500 g /株; 第二年在春季、秋季各施複合肥1次,500 g /株。嫁接樹第一年、第二年不噴根外施肥,以防止葉片過大造成新枝斷裂。

琯溪蜜柚怎樣高接三紅蜜柚

1. 3 調查方法

上述3 個試驗項目目的不同,調查因子有所差別。①不同時間嫁接試驗調查: 從嫁接20 d 起,在半年內每10 d 觀測1 次萌芽和新梢生長狀況,冬季新梢越冬情況; ②輔助枝嫁接試驗調查: 大樹砧木主幹裂皮情況和萌芽狀況; ③單層、雙層嫁接試驗調查: 嫁接前後調查砧木生長指標,嫁接20 d 起,每10d 觀測1 次萌芽和新梢生長狀況,直至剪除輔助枝。2016 年底調查嫁接樹生長指標。

2 結果與分析

2. 1 不同時間嫁接效果差異

琯溪蜜柚大樹高接換種,無論秋接、冬接或春接,平均成活率都很高,均達96%以上( 表1) 。新梢生長以秋接最好,在次年5 月上旬調查時已抽發新梢2 次,摘心後新梢平均長度31 cm; 而冬接或春接抽發新梢只有1 次,摘心後新梢長度16 cm 左右。僅從成活率與新梢生長因子觀測,以秋接最好。

表1 不同時間嫁接效果

琯溪蜜柚怎樣高接三紅蜜柚

注: 成活率調查時間為嫁接後90 d; 抽梢次數與長度調查時間統一在

2015 年5 月10 日; 新梢長度均為新梢每次摘心留下3 片葉片後生長的高度。

但是,秋接存在新梢越冬凍害風險和生產上難操作的缺點。秋接雖然在秋季小陽春能培育一次新梢,但其木質化程度低,如冬季偶遇嚴寒天氣極易受到凍害。如在2016 年1 月下旬出現幾十年一遇的霜凍,凡是在2015 年秋接的山區果園,新梢凍死率達90%以上,砧木凍死率達70%以上,損失慘重。另外,秋接時多數果樹未採果,難於作業。冬接能避開凍害風險,嫁接後春梢生長較整齊,病蟲為害較少,易於管理。春接雖然效果也很好,但砧木春梢抽發快,可嫁接的時間很短,若碰上春雨早又多的天氣,嫁接成活率低。綜合各因素考慮,建議在山區果園採取冬接( 大寒至立春) ,在早採果沒有霜凍的平原果園採取秋接( 國慶前後) 為好。

琯溪蜜柚怎樣高接三紅蜜柚

2. 2 是否留輔助枝嫁接效果對比

琯溪蜜柚大樹高接換種,砧木是否留輔助枝對嫁接成活率沒有明顯差別,均達96%以上 ,但對砧木骨架主幹枝皮裂率影響很大。秋接沒留輔助枝的皮裂率最高達10. 5%、留輔助枝皮裂率只有2. 3%; 冬接骨架枝少皮裂; 春接骨架枝沒有皮裂。這些皮裂的枝條木質部今後易壞死,嚴重地影響樹勢。由此可知,在秋、冬接時應留輔助枝,以有利於水分蒸騰,防止皮裂與砧木爛根; 春接可不留輔助枝。輔助枝以嫁接芽抽發第一次梢轉綠時剪除為宜。

2. 2. 1 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單層、雙層嫁接方法其頂端部位成活率差異不大,分別為98. 3%、97. 2%。但雙層嫁接的腹部芽接成活較低,只有92. 8%,主要原因是腹部接芽沒有頂部優勢,易造成發芽力差或隱芽,因而在腹部的接芽應挑選芽眼特別飽滿的壯芽,以提高萌芽能力。另外,據觀察,嫁接2 年時砧木頂端切口尚未癒合,癒合面積約佔砧木切口面積的30%,腹部接口完全癒合。

2. 2. 2 對樹冠生長的影響

雙層嫁接比單層嫁接樹冠大小差異較大,其冠幅、冠層厚度分別增加9. 2%、5. 4%。經方差分析表明,它們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冠幅:F0. 05( 1,2) = 18. 5 < F 值= 19. 5 < F0. 01 ( 1,2) =98. 5; 冠層厚度: F0. 05( 1,2) = 18. 5 <F 值= 21. 2 <F0. 01( 1,2) = 98. 5。樹冠大小決定三紅蜜柚投產快慢與產量高低,採用雙層嫁接比單層嫁接樹冠形成快,有利於早產、高產。

2. 2. 3 對樹高生長的影響

琯溪蜜柚大樹高接三紅品種,雙層嫁接比單層嫁接樹高差異較大,其樹高增加6. 1%。經方差分析表明,它們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F0. 05( 1,2) = 18. 5<F 值= 19. 9<F0. 01( 1,2) = 98. 5。嫁接樹高度也是衡量其生長快慢的一個重要指標,樹高表明樹冠大、生長快,能早結果。

從嫁接成活率、樹冠及樹高生長指標分析可知,單層、雙層嫁接方法成活率沒有明顯差異,均可滿足生產需要; 雙層嫁接形成樹冠快,可能早產、高產。因此,生產上可採用雙層嫁接方法。

琯溪蜜柚怎樣高接三紅蜜柚

3 結論與討論

1) 通過試驗研究,總結出琯溪蜜柚大樹高接三紅蜜柚新品種的優化方案: 宜用雙層嫁接方法; 嫁接時間,若是山區果園宜冬接,若是早採果沒有霜凍的平原地區果園宜秋接。應留輔助枝3 ~ 5 枝,防止砧木皮裂與爛根; 輔助枝以嫁接芽抽發第一次梢轉綠時剪除為宜。該技術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形成樹冠快,能早產、高產。據黃東來嫁接三紅蜜柚試驗,接後3 年可投產,形成較高產量。據賴惠玲等人高接紅肉蜜柚報道,接後4 年可進入盛產期。

2) 嫁接後管理十分重要,關係著嫁接成敗。大樹嫁接後管理重點做好: 每半個月抹除砧木萌芽1次、新梢摘心1 次( 每次只留下3 片葉片) 及病蟲害防治1 次,直至7 月底。秋梢後不剪梢,任其生長,促進快速形成樹冠和分化出骨架枝和結果母枝; 接後對少數難自行破膜的芽,在剛萌芽時要用竹芽籤挑破包紮塑料膜助其萌芽; 第一年底、第二年底做好修剪,培育骨架枝和結果母枝; 第一年秋季施複合肥一次,500 g /株,第二年在春季、秋季各施複合肥一次,500 g /株; 嫁接樹第一年、第二年不噴根外施肥,以防止葉片過大造成新枝斷裂。

3) 雙層嫁接比單層嫁接雖然樹冠形成快,但產量高低有何差異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