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虹:樂水崇文看三清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江西旅遊的主力軍一直是名山,它們也是江西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山強水弱、景強文弱、點強面弱”等發展不平衡、投入不足、“門票經濟”、“季節依賴”在不同程度上成為制約這些名勝發展的“短板”。在今年中國旅遊日江西分會場的系列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坐擁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的三清山景區沒有躺在功勞本上睡大覺,而是在原有發展優勢的基礎上,主動轉型創新,豐富多種業態,為解決“有山無水”“有自然無人文”等短板問題積極探索,成效顯著。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雲霧三清山

“樂山”與“樂水”互促推進。“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國人對山水相依的景色總是偏愛三分,而歷史上三清山景區的“山強水弱”的“跛腳”缺憾尤為明顯。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玉簾瀑布

看到他們新打造出的玉簾瀑布群,讓人頓感景區形象的全面提升。玉簾瀑布景區位於三清山東北部鵝公嶺下西坑大斷裂帶附近的裂谷中,峽谷長約3公里,環型遊線總長約10公里,其規模大大超越我原來的想象。瀑布開園,意味著向外界正式宣告,三清山有山無水的格局已經成為歷史。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景區內,水落飛花激浪、山含奇石峭壁、林蘊異樹珍草,讓三清山顯得更為生機勃發,煥發出靈動誘人的活力。從北入口入園,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汪清澈湖水,是金沙河的支流之一,名為翡翠河。沿河相生的,有著已載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與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野生銀杏、金蕎麥、南方紅豆杉、楤木等。水碧山青,茂林修竹,山水美感與詩意,頗有小九寨的感覺。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沿著山谷中的翡翠河往下走,就能觀賞最美瀑布群之一,它由翠簾、玉簾、虹簾、珠簾、霧簾、青帘、鶯簾、風簾、晶簾九大瀑布組成,飛流直下,落差百米,形象壯美,水質清冽,水聲如樂。水美,自然石質也好。山谷河畔沿線,滾落的巨石遍佈蜿蜒的水流中,如軍中戰陣,氣勢磅礴。兩岸山體由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石灰岩、花崗岩,硅晶石,水紋石交織而成。一些層理與節理結構的沉積岩,反映了數億年前的淺海沉積環境,滄海桑田的變幻,將此地變為了一處天然地質博物館。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玉簾之美,不僅在水,更在仙界傳說。圍繞著玉簾瀑布的“龍生九子”神話傳說,頗有趣味。相傳玉簾是三清腳下玉簾谷中的女王,生有九位美貌非凡的女兒,九位仙女經常幻化為九簾瀑布懸於谷中,且性情各異、樣貌殊同。因而,龍王性格迥異的九位太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為了能追求玉簾女王九位美貌非凡的女兒,頗費了一番心力,通過了“北斗七星陣、巨石陣、枯木陣”等種種難關,才得以抱得美人歸。因此,每一處瀑布邊上,都有龍太子化身的石像守候旁邊,這是仙界的愛情,也是人間對愛情追求的期許與守望。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山與水的傳說,人與景的互動,讓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博愛與饋贈。山與水的靈動相依,彌補了三清山山嶽型景區的不足,讓前來體驗青山綠水的遊客,不再有缺水的遺憾。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東方女神

文化與旅遊共贏發展。觀光型景區,曾是三清山景區的“標準”定位。單一的發展模式,讓其難以擺脫門票經濟和季節依賴的束縛。當首部大型道文化情景舞臺劇《天下三清》驚豔亮相,中國道教文化園將抽象的道文化符號,轉化為遊客可直接感知和觀看的“文化”產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天下三清

一場由大自然的鳥叫、蟬鳴、溪流、山澗的3D環繞劇幕《天下三清》,圍繞“問道一天,悟道千年”這一主題,從混沌世界開始解說。穿越時空,橫貫古今,分別從天造地設、三清福地、東方女神、千古之謎、文脈香火、朝拜三清六大篇章分節訴說,或古琴悠揚、或戰火喧囂,或女神柔情、或壯士熱血,或茅屋書聲、或皇城風雲。《天下三清》,以文旅融合、文創相契的方式潛移默化的滲透在觀賞者的記憶之中,傳遞著道法自然的潤物無聲。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道家遵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規律成為《天下三清》創作的靈感源泉。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自晉代深根三清山後,與人文景觀在三清山相得益彰。創作團隊將擁有廣袤無限的宇宙概念“天下”與故事主題的“三清”相結合,以三清掌故為敘事基調、以三清風情為舞臺底色,將祖祖輩輩登臨三清求道悟道的情結藝術化展示。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與此同時,彙集的舞蹈、雜技、武術等不同門類藝術表演者,組成超大陣容的演藝團隊,在大手筆投入並綜合運用的聲光電科技、全息技術、裸眼3D以及9.1聲道音效,更是構建了多空間舞臺、多音域劇場和多視覺體驗的震撼感官。這種擺脫“道教教科書”的沉悶色彩,用舞臺藝術與科技手段去打磨“人在畫中、畫在心中”的亦真亦幻體驗,而劇目篇章之間絲縫銜扣、臺上臺下之間互動融通,有效縮減了觀眾與演員、觀眾與舞臺之間的距離感。劇目尾篇強調運用寫意的吟誦預留出觀眾思考與回味的空間,使得不同年齡段、不同人生體驗的觀眾共享體味自己心中的“三清之道”。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綠色”與“紅色”相得益彰。北有玉簾瀑布群,南有神仙谷,神仙谷景區成為三清山避免“點強面弱”的新的發展模式,“綠色”生態遊和“紅色”文化遊在此相得益彰。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神仙谷旅遊慢道

“玉琊溪邊走,養生谷裡行”,玉琊溪決定了三清山整個南部版圖的氣質;而“氣韻生動、隨類賦彩”也成為神仙谷景區的最佳寫照。整個神仙谷景區座落在三清山楓林社區,集道家文化養生區、鄉村旅遊度假區、生態農業觀光區、戶外運動休憩區、婚攝藝術體驗區等功能為一體。整個景區的設計,充滿了詩意,如一串葡萄一樣,將這些承載著發展希望的項目,如珍珠般佈置在河道兩旁。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神仙谷稻田民宿

神仙谷入谷處,是已經規劃好的自然農業觀光休閒體驗區,整個園區的規劃理念取自八卦的圖案,中間的太極圖案建造成池塘,道教的文化設計理念巧妙的融入自然之中。谷內的第一個新型旅遊業態項目,房車度假營地,是最早實現現代房車與古村落的邂逅;三清書院,將進一步將書院文化與道文化相結合,為尋覓心中一方靜土的人們提供心靈棲息地;橋塢度假村,將成為高端民宿為主的集休閒、度假、健康文化為一體的特色旅遊綜合項目;而通過上海聯創引進的三清山田園綜合體,也將添進更多的體驗項目,如索道滑水、全地形車越野、兒童探險樂園、空中自行車、溜索、網橋探險等。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神仙谷房車小院

神仙谷有一份獨特的氣韻,是八磜村傳承下來的的軍魂氣質。1935年1月,方誌敏領導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主力部隊在這裡與國民黨重兵發生激戰,紅軍將士700餘人壯烈犧牲,史稱“八磜戰鬥”。面對巍巍青山,忠魂烈骨,八磜村83歲共產黨員、老兵鍾文孝堅持半個世紀以吹軍號的方式,緬懷當年犧牲在這裡的紅軍。如今,老人駕鶴西去,其子毅然接過“紅軍號”,再次吹響八磜村民走向幸福生活的號角。這片曾被烈士鮮血染紅的沃土,已然迎來歷史最好發展機遇。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八磜村

三清之美,美在奇山,亦美在秀水。三清之美,美在自然,亦勝在人文。再到三清山,在領略“巨蟒出山”“東方女神”等自然景色後,不妨停下腳步,多呆些時間,賞瀑布,看演出,品美食,體驗更多的三清之美。

朱 虹:乐水崇文看三清

出品:江西省旅發委市場處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