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星是如何從零擔市場到物流的?他在快遞物流行業賺到數百億

1996年,崔維星在廣州大沙頭海印城租下8平米的門市,創辦崔氏貨運,最大的資產就是2萬塊買的小麵包。

1998年,崔維星撞上了大運,拿下了南航老幹部發貨處1年的承包權,改空運生意。2001年,崔維星決定改走汽車貨運。起初也不錯,廣東這樣的貿易口岸都是化妝品、手機以及燈具類的產品,一發貨就是四五百萬,一天就能裝十幾車。

但崔維星發現,零擔市場,30公斤以上都被快遞行業佔領,1噸以上都是做整車運輸的,所以崔維星鎖定30公斤-1噸的貨量。這一差異化定位,也讓德邦甩開了眾多勁敵。

崔维星是如何从零担市场到物流的?他在快递物流行业赚到数百亿

崔維星逐一擊破:第一步,把網點開到客戶樓下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下設營業網點910多家。第二步,標準化,每個網點都採用德邦的統一標識,貨物碼放實行“大不壓小、重不壓輕、木不壓紙”,避免破損。第三步,卡車航班業務。車輛自身嚴密電子系統控制,GPS全球定位,短信、電話、網絡實現全程貨物跟蹤,隨時隨地掌握貨物在途信息。 第四步,人才是關鍵。從 2005 年開始,崔維星啟動校招,剛入德邦的大學生都要從從理貨員、司機等一線工作做起。

崔维星是如何从零担市场到物流的?他在快递物流行业赚到数百亿

2004年的時候,崔維星去當時零擔市場老大華宇物流的貨場裡參觀,被裡面堆積如山的貨物震撼住了。當時德邦的營業額只有2個億,而華宇的營業額有20多個億,10年之後,崔維星華宇的營業額還是20多億,而德邦的營業額卻突破了100個億。

2013年,德邦由零擔市場向快遞市場轉型,如果一頭扎進去,很有可能扎錯地方。思來想去,崔維星決定做3-30公斤的重貨市場,這是其他快遞業不願做的,為什麼呢?越重成本越大越不賺錢,但這對做零擔起家的崔維星來說,正是其優勢所在。就此“小件貨發順豐,大件貨發德邦”的名聲不脛而走。

崔维星是如何从零担市场到物流的?他在快递物流行业赚到数百亿

目前德邦零擔+快遞網點突破了1萬家,員工數量達到驚人的13萬!2016年,德邦的快遞業務營收超過40億,佔總營收的約24%。2018年上午,隨著黃浦江畔傳來一聲聲清脆的銅鑼聲,德邦正式登陸A股市場,崔維星身價過百億。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