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Part 1

這幾天,對“暑假怎麼安排”這個問題,家長群裡討論得熱火朝天:

散養派的家長說:

  • 我打算一放假就把孩子送老家去,讓爺爺奶奶陪他玩,難得輕鬆兩個月。
  • 孩子上學也挺累的,我想暑假就隨他吧,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這話一出,立刻有家長反駁:

  • 有一年暑假我就把孩子放老家,結果新學期孩子的各種好習慣都被破壞了,還是把孩子拴在身邊,自己管比較好。
  • 暑假這麼長時間,不給孩子報幾個班,學點兒東西,太浪費生命了。

還有一個土豪家長說,要帶孩子去歐美國家遊學

。好吧,這些有錢、有時間的生活離我們太遙遠,我們全當沒聽見。

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孩子怎麼度過暑假,真是一道擺在父母面前的世紀難題。

暑假規劃得好,母慈子孝;規劃得不好,勞民傷財,勞心動氣。

網上有一個媽媽就說,最怕孩子放暑假,孩子一個暑假,就花了她半年年薪。

  • 父母沒暑假,得有人照顧孩子,只能請保姆,花去6000元。
  • 給孩子報的鋼琴和圍棋課不能停下,一節課200元,一週上兩節,整個暑期花去6400元。
  • 參加孩子英語培訓班的暑假出國遊學項目,費用20000元。
  • 除此之外,還報了一個暑期游泳課程,為了讓孩子學得更快,報了一對一私教,花去5000元。

算下來,6000+6400+20000+5000=37400元!

唉!養孩子難,暑假養孩子更難啊。

可是孩子暑假真的花重金養嗎?散養對孩子到底好不好?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暑假規劃最重要的是什麼,怎樣才能都讓孩子獲得一個快樂而充實的暑假。

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Part 2

純散養的方式會害了孩子。

小區裡,有一位媽媽說,她小的時候,每年暑假都是在被父母逼著寫作業、看書的苦難生活中度過的。所以,當她做了媽媽,就發誓一定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她說,今年暑假,全讓孩子自己做主,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算暑假作業沒做完也沒關係。

我問他,那孩子想做什麼呢?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說:“睡懶覺、看動畫片、玩遊戲……”

雖說,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安排暑假,孩子放假也需要放鬆,但如果完全不予引導,不少孩子可能會出現“玩野了”的現象,尤其是年齡小、自控力差的孩子。

我們發現,不少孩子往往在玩了一個暑假的遊戲、看了一個暑假的電視之後,到開學最後幾天,才胡亂填作業格子完任務;而孩子習慣了暑假這種極其懶散自由的生活模式之後,下學期開學時也會很難適應。

而且,孩子玩遊戲是容易上癮的,對於這種壞習慣的養成,我們不能聽之任之。不要想著,就玩一個暑假,到開學了再收心。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掉了。

我有一個遠方親戚,小時候學習成績在班裡名利前茅,可後來喜歡上了玩電遊,成績一落千里。他的爸媽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管他,就交給老人照顧,可是孩子根本不聽老人管,經常借寫“網絡作業”之名玩遊戲,最後連高中都差點沒考上。

所以,那些想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看管的爸媽,請先確認老人是否可以給孩子立規則,或者說是否可以很好地執行規則。

即使是暑假,孩子也不能毫無節制地玩遊戲、看電視,要建立規則——每天看幾集,分幾次看,是不是完成當天作業之後再看,這些都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好。

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Part 3

第二類父母走了另外一個極端,從完全不管,到管得太多。

有一位媽媽,她覺得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業少,為了把暑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就給孩子報了英語、圍棋、奧數、書法等五六個暑期班。

可孩子並不喜歡,每天上課都是去玩玩,本來一開始對圍棋、書法還有點興趣,可在家根本就沒有時間練習。最後的結果是,錢是花了,可一項特長都沒培養起來。

而且,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總是找各種藉口拖延寫暑假作業的時間,做題錯誤率也比以前高了很多。

其實,孩子是在無聲地反抗媽媽對她的暑期管理。這位媽媽在給孩子安排暑假活動的時候,犯了兩個錯誤:一是沒有讓孩子自己選擇;二是學習項目安排得太滿,沒有給孩子留出自主時間。

人們往往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更積極,更有興趣,孩子也一樣。如果暑期活動全部都是父母安排的,那麼孩子的積極性肯定會大打折扣。

而如果父母所謂的暑假時間管理,只是要孩子學習更多的東西,那孩子可能會覺得這對他沒有什麼好處。他反而會因為失去了很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而對你的安排產生排斥心理。

所以,在給孩子安排暑假活動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留足自主時間,也就是說,給孩子留夠玩的時間。

我們建議,給孩子選擇暑期班一定要少而精,別讓孩子感到滿負荷,時間安排一定要合理,以免讓孩子暑假過於勞累。一般來說,這些學習項目不要超過兩項。

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Part 4

那些散養型的父母和管得太多的父母,其本質上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如何給孩子制定合理而科學的暑假計劃。

針對這個問題,《人民日報》制定了一份詳細的暑假作息時間表。

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第一階段(暑假前兩週):“散養”階段,親近大自然。

關鍵語:放鬆

  • 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玩一兩個星期
  • 和父母一起去旅遊
  • 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

第二階段(暑假中期):圈養階段,查缺補漏

關鍵語:不僅要讀書,更要做家務

  • 制定暑假計劃,完成暑假作業
  • 參加興趣班或輔導班的培訓
  • 力所能及地幫父母做家務
  • 閱讀課外書
  • 戶外鍛鍊

第三階段(暑假最後一週):收心階段

關鍵語:調整

  • 調整作息時間和心態
  • 檢查暑假作業是否全部完成
  • 預習下學期新內容

這是一份非常接地氣的暑假作息時間表,將學習和玩充分結合起來了,相當貼心、實用。

而且,除了大的暑假活動安排,後面還對每日作息時間做了詳細安排。也就是說,即使放暑假,也要保證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這其實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很重要。

不過,雖然這個時間規劃很好,但是要在暑假認真執行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所以,父母最好先和孩子溝通,共同來討論這個暑假時間表——對於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孩子有更強的認同感,執行起來會更容易。

比如,如果孩子覺得玩的時間太短,那麼是不是可以在第二階段也適當穿插一些“散養”的活動?如果父母最初一個月沒有時間,那麼是不是可以把第二階段的內容提前?

最後,在暑假快結束的時候,將所有項目進行評估,看哪些依計劃完成了,哪些還沒有完成,如果表現不錯,可以給予一些獎勵。

有媽媽說“孩子一個暑假,花光了我半年薪水”,暑假規劃重要一點

Part5

下面是國外孩子過暑假的方式,父母們在和孩子做暑假計劃的時候,也可以做一些借鑑:

  • 美國:夏令營+打工

美國孩子的暑假長達近三個月,而且沒有暑期作業。但他們通常會上暑期學校,或者參加各式夏令營,做社會服務,旅行,或者打工。

他們的暑期關鍵詞,一是自食其力,一是廣泛接觸社會。

  • 德國:接觸大自然+瞭解社會

德國學生每年各類假日加起來,大約有150天。德國父母經常會開著房車,帶上孩子,全家去旅行,甚至可能轉遍全國。

德國夏令營也很有特點,不以營利為目的。他們會帶孩子去郊外、森林、工廠、農村參觀、實踐,

讓孩子們最大程度接觸大自然、瞭解社會。

  • 日本:運動+實踐課題

日本小朋友的暑假只有一個月。他們通常選擇運動,比如棒球、足球、網球等。此外,他們還有一項叫“自主研究”的作業。

譬如孩子自擬一個感興趣的課題,如星象觀測、花草樹木研究、垃圾分類與回收等等。通過調研,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整理出實踐結果。

當然,日本的小朋友也有暑期補課班和寒假作業哦。

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對如何給孩子做暑假計劃心中有譜了,那麼趕快行動起來吧。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會做時間管理,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科學引導。

最後,祝每個孩子都能做好暑假時間管理,度過一個快樂而充實的暑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