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茅藥酒醫生得精神病:正是這病讓美國特種兵蘭博對警察大開殺戒

鴻茅藥酒醫生得精神病:正是這病讓美國特種兵蘭博對警察大開殺戒

在引起極大關注以後,鴻茅藥酒事件的核心當事人譚秦東醫生一度因為出現精神疾病而住院治療。

這種縮寫為PTSD,被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疾病,和軍事有著極大的關係——實際上,它是長期困擾各國的戰後老兵問題的核心環節。

鴻茅藥酒醫生得精神病:正是這病讓美國特種兵蘭博對警察大開殺戒

比如在美國,老兵流浪、引發治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現象中,有非常高比例的因素;就是老兵在戰場的高威脅環境刺激下,形成了嚴重的PTSD症狀,由此而無法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

事實上PTSD這個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就是針對越戰老兵集中大量爆發的精神健康問題而推動研究,最終在80年代初期建立起來的。

鴻茅藥酒醫生得精神病:正是這病讓美國特種兵蘭博對警察大開殺戒

患有這類精神障礙的患者,會處於一種很矛盾的境地:他們一方面極力去迴避引起心理創傷回憶的地點和活動,但又始終不斷在內心中反覆體驗創傷。他們長時間的處於恐懼狀態中,始終保持著很高的警覺性,易怒而攻擊性高,冷漠而不願意與人交往協作,難以長時間的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

鴻茅藥酒醫生得精神病:正是這病讓美國特種兵蘭博對警察大開殺戒

這種障礙使得戰場上回來的患病老兵往往和地方社會出現非常尖銳的矛盾,老兵和當地的民眾、警察之間相互高度不信任,而且難以溝通。既不好找工作,找了也做不好、做不長久。

而在美國文化歷史上,這類老兵有個最典型、但卻被完全扭曲了結局的形象:《第一滴血》中的蘭博,事實上在原著小說中,蘭博最後迎來了悲劇性的死亡。小說和第一部電影都試圖反應戰爭對於越戰老兵的心理傷害,但觀眾的爽點顯然更偏重於特種兵有多厲害,殺起來各種爽快,後來的電影續集完全偏離了最開始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