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主題: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很多外地人以為雷州半島指的就是雷州,其實是錯的。雷州是湛江市管轄下的一個縣級市,以前叫海康縣,而雷州半島指的是整個大湛江地區。雷州半島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地圖上位於“雄雞”肚子下的“腳”位置,三面環海,海峽對面就是海南島。這片土地算得上一馬平川,再加上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不折不扣的魚米之鄉。這兒無論海鮮,還是其他農副產品,都極其的豐盛。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之所以叫雷州半島,是因為雷電極多,尤其是春、夏季節,雨水頻繁,暴雷不斷堪稱中國之最!雷州半島歷史悠久,本土語言“雷州話”是全國最難懂的語言之一,本土戲劇“雷劇”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另外雷州的醒獅文化也是一絕。雷州半島的美食眾多,湛江雞、生蠔、對蝦、蛤蔞飯等等美食不勝枚舉,更有本地人最愛的白切狗肉。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在雷州半島,狗肉主要有兩種烹飪方法,一是白切,二是打火鍋。當然,還有炒狗肉、燜狗肉、狗肉粥等做法,但遠遠當不了主流。狗肉火鍋其實也只有秋、冬季節,天氣變冷的時候人們才會吃,平時百分之九十九是吃白切的狗肉。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白切狗肉的做法和白切雞差不多,都是殺好洗淨後,整隻下大鍋用白水煮熟撈起,然後再斬塊蘸醬吃。在市場賣白切狗的攤子上,煮好的狗整條整條掛著擺著就開賣,要哪條開哪條,要哪塊切哪塊。老闆手中大刀揮舞起來,緊湊有聲,咚咚咚就砍出一小堆狗肉塊,實在是霸氣。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煮狗肉剩下的湯,味道也是非常鮮香的,這些湯在買狗肉時可以免費贈送。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不敢呷狗肉,只敢喝狗湯”,意思是說有個人身體不舒服,大夫叮囑不能吃狗肉,結果他實在忍不住就只好喝狗肉湯了。這貪吃鬼,貽笑大方了多少年。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雖然雷州半島民風彪悍,但在飲食上口味卻是清淡無比。絕大多數人不吃辣,偏偏這白切狗肉必須要蘸辣醬才好吃。因此,不吃辣的人在面對白切狗時,也就不嫌辣了。白切狗的美味,除了本身的肉質之外,所蘸的醬汁才是取勝的關鍵。同樣的狗肉,不同的辣醬,吃起來會天差地別。其中最正宗的白切狗醬料,是野生小米椒加粗鹽,夠勁夠惹味。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一年365天,雷州半島的菜市場上起碼有363天有賣白切狗肉的,一年到頭大概也只有除夕和大年初一這兩天是沒有賣的。這裡吃狗肉的歷史太過久遠追溯不了,平時在外地工作的人回一趟家,就必須美美地吃上一頓白切狗肉解解饞。當地人對狗肉的熱愛由此可見一斑,甚至很多人認為,雷州半島的狗肉不比玉林的差!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雷州半島人吃的狗都是土狗,也即是中華田園犬,一般是從外地的養狗場直接進的貨。在白切狗檔口,每天都有很多老農過來吃狗肉喝小酒。砍好狗肉後,往長長的凳條上面一蹲,就開吃,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聲講話,酒肉混合的異香飄開遠遠的。最傳統的吃狗肉姿勢就是像他們那樣,蹲在長凳條上吃,這吃相實在是太銷魂了,讓人看著就覺得饞。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有些老農不捨得買好的狗肉,就叫老闆斬狗爪子之類的下水料來下酒,既便宜又好吃,佐起米酒來比一般狗肉還過癮。對他們而言,每天到晚辛苦勞作,在中午或者傍晚抽空出來吃些狗肉小酌幾杯,就是最好的回報。哪怕身體再苦再累,也覺緩解了愜意了,吃完狗肉後就能夠滿血復活,繼續辛勞。

雷州半島老農愛吃白切狗肉,吃相銷魂,還說不比玉林的差

在雷州半島人的眼裡,白切狗肉不單單是食物,更是一種深深的情結,是一種深深的家鄉味道,深到骨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