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欺騙世人的世界「盛會」,給世人帶去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僞裝

奧運會作為一場國際盛會,它宣傳的是自由平等的理念。各國都以成功舉辦奧運會為榮,因為奧運會的舉辦,更多的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證明。奧運會在各國面前都一視同仁,比如德國發動一戰後,德國還是被允許參加了1928年的奧運會,所以說奧運會更多的是傳達一種公平的競技理念,但是有的國家卻將奧運會作為一種工具,用來炫耀自己的所謂真理。

一場欺騙世人的世界“盛會”,給世人帶去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偽裝

德國成功獲得了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會和第四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當時世界剛剛經過一戰的洗禮,而德國作為一戰的元兇,它難道僅僅只是想傳達一種公平的理念嗎?其實並不是如此。

希特勒早就意識到了奧運會背後所代表的巨大價值,他希望通過奧運會向全世界表現出德國包容的理念,也用來掩蓋其發動二戰的意圖。

一場欺騙世人的世界“盛會”,給世人帶去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偽裝

1933年,希特勒決定在柏林蓋一座能容納十萬名觀眾的巨型體育場,他認為這點投入根本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必須讓全世界都知道德國的強盛。

對於德國來說,更多的威脅其實是來自於國際上的反納粹運動,迫於這種壓力,德國對外宣稱將允許猶太人參賽,國際社會收到這個消息後開始對德國不那麼抵制,但是在德國選出的21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裡邊,只有兩位運動員身懷猶太血統。

一場欺騙世人的世界“盛會”,給世人帶去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偽裝

1934年,美國奧委會主席到德國調查猶太運動員的狀況,但受到了德國政府的矇蔽和哄騙,回到美國後,他贊成美國參加這次奧運會,但隨後德國的反猶太運動開展和歧視猶太人方案的出臺,讓美國民眾開始抵制這兩次奧運會,後來在他的安撫下才逐漸平息。

德國對奧運會很是重視,奧運會前夕,希特勒就下令撤掉德國街頭的反猶告示牌,並且在新聞上停止報道一切和猶太人的衝突事件,雖然在開幕前夕,納粹黨領導被猶太學生刺殺,但是納粹也並沒有採用過激行為。在德國方面的強烈剋制下,冬季奧運會舉辦得異常順利,納粹對此非常滿意,他們認為德國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一場欺騙世人的世界“盛會”,給世人帶去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偽裝

夏季奧運會舉辦的時候,德國更加盛況空前,任何關於猶太人的字句,包括報紙都不能出現。開幕式那天,宣讀奧運誓詞的運動員,手裡拿著的是納粹旗幟。從這點可以看出,奧運會就是為了納粹的存在而舉辦的。

在比賽期間,希特勒的臉色異常精彩。一旦德國選手獲勝他異常開心,同時德國運動員失敗後,他又特別沮喪,絲毫沒有體現出他作為一國首腦的素養。

一場欺騙世人的世界“盛會”,給世人帶去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偽裝

國際友人徹底被這兩場盛會所迷惑,德國向他們傳達出一種錯誤的理念,讓他們誤以為德國是平等,和平,包容和開放的,但其實並不是如此。

僅僅在結束的第二天,納粹就開始繼續迫害猶太人,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兩次盛會都是德國偽裝的面具,如今面具已然摘下,顯現出背後的獠牙。

文/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