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中心科普」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小知識(中)

「心脏中心科普」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小知识(中)

1.久拖不願做手術,使心臟長期缺血,心功能不全,導致治 療不及時或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2.認為放了心臟支架就萬事大吉,血管可以永遠保持通暢了,因此飲食、用藥、抽菸喝酒等方面隨意放鬆,結果導致病情復發。

3.對冠心病過度恐懼,不需要進行心臟介入手術卻盲目要求醫生放置血管支架。心臟介入手術有其相應的適應症,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科學選擇治療方法。

如何進行術前準備

1.介入術中出現不適感,不用緊張。

2.動脈穿刺時,部分患者可以感到穿刺處有疼痛、麻木和酸脹感,但都不劇烈,都能忍受,不用擔心。術中大部分病人沒有不適感,在球囊擴張或支架撐開時,因短暫阻斷血流,少數病人可有輕微的胸悶、胸脹或疼痛,但時間很短,在球囊抽癟後,不適症狀就會消失。個別情況下,放置支架擠壓分支小血管,或者放完支架後血流偏慢,病人胸悶、胸痛時間要長一些,不用擔心,醫生會採取相應措施積極治療。

3.術中醫生會在冠狀動脈內應用硝酸甘油,有些病人會感到輕微頭脹。

如何配合醫生完成手術

術中醫生會隨時與您溝通,詢問您的狀況和感覺。您要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配合,包括深呼吸、屏氣、體位、咳嗽等。術中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告訴醫生,以便醫生及時給予必要的治療。

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1

適量飲水,以利於造影劑的排出。一般術後24小時飲水量約1500-2000毫升,術後2小時內尿量最好能達到800毫升。

2

術後即可進食,飲食不宜過飽,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蔬菜水果,24小時內儘量不吃高蛋白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3

壓迫止血:如為大腿股動脈穿刺,局部需用沙袋壓迫6-8小時,平臥8-24小時,儘量不要彎曲和移動該側大腿,以免穿刺處出血。如採用橈動脈穿刺,術後應抬高前臂,一般6小時可解除繃帶加壓。

4

注意觀察穿刺部位皮膚顏色、溫度、感覺的改變,是否有劇烈疼痛。注意穿刺壓迫的地方有無滲血和血腫。

5

術後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不要擅自增減藥量。

6

由於治療需要,還需進行心電監測、靜脈輸液等。

術後24小時可能出現哪些情況?

術後24小時很關鍵,如有不適,請立即與醫護人員溝通

1

穿刺部位輕微疼痛:不用緊張。

2

胸部不適感:除外心肌缺血後可以繼續觀察,大多數症狀短期內可自行緩解。

3

腹脹、腰痛、噁心嘔吐、排尿困難、失眠等症狀:可能與活動受限,使用造影劑有關,經過處理1~3天可緩解。

4

介入穿刺部位出現皮下瘀斑或硬結:如發現穿刺處硬結突然增大、壓之疼痛明顯,此時需立即通知醫生,重新壓迫包紮止血,再平臥12-24小時,必要時還需停用部分抗凝藥。

5

出血:介入後對於不明原因的心慌、出汗、乏力和麵色蒼白、心率增塊、血壓降低都應考慮出血的可能,應立即通知醫生。如既往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術前一定要儘可能提供給醫生相關信息,便於醫生選擇治療方案、調整藥物劑量。

6

藥物過敏 :個別人會對造影劑過敏,表現為眼部發癢、皮疹、皮膚潮紅、皮膚瘙癢等輕型症狀,經過一般脫敏治療就可控制。

出院後該如何康復

結束了住院治療,家庭休養是恢復的關鍵。置入支架只是針對你最嚴重的地方採取措施,手術並不能從根本上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支架術後仍需對危險因素加強控制,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肥胖等。需要遵醫囑堅持服藥、定期隨訪、飲食、運動及良好心態的調整。

稿件提供:心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