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學木工活兒嗎

你想學木工活兒嗎

插圖:孫群萃

中國:“榫卯”的現代故事

孫勇

70後,繪畫專業畢業,tag Design創始人,“榫卯”app開發者

1.

我是生於70年代正中間的,童年除去半導體收音機外沒有其他家用電器,孫敬修爺爺在下午4點整講故事,而那臺紅梅收音機用了一個外接的木頭電池盒,是我爸自己做的,蓋子抽拉式,還刷了綠油漆。我爸是退伍軍人,在紙箱廠工作,掙錢不多,業餘時間喜歡跟哥們一起擺弄木頭做傢俱,是愛好也是改善生活,那年代或更早一些的口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家裡的桌子、衣櫃、小板凳都是他親手做的。後來甚至還做了一對布面木扶手沙發,木頭框架,裡面是麻繩固定好的黑色彈簧,外面蒙上麻袋皮再罩上格子棉布,坐上去彈彈的,還挺舒服。

我記得家裡有大大小小的刨子、鋸子、斧鑿,還有一條長長的大板凳,一端有個寬寬的一頭翹起的鐵鋸齒,可以卡住木料再用刨子推著刨光,刨花在一頭聚攏起來,是生爐子的最好材料!入冬之前家裡就把邊角廢料劈成劈柴,而刨花是最好的生爐子材料了。我喜歡聞木頭的味道,看我爸在那鼓搗那些木頭,或者眯著一隻眼睛用錘子嗒嗒地敲打刨子、微調刨刃。很小的時候我就嘗試幫父親用斧子劈柴,父親教我怎麼擺放木頭,怎麼順著木頭的斷面落斧,還有看他用灰綠色的油石磨斧子和刨刃……

2010年9月我從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離職,空閒和慢下來之後,一些靈感混合發酵。我在北京的北四環租了一間30平米的辦公室,進行了一次創業的嘗試,圍繞設計和生活,設計生產了一些家居用品,其中有一些木頭的茶盤,設計元素取自蘋果電腦的鍵盤,茶盤內部是1:1精確大小的電腦鍵盤,使用半機械雕刻粗坯,之後剩下的一半需要用手工颳去毛刺之後打磨,上蠟,重複如此,最後木頭會呈現出流水一般的迷人紋理,溫潤如玉一般的觸感,美極了!想做好木頭的產品就要了解木頭。通過網絡能找到眾多關於建築傢俱的書籍著作,於是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俱研究》、《明式傢俱珍賞》,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古建築報告》等書就成了必讀,甚至還有《營造法式》和《天工開物》《魯班經》這些古老的著作。書中涉及的經典榫卯結構讓人讚歎和感慨,但是同時理解起來也非常吃力,因為都是平面圖,要是能在電腦程序或者手機上能查看三維的榫卯結構該有多好!等後來我與朋友合夥創立了一間設計公司tag Design,進行移動應用App的設計開發工作,這個念頭又湧現到了我的腦海裡。

2.

在啟動“榫卯”項目前的兩年裡,我的工作與生活中斷續地與木頭髮生關聯,比如跟要好的朋友買房子去看木頭傢俱,他們去木工培訓班學習,或者參觀精彩的古典傢俱展覽,設計師們的獨立傢俱品牌開始多了起來。

好友冬瓜本名王東佳,一位線上廣告公司設計總監,老G叫呂鳳泉,互聯網資深設計師,他們兩個都是木工愛好者,我們在微信裡建了個群叫木匠鋪,天天琢磨著找地方弄個木工房。冬瓜和老G可以說代表了這個時代的極少一部分年輕人的狀態,有藝術學習背景,有商業設計工作經歷,同時又沒有丟失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夢想的追求,白天他們在公司上班,而業餘他們沉浸在木頭、材質、設計和對工匠生活、手藝的痴迷之中。他們也都會運用電腦軟件Sketchup進行初步的傢俱設計,這本是一款針Google出品的針對建築設計的免費軟件,結果卻因為直觀便利的操作性和易學易用性成為傢俱設計的工具,而更有國外狂熱木工愛好者為之編寫了專門針對木工設計的插件,使之成為木工愛好者的利器福音。

冬瓜和老G曾一同報名參加“素元木作”的木工基礎培訓,其實素元本身也是一個實木傢俱設計品牌。過去幾年中,這樣一些新的、小的獨立設計師品牌誕生出來,成為高品質生活方式的倡導者,設計和品質主導的實驗先行者。而這些新式生活方式和傢俱品牌,都大量使用老的手工工藝,例如榫卯結構,藤編結構等,而木材用料選擇也趨於精細,柚木、黑胡桃、櫸木、楸木等,努力營造持久與質感的同時又追求符合現代生活的審美與設計。

我可以算作“失物招領”品牌的粉絲,隔段時間就會去國子監街的兩家店裡去轉轉,前後買過幾把椅子和一張柚木大桌。我喜歡他們的設計和腔調,平和溫暖,家的感覺。在榫卯開發過程中,“失物招領”的創始人李若帆態度開放地介紹其傢俱設計師肖嶽給我們認識,肖嶽則帶我們去工廠實地觀看和拍攝素材,又介紹會榫卯老手藝的王勇師傅給我認識。當我第一次見到王師傅,打開手機跟他解釋我們要做什麼時,他看著屏幕上開合旋轉的榫卯結構時,抬頭睜大眼睛看看我說“這不是榫兒麼?”能讓老手藝人直觀地明白,這讓我真的很開心,科技的門檻可以藉助好的設計與體驗降到最低。而在交談中,王師傅滔滔不絕地講傳統木工手藝的事兒,木頭的事兒,一點沒耽誤他利落地幹手中的活兒,在黑胡桃木上熟練地用傳統框鋸開出精確的燕尾榫,嚴絲合縫。

在榫卯預告片中演示了一個裹腿棖榫卯結構的製作過程,這則是“木納”的一位老師傅馮國利幫我們實現的。認識“木納”的創始人張俊濤,也是機緣巧合。冬瓜定製傢俱時要來了老張的電話,於是我當天就跑到了他位於東南7環外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工廠兼住地。老張10多年前從最基本的木工學徒做起,對做工和材質很在行,此外“榫卯”知識工具部分的那些充滿滄桑感的傳統木工用具,也都是他早年在各地各處用心收集下來的。記得那天下午在他的院子裡拍攝這些早已無人問津的傳統木匠工具時,他在旁邊靜靜地說“這在過去就是一家人吃飯的傢伙什兒啊。”

這些創立之初都帶有強烈個人色彩與熱情驅動的品牌也不得不面對一些尷尬的痛楚,小規模半手工生產意味著成本偏高,最終價格相對昂貴。消費這些小規模、有定製屬性的高品質傢俱品牌的人群,也基本是小部分收入與知識修養相對較高的人群。如何讓更多人瞭解到設計的價值、材料和持久的價值,是所有品牌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而作為消費者,如果在瞭解之後,透過設計和質感去感受到思考和態度,持久地使用這些木作傢俱,又何嘗不會在日常之中激發對生活的熱愛呢?

2014年北京的夏天來臨時,“榫卯”也接近完成,當我看著手機屏幕上自由開啟旋轉縮放的經典榫卯結構的時候,隱約有一種直覺,我們完成了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榫卯”app於2014年6月5日在App Store發佈,之後不到兩個月裡被下載了40多萬次,一度攀升到中國區蘋果應用商店教育類的第一名。而通過後臺查看40多萬用戶使用數據,用戶最長每次打開“榫卯”竟然能夠使用20分鐘左右!要知道在這個極度碎片化的現代生活中,一款App能夠佔用一個人的20分鐘,還是如此小眾和另類的文化教育類應用,讓我們開心極了!我們也更加樂觀地意識到,不是現代的年輕人不喜歡我們傳統的老手藝老文化產物,只是嚴重缺乏媒介與途徑。這些好東西不該在現代化進程中被消失殆盡,我們不該只能在博物館中去瞻仰它們,而是該通過現代的傳播方式和消費方式來讓它們繼續鮮活地傳承下去。我不知道“榫卯”是不是做對了一次有益的嘗試,但願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