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地下核長城專為解放軍二炮部隊打造,可儲存中國目前所有戰略彈道導彈,戰時既可避免全軍覆沒,又可快速機動,實施核反擊國防坑道關乎戰爭勝負”則讓人意識到這就是傳說已久的“地下核長城”。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戰略彈道導彈能在這座“地下迷宮”中機動部署並從數百座真假混雜的地下發射井群中發射。隧道深達數百米;這使它可以經受常規導彈或核導彈的打擊。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中國對其核作戰體系具有前所未有的信心與勇氣而美國智庫聲稱中國核彈頭數量可達3600枚,是原先猜測的9倍之多中國“地下核長城”何止五千公里,潛在對手想要一次性消滅中國核武器將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俄羅斯軍事專家則認為,儘管中國核武庫沒有美俄等核武庫大,但這些隱蔽而堅固的地下長城的存在,能夠確保中國擁有二次核反擊力量,保護中國國家安全。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中國媒體敢於公佈這些被稱為“地下長城”的戰略設施,表明中國對其核作戰體系具有前所未有的信心與勇氣。綜合所有已知數據後,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核彈頭數量比外界原先的最大估計還要多地下長城”能夠很輕鬆的存儲如此多的導彈。至少,它體現了北京的新選擇。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這些導彈平時都儲存在堅固的掩體和隧道中。一旦出現緊急狀況或者參與實戰演習,這些導彈能夠快速機動,對敵實施出敵不意的打擊。由於核武庫的規模較小,中國必須在面臨首次核打擊時確保這些核武器的完整。能夠在敵發動二次打擊之給敵人以致命回應,迫使其因不能承受更大代價而放棄打擊中國。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在現代信息化戰爭中,由於偵察機和偵察衛星系統的廣泛使用,他們窺視的目光在戰場上幾乎無處不在,一方要想把軍事裝備和設施完好地隱藏起來,變得更加困難。一旦洞庫門被毀,洞庫內的導彈即便沒有被摧毀,也很難發揮作用。如果洞庫附近的橋樑和發射場被炸燬,導彈部隊的戰鬥力可能完全喪失。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中國“地下長城”已具有“狡兔三洞”的功能。地下洞庫的修建過程中預留了多個出口,即使某個出口遭受攻擊,導彈也能順利地從網格化洞庫中機動到其他任一出口,然後投入實戰準備。部隊修建了很長的戰備公路與之相連接,假洞口的設施設備與真洞口沒有任何區別。

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保中華大地萬年不倒

曾經有外國人問中國人,你們國家有多少導彈。國人回答道,不知道反正夠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