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詩:來自平民的吟唱,訴盡人世疾苦!

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採製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漢樂府”。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彙集,所表現的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敏感問題,道出了那個時代的苦與樂、愛與恨,以及對於生與死的人生態度。

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佔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採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緻入微,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能突出思想內涵,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代表作《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後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漢樂府詩:來自平民的吟唱,訴盡人世疾苦!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聲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鬥死,駑馬獨徘徊。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漢樂府詩:來自平民的吟唱,訴盡人世疾苦!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漢樂府詩:來自平民的吟唱,訴盡人世疾苦!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孔雀東南飛(節選)

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漢樂府詩:來自平民的吟唱,訴盡人世疾苦!

陌上桑(節選)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上山採蘼蕪

上山採蘼蕪,下山逢故夫。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合去。”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漢樂府詩:來自平民的吟唱,訴盡人世疾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