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8年1-6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第6期」

重磅|2018年1-6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第6期」

前 言

六月初,土地市場整體供求量略有下滑,宅地成交量和均價亦雙雙下降;中下旬,土地市場轉暖,供應量止跌回升,宅地成交量和均價顯增。市場競爭持續,整體成交均價上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濟南、重慶等是投資熱門城市。

重磅|2018年1-6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第6期」

榜單解讀

一.大勢所趨 規模戰成行業共識

從拿地表現來看,規模房企穩中求進,萬科不負眾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綠地和旭輝發力迅猛,衝刺至第二名和第三名,但與第一名仍有較大差距。規模房企碧桂園、恆大、融創則是相對放慢了收割步伐,以穩健投資為主,畢竟截止2017年12月31日,這三家房企的土地儲備均超過1億平方米。

從6月新增貨值TOP100房企門檻值變動表看,TOP10的門檻值環比增長54%;TOP30的門檻值環比增長52%;TOP50的門檻值環比增長29%。從各梯隊房企在百強中的集中度來看,TOP10銷售金額和新增貨值在百強房企內佔比在40%左右,TOP30銷售金額和新增貨值在百強房企內佔比在80%左右。可見,規模戰已成行業共識,房企此時積極儲備土地,是大勢所趨,也是為了衝刺規模,實現快速擴張,保證可持續發展。

重磅|2018年1-6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第6期」

表:5-6月新增貨值TOP100房企門檻值變動

重磅|2018年1-6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第6期」

表:各梯隊房企銷售金額、新增貨值百強內集中度

二.穩健or積極 投資謹慎又樂觀

充足的土地儲備是房企提升銷售業績、擴大經營規模的前提。截止6月末,有67家房企的新增貨值超過百億元,環比增長18%,房企繼續規模化擴張意圖非常明確。龍頭房企在規模戰中尚可獨善其身,依靠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高週轉,穩健投資,加速佈局;然而2018年銀根收緊,融資難,對中小型房企而言,強強聯合,抱團取暖似乎是應對規模戰的上上之選。本月有不少房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比如旭輝+中駿、寶龍+中梁、中國鐵建+海航集團、融僑集團+金光置業、合景泰富+永泰紅磡等,以期通過合縱戰術積極拿地,在規模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碧桂園:穩中顯增 多元化投資

2018年1-6月,碧桂園實現銷售金額 4124.8 億元,銷售面積4349.4 萬平米,業績持續長虹。新增貨值為1603.5億元,可謂,有售有收,穩定收割。

6月15日,楊國強一聲令下,碧桂園的業務多了一極——農業,“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揭牌。除了農業,碧桂園還投資長租公寓、文旅、金融、教育等行業,大有全行業佈局的勢頭。

旭輝: 堅持逆週期投資 全面佈局擴縱深

2018年1-6月,旭輝新增貨值達1761億元,銷售金額661.8億元,新增貨值與銷售金額之比高達266%。相比2016和2017年,旭輝2018年拿地可謂高效迅猛、竭盡所能、用心良苦。據瞭解,旭輝拿地有紀律:不拿錯、不拿貴、不拿漏。所以,在土地較熱的2016、2017年,旭輝較少拿地,而今年,卻一路高歌猛進,積極補倉。

千億之後,旭輝再出發,將在2018年基本完成在一二線以及戰略性支點型的二線城市全部佈局,同時,擴全國佈局縱深和市場縱深,加大強三線的佈局。

中南置地:積極補倉 全產業佈局

2018年1-6月,中南置地新增貨值達1498億元,銷售金額652.1億元,新增貨值與銷售金額之比高達230%。充足的土地儲備由此可見一斑。

在房企“規模戰”逼緊的行業背景下,中南置地加大投資力度,積極補倉,努力實現全行業佈局,從住宅到商業、特色小鎮、物業等,基本上已實現全產業生態鏈,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增強地產項目的市場競爭力。

保利:衝刺規模 大象繼續起舞

2018年1-6月,保利新增貨值達1347.8億元,銷售金額2081.2億元,新增貨值與銷售金額之比達65%,銷售和投資雙管齊下,發展迅猛。

在拿地方面,保利善於從戰略上把握機會獲得珍貴的土地資源,這正是保利突破3000億大關的秘密武器。據瞭解,保利的主戰場仍是深耕大中城市及周邊,未來,保利將用自己的戰略功底再次打開市場突破口。

三.順勢而為 聚焦城市群 多元化儲備土地

隨著國家“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城市群集聚發展效應越發明顯,催生出大量住房需求向著城市群內二三四線城市外溢,比如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同時,由於一線發達城市已進入後工業化時期,產業結構面臨優化升級;而中西部核心城市及其周邊的三四線城市依託成本優勢和交通優勢,能夠承接產業轉移。而產業轉移勢必帶來人口遷移,將釋放巨大的住房需求,比如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

伴隨城市群與都市圈的發展,核心城市周邊衛星城將迎來黃金髮展期,規模房企拿地結構已向此區域下沉。

除了聚焦城市群,規模房企還多元化儲備土地,以城市更新、特色小鎮、精準扶貧等形式佈局三四線城市。恆大在貴州黔西南等地,綠地在陝西延川等地,通過精準扶貧計劃實現佈局城市的下沉;萬科與大連就舊樓改造、現代物流等達成共識;此外,代建、租賃等形式也在釋放投資吸引力。

未來,房企應順勢而為,把握核心區域和城市群,積極拿地和擴大布局,堅持高週轉,在規模化大趨勢下持續提升行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