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農村夫妻開特色饅頭店,不用發酵粉,一天蒸5000饅頭月入2萬


圖片中正在將饅頭上籠屜的小夥名叫汪偉,出生於1992年,老家是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目前在菏澤開了一家嗆面高樁饅頭店,他與妻子張尹一起經營著這家饅頭店,每天這對90後小夫妻忙的不亦樂乎,把小店經營的有聲有色,成為了90後夫妻異地成功創業的範例,今天我們就看看他們的故事。

在創業開始,不少人會感到迷茫,但是汪偉他們小兩口卻沒有經過多少猶豫,他們的想法很簡單,蒸饅頭雖然乾的人多,但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吃的人更多,而且大家每頓飯都得吃。圖為製作好的高樁饅頭。

汪偉說,確定了創業方向後,他想到了濟南認識的一位蒸饅頭的師傅,當時他在濟南打工,與那位師傅因為隔壁而相識,2016年春節汪偉就找到師傅說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師傅老家是菏澤,有一手製作菏澤嗆面高樁饅頭的技術,在得到支持後,他開始跟著師傅下功夫學習,由於吃苦又肯學,時間不長汪偉就學得有模有樣了。


好多創業的人都是選擇在家鄉,畢竟人地都熟悉,但是汪偉、張尹夫婦卻選擇了異地的城市,談到這個經歷,也是頗有巧合。在開店之前,汪偉跟妻子從來沒有到過聊城,在這裡也沒有任何朋友,與聊城結緣完全是因為購買蒸饅頭的設備時途徑這邊,結果一下就看好了茌平縣賈寨鎮這個地方。

後來汪偉夫婦通過5萬元貸款開起了這家饅頭店,據瞭解,他們每天從凌晨4點開始工作,要一直忙活到晚上9點,每天上午蒸三大鍋、下午蒸四大鍋,一天要用掉大約16袋麵粉,蒸出5000多個饅頭。

店裡的饅頭類型很多,並不僅僅侷限在常規的白麵饅頭,還有高樁饅頭、圓饅頭、花捲、發糕、玉米鍋貼、巧克力饅頭、黑米饅頭等多個品種。圖為製作好的紅棗發糕。

汪偉說,他們製作饅頭有自己的特色,他們不用發酵劑,而是用老面頭這種傳統方式製作,製作出來的饅頭非常有嚼勁,受到大家喜愛。

汪偉正在將製作好的玉米鍋貼上籠。

汪偉說,雖然現在很辛苦,沒有周末休息,但是畢竟全家人看到了希望,據瞭解,店裡的饅頭每個在四毛到一塊不等,按照當前的銷量,月入差不多2萬元。

談到創業的艱辛,汪偉說他和妻子兩個人有了一兒一女,老大是男孩5歲多了,老二比較小是個女孩,之前兩人打工,一個月僅有幾千塊錢的收入,養活孩子和一家人實在很勉強,既然也為人父母了,總要為孩子的將來想想,所以累點苦點不怕,只要能把日子過好了。

可以說,90後汪偉夫婦創業的故事代表了另外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學歷不高,卻也不想甘於打工的平庸,通過自己的幹勁和闖勁成為了創業的弄潮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