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春分剛過,眼瞅著天氣越來越暖和,雖然北方的花還沒完全開,但一顆想出去旅行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然鵝清明小長假過去沒多久、五一小長假也還在路上,總不好厚著臉皮請假出去浪。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這個時候的朋友圈本應沉浸在一片忙碌於工作學習的“哀嚎”之中,但驚奇的是,朋友圈中依然有一股“清流”在曬美食曬美景曬旅行。如此對比之下,讓人不禁產生了質疑人生的三連問:他們不去上班嗎?他們不用上課嗎?他們怎麼又出去玩了?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講真,對於在上班時候刷朋友圈看見有人曬旅行的“厭惡”程度,不亞於逼我這個拖延症晚期的人當日完稿。忍不住好奇,想看看那些不分春夏秋冬、是否節慶假日,總能在朋友圈曬旅行的到底是些何方神聖?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經過兔丁的一次不正經的調查,遍(zhua)訪(dao)幾類典型的旅行控人群,得出以下一份不正經的非假日人群出行報告——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01、“出個國,只讀書豈不是虧了”

兔丁的朋友裡面有那麼幾個人屬於“不旅行會死星人”了。在國內有空的時候就做短途旅行,出國讀書了又怎麼能放過海外撒歡兒的機會。

朋友鴿子跟我說:“出個國,只讀書豈不是虧了?在國外讀研的時候,一個人挑(qiao)了一週只有一門課的時候去的西葡。2月14號,去巴塞羅那看一場有梅西的西甲。印象很深的片段是,那天中午走在海邊的街道旁,一家餐廳的小哥哥在門口招攬生意,我表示自己剛已經吃過午飯了,剛繼續往前走時,後面響起了一聲甜甜的‘Happy Valentine‘s Day! ’午後暖暖的陽光,夾雜著大海獨有氣息的微風,小哥哥治癒的笑容,簡直是給一個20多年沒過過節的單身汪最美的情人節禮物。”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巴塞羅那適宜出行時間:6月-8月

挑非假日出行,大概是因為不想被節假日的人山人海磨沒了脾氣吧,當然更完美的是此行恰好有喜歡的人應邀同去。有天在澳洲留學的妹妹突然發微信激動的和我說,她脫單了!起因是抽了調課後空閒的兩天,跟喜歡的男生一起去了墨爾本的Puffing Billy Railway(普芬比利)。

“正好那天不是週末,也不是假期,我說之前聽說那個普芬比利的小火車很有意思,好想去坐坐看。他就回我說,我陪你一起啊。”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墨爾本適宜出行時間:3月- 5月

02、“出來透透氣,

旅行讓我知道了我該幹什麼”

去年這個時候,同專業的一個師姐沒少跟我抱怨自己是如何被畢業季的秋招扒了一層皮。經歷了N場筆試面試,或實習或被拒,反覆糾結是要穩定要戶口,還是要高薪要壓力,或者乾脆自己創業做最想做的事。折騰了大半年之久,反而感覺越來越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三月的一天,發現師姐的朋友圈定位在玉龍雪山,“春天的玉龍雪山乾淨又清爽,有萌生的綠意也有山頂不融的雪。呼吸著不那麼豐盈的空氣卻意外的覺得心、目,甚至細胞、毛孔裡滿是充盈。”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麗江適宜出行時間:3月- 5月

後來的近半個月,師姐又一個人進藏區、走完了阿里大環線,她會拍視頻能寫文章,回來後在幾家平臺發了稿件,竟意外發現流量也不錯。後來師姐的狀態明顯輕鬆了許多,我私信問她,還會為找工作而焦頭爛額嗎? 她說不會了,工作安心找總有合適的,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用心做。還開玩笑說“大不了做個旅行自媒體啊”。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旅行有時候可以讓人跳出現有的囹圄,以旁觀者的姿態幫你找到自己該去的方向。

03、“逃課去旅行,

大概是我最不像‘好學生’的證據了”

大學那會兒,有個關係很好的舍友L,她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門門90+,不曠課不遲到,綜合測評常年第一,老師同學有求必應。有天晚上宿舍夜談,L突然說,兔丁咱們這周去婺源看油菜花吧。我說你瘋啦,這周課還沒上完呢。L說沒事啊,就是覺得那麼一大片油菜花,黃澄澄的,怪好看。一向性格嚴謹又靦腆的L說出這樣的話,索性就陪她坐了十個小時的火車去了婺源。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婺源縣城裡各個村落的名字都起的詩情畫意,江嶺、曉起、思溪延村、嚴田古樟,竟還少了點鄉土氣息。兩個人在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里遊玩嬉笑的沒臉沒皮,L還屏蔽了老師們特意發了朋友圈。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在江嶺住的那晚碰到了兩個同樣結伴出行的阿姨,比我們大個二十歲,侃侃而談,心態卻還是二十幾歲的年輕姑娘,跟她們吃飯喝酒聊天一直到深夜。那夜的江嶺下了整晚的綿綿細雨,喝的有點兒微醺,回去趟在有些溼潤的民宿裡,L哭了,她說她發現一直默默喜歡的男生有女朋友了。

一場衝動的旅行,動機或許只是因為某個瞬間有了想逃離的心思。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婺源適宜出行時間:3月-4月、10-11月

04、“不出去旅行,你養我啊?”

還有這麼一類在我看來職業很酷的人,比如攝影師、再比如旅行雜誌編輯。旅行是工作的一部分,玩樂和賺錢兩不耽誤。閨蜜的男朋友是旅拍攝影師,在朋友圈常年曬美圖曬美景,閨蜜總抱怨他說你能不能別老出去旅行了,他玩笑的說:“不出去旅行,你養我啊?”當然閨蜜總是嘴上說不痛快,每次一有空就屁顛屁顛跟去玩了,玩回來衝著相機裡一堆自己的仙女照傻笑,別提有多讓人羨慕。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而對於旅行雜誌編輯來說,旅行絕對不等於純粹的吃喝玩樂,有可能是下午剛痛快的體驗完新鮮刺激的海島項目,晚上就埋頭奮筆疾書;也可能剛剛吃完一頓大快朵頤的海鮮大餐,味兒還沒回味完就被催著出份美食評測報告了。對於他們而言,出門的動機是為選題找靈感,拉著行李箱飛來飛去的終極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寫稿、寫稿、寫稿。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05、“年輕時候奮鬥打拼,老了跟老伴四處走走看看”

大學時候拍紀錄片,結識了老繆。老繆也是個年過花甲的爺爺了,卻不安於每日宅在家裡的養老生活。喜歡讀書喜歡旅行,從退休之後就帶著老伴跑遍了國內國外的熱門目的地。他說“年輕時候奮鬥打拼,老了就要四處走走看看”。

即便是名義上的“老年人”了,老繆也一點不輸年輕人的心態,出門前認認真真做路書,到每個地方都隨時拍照、做好記錄,喜歡帶回來好多紀念品,再把文字整理成遊記發在各個社交網站上,老繆在遊記裡談藝術、聊歷史,也有不少讀者喜歡他的文章,每次說起這個都感覺很自豪。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因為擔心出國旅行語言溝通不方便,就在家一遍遍跟著《走遍美國》學英語。他說,“一開始聽不懂,就跟著讀,讀著讀著就熟悉了,在國外跟人說兩句也能聽明白是什麼意思,這樣就行了。”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因為去了歐洲對威尼斯很是迷戀,這個可愛的老頭兒還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最愛威尼斯。“威尼斯是個很美的城市,水路浪漫又悠閒自得,整個城市都被賦予了水的柔情。”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威尼斯適宜出行時間:四季皆宜

其實,是否選擇節假日出行,對於旅行來說本不是必要條件。出門旅行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動機。旅行或許是為一種享樂,或許是為片刻逃離,或許是應朋友之邀,或許為完成工作之需,也可能只為追求一個鮮豔的偶遇。關於旅行和工作,二者並非長久處於互相矛盾的狀態,它們只是在我們不同的人生階段所做出的一項選擇而已。

“不出去旅行, 你養我啊 ? ”

無論是對大學生、自由職業者、退休員工或是以旅行為營生的“上班族”,我們都不必過於歆羨,每個人都有行走在路上的時候,也都需要停下來做更有意義的思考,時間永遠都不是困住靈魂的理由。

願你心之所往,行至所向。終有一日可以趁著青日暖陽,去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