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我國的飲食文化中,要數茶文化最為博大精深。我曾見過一把精緻的紫砂壺,環壺鐫刻五個字:“可以清心也。”無論面對茶壺的哪一面,從哪個字開始念,組成的句子都能讀通,都能一洗煩鬱,心曠神怡。正是“澆愁何須問烈酒,一壺香茗可清心”。這就是喝茶的無窮妙處之一。

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飲茶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當初怎麼想到摘取一片樹葉浸水飲用呢?回答這個問題有點難,因為飲茶的歷史遠在文字出現之前,不能從古籍文獻得到考證。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即為炎帝。遠古時代,文明初開,差不多所有的重大發明,都歸到神農名下,其中與茶有關的是“神農嘗百草”。傳說有一天,神農在山上嚐到一種有點苦澀的樹葉,為了驗證這種葉子是否有毒,就摘了一把放入釜中煎煮。湯成,舀出一陶碗喝下,發現這種湯色微黃的樹葉水不僅無毒,還能解毒。《神農本草經》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於是就發現了今天傳遍世界的茶葉。當然,傳說歸傳說,不能以“信史”論。實際上,茶葉的發現,應當是生活在山區的庶民百姓無數次嘗試驗證的結果,不是某一個天才人物能獨自發明的。

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幾千年來,人們喝茶的方式一直在變。最初作為藥用時,人們生嚼茶葉汲取茶汁;到了隋唐,在茶葉中加調味品煎煮飲用;宋代開始,逐漸注重茶葉原有的色香味,喝茶的方式趨於簡化。明清時,開始形成六大茶類,不同茶類對應不同的飲茶方式,福建和廣東潮汕一帶產紅茶和烏龍茶,盛行功夫茶。常璐/攝影

西周時,我國已經開始栽培茶樹了。晉朝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武王伐紂時,巴國以茶作珍品呈獻。由於茶湯有生津止渴、醒腦提神的作用,在遠古時代常用作祭品,視為瑤草嘉木,敬以供奉祖先。

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武夷山種茶飲茶的歷史已有千年,武夷山水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圖為九龍窠懸崖峭壁之上生長的六株大紅袍母樹,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常璐/攝影

“茶”字最早出現在唐朝中期的《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大約是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之間。歷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義變化多端,有很多異名,如荼、檟、荈、蔎、茗等。還有很多別稱雅號,如“瑞草”“清友”“不夜侯”“瓊蕊漿”等。有人遍覽古籍,蒐羅出的茶葉別名雅號超過一百種。足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

大致來講,我國的茶,“發乎神農,聞於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遍於天下,綿延至今”。茶最初主要作藥用,身體不適時,“得茶而解之”。後來曾作食用,類似今天的葉用蔬菜。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日常飲料。

茶葉的品類

我國的茶葉產區,自北緯18°的海南三亞市至北緯38°的太行山脈的靈壽縣,橫跨珠江、長江、淮河、黃河等流域。由於茶樹對於生長環境的特殊要求,我國的優質茶葉大多產於北緯30°左右的山區或丘陵地帶。

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茶葉的品類繁多,以其身世來源,概分三類:一曰傳統名茶,這是自古就聲名蓋世,連綿至今者,如西湖龍井、太平猴魁、信陽毛尖、祁門紅茶等。二曰復古茶,這是史上富有盛名,因故失傳未繼,今以古法複製或改良者,如涇渭茯茶、渠江皇家薄片、休寧松羅、湧溪火青等。三曰新創茶,這是近世或當代初創,品質優良,如婺源茗眉、蒙洱月芽、南京雨花、雲霧毛尖等。

事實上,人們多以茶品之色澤和製法來分類。數有六色:一曰綠茶,不發酵之茶。製作工藝分三步:殺青、揉捻、乾燥。此類系茶市主產品,產量佔七成以上。二曰黃茶,微發酵之茶。其製作過程是在綠茶的基礎上加一道“渥堆悶黃”的工序,形成黃葉黃湯。三曰白茶,微發酵之茶。其製作特色是,不炒不揉,唯將茶葉文火烘乾,令其葉背白色茸毛露於幹葉之外,故稱白茶。四曰青茶(烏龍茶),半發酵之茶(發酵度為30%~60%)。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變紅,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因此,烏龍茶既得綠茶之清香,又兼含紅茶之甘醇。

茶葉是怎麼發展成日常飲料的?

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具有巖骨花香的特徵。圖中茶為肉桂,香高味醇,為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常璐/攝影

古法制作者,其葉片中綠邊紅,俗稱“綠翠鑲紅”,貴為正宗上品。五曰紅茶,全發酵之茶(發酵度為80%~90%)。紅茶加工時,先讓鮮葉萎凋,再經揉捻成條或成顆粒,然後發酵變成紅色,形成紅葉紅湯。六曰黑茶,後發酵之茶(發酵度為100%)。其原料採用粗老鮮葉,故堆積發酵時間較長,葉色呈暗褐色,然後壓制成茶磚茶餅。

有時茶葉也按採摘的季節來分類。一稱春茶,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採製的茶葉。春茶尤以明前茶、雨前茶為貴重。二稱夏茶,5月初至7月初採製的茶葉。三稱秋茶,8月中旬至10中旬採製的茶葉。四稱冬茶,10月下旬以後採製的茶葉。

除了以上的分類,還有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的複合茶,如茉莉花、桂花、珠蘭等各種花茶;還有在茶葉中添加藥物配伍製成藥用茶,如“薑茶散”“益壽茶”等等。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