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預算,買市區老破小,還是郊區大遠新?

最近,朋友小張東拼西湊搞了點錢,準備在市裡買套房子,但有個問題讓他陷入糾結:是買四環邊上60多平米的二手小房,還是買接近六環的120平米大新房?舉棋不定的他詢問我的意見。

其實不只是小張,很多朋友都存在這方面的糾結。

實際上,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兩方面考慮:你是用來“剛需”自住,還是用來投資?

同等預算,買市區老破小,還是郊區大遠新?

自住:“居住體驗”與“生活便利”難以兼得

如果是剛需自住,你需要重點考慮居住的舒適程程度。具體來說,在樓宇外觀、抗震水平、房型格局、室內裝修、綠化水平、物業服務、空氣質量等方面,大遠新肯定比老破小要強。

接下來要評估周邊的配套設施是否完善,重點看有沒有學校、醫院、大型商超等——這些方面,老破小似乎更勝一籌。

然後我們看交通出行。老破小都位於市區,交通四通八達,不論是上下班還是休閒出行都非常方便。但在軌道交通大範圍鋪設的當下,人們的出行效率被大大提升,市區與郊區的通勤時間通常會被縮短到30分鐘以內,所以有些大遠新聽起來很遠,實際上離市區可能也就二三十分鐘車程,車上聽幾首歌就到了。

所以,問題就簡單化了,你是願意以“居住體驗”為主,還是以“生活便利”為主?

同等預算,買市區老破小,還是郊區大遠新?

如果你還年輕,買了大遠新,精力充沛的你可能會覺得小區舒適,戶型寬敞,生活很美好。但隨著成家生娃,馬上就會面臨孩子擇校、升學教育的問題。小金見過不少前輩,因為孩子上學而賣掉了郊區的大房,回市區買了小房。

如果是給老人居住的話,重點就要考慮醫療與養老條件。大遠新住著肯定舒服,環境也不錯,但硬傷是缺乏大醫院。拿位於北京昌平區(北五環外)的天通苑來說,2000年建成,縱橫8公里,號稱擁有30萬居民,但直到2014年才落成第一家三級醫院。

當然,很多郊區的次新樓盤正在努力改善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沒準在未來,你買的大遠新也會成為學區房呢?

投資:老破小更勝一籌

有句話叫“寧要市區一片瓦,不要郊區半間屋”,這句話主要是從投資角度說的。

在眾多的房產投資“流派”中,專門有一群人崇尚“老破小流”。這並不是說一定只投資老破小,而指的是“追求租金回報率最大化”的一種標準,老破小恰恰比較符合這個標準。

衡量租金回報率的指標是“租售比”,即房屋年租金和房租的比值。

目前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平均租售比大約不到2%,尤其是大遠新,租售比更低。而老破小的房子,由於地理位置好、房屋面積小、使用率高,租售比一般高於3%。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你要獲得租金回報率高的房子,唯一的選擇就是讓面積儘量小。

同等預算,買市區老破小,還是郊區大遠新?

總體來說,城區老破小,相對郊區大新房還有以下優勢:

1、租金回報率高,房租甚至可以和月供相抵

2、沒有空置期

3、具備“拆遷”的可能

4、升值確定性較大

當然,不少郊區大遠新正處於價值窪地,萬一哪天被“規劃”進去,成為第二個“通州行政區”,那就雞犬升天了!

同等預算,買市區老破小,還是郊區大遠新?

最後小金要強調一下,目前“房住不炒”的調控理念已得到進一步深入,房產投資黃金十年也已經結束。所以我們普通人購房,還是要以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為主,就算手頭錢多,也不要輕易炒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