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农技课:蓟马的习性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

五分钟农技课:蓟马的习性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给兰花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下就兰花蓟马的习性特点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介绍,给大家参考。

兰花蓟马习性特点

蓟马雌虫体长1.2~1.7毫米,体淡黄色至棕色,头及胸部颜色较腹部略淡,雄虫与雌虫形态相似,但体型较小,颜色较淡。触角8节,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若虫有4个龄期。一龄若虫一般无色透明,虫体包括头、3个胸节、11个腹节;在胸部有3对结构相似的胸足,没有翅芽。二龄若虫金黄色,形态与一龄若虫相同。三龄若虫白色,具有发育完好的胸足、翅芽和发育不完全的触角,身体变短,触角直立,少动,又称“前蛹”。四龄若虫白色,在头部具有发育完全的触角、扩展的翅芽及伸长的胸足,又称“蛹”。不透明,肾形,约200微米长。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二、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地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三、化学防治

常规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常规药剂,防效逐步降低;

四、防治要点

1、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建议在下午用药。

2、蓟马隐蔽性强,药剂需要选择内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机硅助剂,而且尽量选择持效期长的药剂。

3、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药剂熏棚和叶面喷雾相结合的方法。

4、提前预防,不要等到泛滥了再用药。在高温期间种植时,如果没有覆盖地膜,药剂最好同时喷雾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为这些地方是蓟马若虫栖息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