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愛情,在多年以後,雖然一直都在,我們卻只能去追憶和懷念

故事:愛情,在多年以後,雖然一直都在,我們卻只能去追憶和懷念

時間不知不覺,又轉到了秋天,心境似乎也在一天天在跟著轉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了年紀的原因,又還是因為其他的緣故,這讓我對時間變得冷漠又敏感。

即使,眼前面臨的就是因為自己的一事無成,而無法直視的三十歲大關。

29歲上,彷彿是一個奇妙的年紀,不會再像是25歲時候的那麼風風火火,也不會再像是大學時期的那樣無所顧忌。可是,心裡究竟還是要時不時地,覺得空蕩和恍然。似乎,就那麼悠忽一下,自己還沒來得及好好安排一下,又或者是思考一下,時間就猛然地刷到了29歲的尾巴上。

等過完這個冬天,我就站在三十歲裡頭了。這是2015年。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淡漠的悲哀,又或者說是隱隱的不甘。

若要說慾望,那還是有一點的;若要說期望,可能就不再是那麼的信心滿滿了。

雖然,在所有人的面前,我還是能夠恬不知恥地標榜自己還是個孩子;可是,每當那一個個安靜的時刻悄然來臨,對著鏡子裡頭日漸模糊的輪廓,還有那不再輕盈的神采,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反覆地陷入到同一個問題裡邊去,那就是:我在這些年裡,究竟都幹了些什麼?我接下來又該幹些什麼?

可如果說眼前的這一切,都是正常的,那又為什麼會經常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發現,其實自己過得一點也不快樂?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曾經歷過這種勉強到要自我嫌棄的時刻,才會重新找到一個方向,然後再堅定地走下去。可是,為何我卻不能在身邊的人們那裡,感受到這種無法言說的悲哀情緒?

如果說我是因為內心的畏懼,而放慢了前進的速度;那麼,看著那些比我的年齡,還小上好幾歲的孩子們,如今都已經被生活摧殘得面目全非的模樣,心裡的沉重和難過,也就毋庸贅言了。

難道,他們就完全不記得了青春該有的樣子?

我已無法描述青春的殘酷和慘烈,因為我們已經不再熱愛那個年輕的自己了。

這一年裡,我寫了兩部長篇小說和一部長詩。為了※※的這次徵文比賽,算上這一篇,已經是試筆的第七篇了。徵文限定的字數最低兩萬,而我已經寫了三萬字有餘的廢文,卻依然是找不到一個好的題材和故事。

如果說只是為了編一個故事出來,或許,在29歲的這個年紀上,已經是不合適的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個孩子了。

好吧,那就隨便寫寫吧。即便,不會有任何一點點存在的意義。

當下的心境,彷彿就如很多人所描述的一樣,在某一個時刻,我們會死去一次。

此時的我,深刻地感受到,當我們的生命,運行到某一個特別的時刻,就像一個開關,“啪嗒”一下,關掉了。然後,我們就徹底告別了一種心境,在茫然中拖著疲憊的身軀,開始一段新的征程。

29歲上,我已不再有重要的人需要聯絡,手機變成了座機,整日放在房子裡,接收短信和提示未接電話。是的,只要不錯過重要的事情就可以了;是的,許多的人和事,都已不再是曾經以為的那麼重要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明明就知道,自己需要一個精神上的支撐點,指引著自己堅定地往前走,然後就能硬著頭皮去探索,然而結果,卻是一無所獲。並且,我們身邊的人們,一直在反覆地告訴你,那是沒有意義的。

可問題是,究竟什麼才是有意義的?活到了29歲,看著身邊的人們,一批批的在生活之中陷落,變得更加的沉默和茫然,卻不願意去承認,他們在這個精神探索的過程中,就已經做出了某種程度上的妥協。而你,即使已經平靜下來,堅定下來,腦海裡也會時不時地蹦出一顆顆不安的火花,提醒著你。那就是:我這樣做,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暗黑,摸索,各自小心翼翼地前進。

互相聯繫一下,似乎都變成了某種無言的傷害。

29歲上,關於愛情,彷彿已經不再是人生的主題;關於生活,可能我們還需要進行很長時間的適應和練習。而這個適應和練習的過程,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絕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9歲上,關於新生,彷彿已經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關於死亡,可能我們還不能理解它所存在的意義。而這個理解的過程,又會經歷怎樣的心路歷程?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很可能就是一下子,就要讓我們徹底改變對人生的所有認識和期待。即使,只是為了庸俗地活下去。

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社交網絡上,開始頻頻出現同學朋友們的旅行照和婚紗照;也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婚紗照被大肚照和親子照的淹沒,男生們似乎就都在一夜之間消失了,不見了。改之是單身的母親們,帶著可愛的孩子們,把我印象中大學時代的那群可愛的她們,變成了一位位細心又潑辣的小媽媽。

這不禁讓我時時驚覺,自己也該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的父親了。

可是,我深知自己還遠遠不夠資格,做好一個孩子的父親。

我沒法描述我的少年時代和童年時期,那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家庭戰火,讓我在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是恨透了我的家庭。我不知道那樣的家庭狀況,是不是正常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我的父母並沒有注意到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的發育。他們而是忘情地、日復一日地想盡辦法,逮住各種理由,以那種正義凜然的姿態向對方開炮,樂此不彼。

初中畢業那年,我已經快要滿16週歲了,而我畢業的體檢身高是一米五七,體重只有四十公斤,只相當於一個瘦弱小女生的體格。在那座小縣城的一所初級中學裡,這令我自卑又畏縮的同時,也受盡了同學們的欺負和老師們的諷刺。

直到如今,過去了13年有餘,除了那位我最喜愛的語文老師,會讓我時常念起,我都不願意承認,我是從那所學校裡邊畢業出來的。什麼同學朋友圈子,我屏蔽得一乾二淨。因為,那三年的時光在我的人生中,全都是灰色的。

同樣,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為什麼到了如今的這個年紀,還能吵得不可開交。而從他們結婚到現在,都已經有31年了。如果說他們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十一年的磨合期,也該足夠了。匪夷所思的是:他們竟然還是自由戀愛的,在那個視戀愛為洪水猛獸的年代。

說心裡話,我所期待的愛情婚姻,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人是基於什麼樣的狀況,才開始從家庭中,分裂出自己的感情需求。也就是,我們渴望擁有自己在幼年家庭之外的美好感情歸宿,並將其努力地維持加深下去,直到我們離開家庭,組織自己的家庭。

可能吧,每個人都潛在具備著美好傾向的本能,當外在的狀況糟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從內心裡,爆發出那股出尋找美好感情寄託的渴求。雖然,那時候的我們,還不能理解到內心的孤獨和失望。

但是,儘管我再討厭自己的家庭,再怎麼渴望開始自己的生活,可我還是不得不承認,我對愛情婚姻有多期待,就有多害怕。因為,我的父母的故事,就擺在那裡。

愛情和婚姻,應該是滋養生命的,但在我的父母的故事裡邊,我所看見的完全相反。

到如今,我離開家庭已經10年有餘,與父母的見面,卻是愈加的稀疏。每每聽見‘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樣的話,心裡都要湧起深深的酸楚。作為他們的兒子,如今倒是對他們很有一些嫌棄的意味了。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我深刻地明白,我千真萬確地不想和他們住在一起。哪怕,某一天我身家鉅萬,又或者是乞食街頭,也會是這樣的選擇。

如果說我是不孝順的,我想,我大概比絕大多數人都做得好。我的大學費用,是自己申請的助學貸款,生活費每月300塊,到畢業的六月就停了。畢業後,帶著女朋友租房子找工作,一路風風雨雨七年,走進婚姻兩年,沒有花上父母的一分錢。

照說,他們應該是為我感到驕傲的;但事實恰恰相反,他們給我發的短信裡邊,十條有九條,在罵我是個王八蛋;還有一條,是在教導我如何投機取巧,提防婚變。信息的末尾,還不忘提醒我,看完即刪。

我之所以不再接聽他們的電話,是因為我已經沒有辦法,去帶給他們正面的影響。除了讓他們默默地感悟生活,別無他法。在他們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傻瓜。他們的擔心,自然是不無道理;但是,如果一個人在社會和家庭裡邊,同樣用這種消極暗黑的思維方式,來主導生活,那還有什麼溫情和希望可言?基本上也就沒有精力,再去考慮任何其他的問題了吧!

當然,受過這個社會的傷害的人們,總會表現得小心翼翼;這個我也可以理解,問題是一個人,不能因此而看不見好的一面。如果我不能發現他們的明顯轉變,就把他們接納進自己的生活,我很擔心我七年的戀愛和兩年的婚姻,會被這個社會教給他們的智慧,毀於一旦。

而這些個問題,他們又可曾意識到過?如果意識到過,又為什麼會爭吵一輩子,還總要讓我去評論是非。而29歲上的我,只是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的結婚是為了什麼?你們這一輩子應該做些什麼?只是為了互相傷害?

而他們只是一個勁地罵我不孝,大罵我是個王八蛋。因為,我是他們的兒子,沒有資格提這樣的問題,這讓他們覺得很傷自尊吶。

我自然是愛我的父母和妻子的,所以我在婚事上,力求返璞歸真,讓我的父母不背一點點經濟上的負擔,讓我的妻子明白她和我結婚,只是她嫁給我這麼簡單。至於婚禮,我和妻子的想法是在我們大學的培訓中心簡單辦一下,把我們要好的朋友請來熱鬧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按照市場上的一套搞下來,就著我父母的性格,為了排場傷了財,會讓他們懊惱上一陣子,還在其次;更嚴重的只怕是我的妻子,在未來的三十年中,會受盡我父母親的挑剔和責難。

儘管,所有人都是這麼樣搞的,但我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家庭中。因為,我明白,平常和正常是兩回事。在一個家庭裡邊,如果滲透了社會上和職場中的下流智慧,家和萬事興又能從何談起呢?

可是,矛盾還是產生了,因為省城有幾家本族的親戚,但是沒有母親那邊的親戚,這讓我的母親覺得自己的家族尊嚴受損,更是以不請她的族姓賓客為由,而強硬拒絕出席她兒子的婚禮,最終致使了我的婚禮策劃方案的取消。

雖然我已經如此努力地斡旋,讓他們看清這個社會的虛榮和勢利一面,讓他們認識到彼此的盲目和瘋狂,安下心來彼此體諒,好好相處;但是,最後我還是差點被他們搞得崩潰掉。因為我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只因為我那一切從簡的想法,打碎了他們所有的夢幻。這讓我的體重在結婚前的兩個月之內,猛掉20多斤,幾乎就是等同於害了一場大病。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享受到理應的風光和尊重。

我已經回憶不起,我最後是如何淌過了那一場惡戰,但我當時的確是抱著一個決絕的想法不再言語,只是旁觀。那個想法就是:如果這次結婚失敗,我將永遠也不會再結婚了!因為,我怕。

現在想來,即使那時的我精神失常了,在他們看來也是我自作自受。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人家都是這麼幹的呀?我肯定也要這麼幹,不然我怎麼在別人面前抬起頭來?你不懂!你懂什麼?

那段時間,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的:妻子是為了嫁給婚禮儀式的那半個小時,即使旁邊站著的是一隻大猩猩,也不要緊;父母是為了在那一天能夠揚眉吐氣,收回那些曾經送給親戚朋友們的禮金,並且風光一把。而即使我已經精神失常,被綁到婚禮現場,都是不要緊的,因為這完全不會影響到他們所期待的風風光光啊。

的確,我以為我可以主導自己的婚事;其實,那絕不是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事到如今,每當我再問起他們,那時為何要那般的瘋狂,他們依然對我抱有恨恨的口氣說:別跟我提那件事,一想到就有氣!

只是,當我們家再收到每一張請柬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獲得了隨意金額的自由,而不必遭受人家的非議。

而那些收到的禮金,隨著行情的看漲,會再加數送回去;至於在酒店裡消費掉的部分,夠得上他們大吃大喝、衣著光鮮好些年吶。而我的家人,卻依然要因此而對我含恨:這樣有意思嗎?有意思嗎?

人,是因為主動吃虧和退讓而獲得自由的。但在他們那枯燥而平淡的一生中,除了期待這些個拿錢買光彩的瞬間,也就不知道該幹些別的什麼了。自由,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我以為組織家庭,就是為了互相體諒著、扶持著向幸福靠近,事實卻是每個人都在不自覺中,把自己當成了這個世界的中心。

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面對愛情婚姻是有無限憧憬的;在三十歲左右,面對愛情婚姻卻是畏懼謹慎的。因為,這時的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幸的發生,即使是那些讓我們為之衷心祝福過的人。因為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發生最好的改變;反之,見面的無言,就已經表達了所有。

而這一切又都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那麼努力地,想要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