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紅利-特別報導|商之網

健康红利-特别报道|商之网

青島市市南區人民醫院醫務人員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查體

當一個人擁有了健壯的體格、飽滿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情緒,通常會定義這個人是健康的。

那一片區域擁有什麼,才會讓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感到生活得健康又幸福?

青島市市南區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周到的健康服務、完善的醫療體系以及方興未艾的健康產業。

市南區打造的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讓《禮記·禮運篇》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社會理想變為現實。

“幼有所長”,在小生命剛剛形成之際,市南區建立的出生缺陷預防檢查補貼制度,降低了病殘兒的出生率,提高了出生人口質量。免費婚前檢查、孕前檢查,免費發放複合維元素、為自願參加並適合做羊水穿刺或無創產前DNA檢測的轄區孕婦提供定額補貼。寶寶出生後,提供免費的新生兒疾病篩查、保健服務;為駐區各級各類75所幼兒園在園兒童進行免費年度健康查體和免費護齒;為市南區中小學在校學生健康體檢……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護”,市南區對轄區內6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管理,對60-79週歲無體檢單位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為60歲以上轄區老年人實施白內障復明工程。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市南區率先開展“醫養結合”創新養老模式,探索建立了將醫護、院護、家護、巡護四位一體醫養融合發展體系。

由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專護病房,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病人提供24小時的醫療護理與生活照料;由養老機構通過內設醫療機構或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為入住老年人提供專業的生活護理、照料和醫療服務;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家庭病床保健康復、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為區域內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病患者及殘疾人,提供包括居民健康的管理、健康生活行為的干預指導、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等相關服務;由護理站專業護理團隊提供便捷、高效、低償貼心上門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種種服務證明,“健康市南”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幾串數字,而是紮紮實實的“為民辦實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全民健康覆蓋”的衛生系統績效理想目標,旨在確保所有人都獲得所需的衛生服務。市南區居民享受的全生命週期防治健康服務體系,讓全區居民的平均壽命達到85.15歲,高出青島市平均壽命4.25歲。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認為,健康=15%遺傳因素+10%社會因素+8%醫療條件+7%氣候條件+60%自我保健。除了15%的遺傳因素,市南區幾乎包攬了剩下85%的工作。

市南區從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抓起,加快推進餐飲企業油煙擾民、施工噪音擾民等治理。加快推進道路綠化、公園綠化、山頭綠化、小區綠化、單位綠化工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以創建食品安全城區為契機,深入開展食品衛生和公共場所等衛生管理監督檢查,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良好的健康環境。

為了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存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市南區全面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推進“防治康一體化”體系建設,將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重點投向社區,形成一街一中心格局,基本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的全覆蓋。全面啟動大醫院與社區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吸納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打破傳統醫療服務模式,運用“互聯網+醫療”方式,建立雙向轉診和遠程會診機制;廣泛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首診在社區、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制度。

“發展健康產業,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健康事業的發展;既要完善保障和促進健康的制度安排,也要強化保障和支撐健康的物質技術基礎。”市南區衛計局副局長劉潔認為,發展健康產業,是推進健康市南建設的必由之路。

為促進健康產業有序推進,市南區衛生計生局建立“健康產業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明確責任科室並安排專人負責健康產業項目對接、跟蹤與推進工作。截至2017年11月,入庫項目共有35個,總投資額達44億元。今後將積極支持社會辦醫,提升中醫藥服務,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健康旅遊、全民體育健身、電子健康、商業健康保險以及加大服務人才培養。目前,市南區衛生計生局與國家衛計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合作開展的健康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研究取得初步成果,該研究填補了國內空白,走在了全國前列。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的,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只有“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才能讓這座幸福時尚之都更具活力,更添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