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聽明知誰是真的孫悟空,爲什麼不敢說?

我的觀點是:地藏王菩薩不敢說的原因,不是打不過真假美猴王,其真正原因是說出來以後如來的戰略決策就失敗了。

諦聽明知誰是真的孫悟空,為什麼不敢說?

要解釋這個觀點,我們必須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 須菩提教孫悟空本事的目的是什麼?
  2. 孫悟空為什麼會壓在五指山下?
  3. 取經路上絕大多數妖怪都在哪個部洲?
  4. 如來要取經人來靈山取經的目的是什麼?
  5. 如來為什麼要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
  6. 唐僧師徒四人最悲催的人是誰?
  7. 靈臺方寸山到底在什麼地方?
  8. 假猴王是六耳獼猴變的嗎?

現在由我來一一回答這些問題,隨著這些問題的解決,您就會知道地藏王菩薩的不指出假美猴王的真正原因了

1、須菩提教孫悟空本事的目的是什麼?

須菩提教孫悟空的本事就是為了將來孫悟空去大鬧天宮。孫悟空去訪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長生不老術,可是菩提祖師根本就沒有教他什麼長生不老術,卻只是教了孫悟空大鬧地府和大鬧天宮的本事(七十二變和筋斗雲)。原著是這樣說的“猴王漸覺酒醒,忽抬頭觀看,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乃“幽冥界”。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閻王所居,何為到此?”那兩人道:“你今陽壽該終,我兩人領批勾你來也。”猴王聽說,道:“我老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因為菩提祖師沒有教悟空長生不老之術,所有才會引起大鬧地府以及後來的大鬧天宮。菩提祖師最陰險的就是,他早就預知到孫悟空會闖禍,而且還恐嚇美猴王不要出賣他。原著是這樣說的,“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2、孫悟空為什麼會壓在五指山下?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五指山”,如來以收化山,其實是佛家在向天庭秀肌肉。如來的潛臺詞就是,你天庭十萬天兵都收服不了孫悟空,而我如來收服悟空卻是翻翻手掌而已。這其實就是對玉帝說你天庭辦不了的事,我如來辦起來就易如反掌,所以就有五指山壓猴子五百年。如來顯示自己的力量的目的就是為以後清楚西牛賀州的異己。

諦聽明知誰是真的孫悟空,為什麼不敢說?

3、取經路上絕大多數妖怪在哪個部洲?

其實取經路上絕大多數妖怪實在西牛賀洲。原著“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是這樣說的“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為何肯隨你來?”三藏道:“大的個徒弟,祖貫東勝神洲傲來國人氏,第二個乃西牛賀洲烏斯莊人氏,第三個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條,南海觀世音菩薩解脫他苦,秉善皈依,將功折罪,情願保護我上西天取經。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從女王和唐僧的對話就可以看出,至少從高老莊或者說從豬八戒開始就已經是在西牛賀洲地界了。因此說取經路上絕大部分妖怪是在西牛賀洲作亂的。這些妖怪共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隸屬於天庭、第一種是隸屬於佛家、第三種是無門無派的。

4、如來要取經人來靈山取經的目的是什麼?

其目的就是為了清除西牛賀州的異己分子。具體措施就是將天庭的妖怪趕回天庭、將佛家的妖怪從新收回。對那些無門無派卻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打死,另一種就是收服並給其一定的待遇。

5、如來為什麼要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

如來讓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當然是看中他的本事,但是更重要的是看中他在天庭的人脈。這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取經路上比悟空本事強的或者差不多的有很多,如:黑熊精、紅孩兒、牛魔王等等,但是他們都沒有孫悟空這樣的人脈。因為人脈是取經成功與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取經團隊中缺了孫悟空,那取經就不可能成功。取經不能成功,如來要清除西牛賀洲異己的目的就不能達到。

6、唐僧師徒四人最悲催的人是誰?

取經團隊中最悲催的人就是孫悟空了。出力最多的是他,打妖怪最多的也是他,上天入地跑腿最多的也是他,對唐僧最忠心的還是他。可是唐僧為了一點小事,就唸孫悟空緊箍咒,更過分的是多次將孫悟空趕出取經團隊。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會怎麼想?

7、靈臺方寸山到底在什麼地方?

靈臺方寸山就是靈山,也就是如來的權利中心。原著是這樣說的,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遊小縣,不覺八九年餘。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猴王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注意這裡的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就在西牛賀洲。

佛祖居於靈山大雷音寶剎之間。……如來講罷,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注意這裡同樣提到了西牛賀洲,靈山也在西牛賀洲。

好行者,說聲去,就縱筋斗雲,早至靈山,落下祥光,四方觀看,好去處:靈峰疏傑,迭嶂清佳,仙嶽頂巔摩碧漢。西天瞻巨鎮,形勢壓中華。元氣流通天地遠,威風飛徹滿臺花。時聞鐘磬音長,每聽經聲明朗。又見那青松之下優婆講,翠柏之間羅漢行。白鶴有情來鷲嶺,青鸞著意佇閒亭。玄猴對對擎仙果,壽鹿雙雙獻紫英。幽鳥聲頻如訴語,奇花色絢不知名。回巒盤繞重重顧,古道灣環處處平。正是清虛靈秀地,莊嚴大覺佛家風。那行者正然點看山景,忽聽得有人叫道:“孫悟空,從那裡來?往何處去?”急回頭看,原來是比丘尼尊者。(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這裡我們要注意“那行者正然點看山景,忽聽得有人叫道:“孫悟空,從那裡來?往何處去?”急回頭看,原來是比丘尼尊者。”“正然點看”就是看得非常認真,而且是被叫到名字後才猛然驚醒的。我們想想孫悟空能上天入地,他什麼美景沒有看過,為什麼第一次看到靈山的風光就那麼入神,他真得是被景色所迷嗎?我想更多的是故地重遊和似曾相識的心情吧!看到靈山的景色,他一定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那怪見八戒來,他又使個手段,呼了一聲,鼻中出火,口內生煙,把身子抖了一抖,三股叉飛舞衝迎。那女怪也不知有幾隻手,沒頭沒臉的滾將來。這行者與八戒,兩邊攻住。那怪道:“孫悟空,你好不識進退!我便認得你,你是不認得我。你那雷音寺裡佛如來,也還怕我哩,量你這兩個毛人,到得那裡!都上來,一個個仔細看打!”........那菩薩見他們認得元光,即踏祥雲,起在半空,現了真象,原來是魚籃之像。行者趕到空中,拜告道:“菩薩,恕弟子失迎之罪!我等努力救師,不知菩薩下降,今遇魔難難收,萬望菩薩搭救搭救!”菩薩道:“這妖精十分利害,他那三股叉是生成的兩隻鉗腳。紥人痛者,是尾上一個鉤子,喚做倒馬毒。本身是個蠍子精。他前者在雷音寺聽佛談經,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紥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即著金剛拿他,他卻在這裡。若要救得唐僧,除是別告一位方好,我也是近他不得。”(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蠍子精和悟空第一次見面就說,“我便認得你,你是不認得我。”後來觀音菩薩說,“蠍子精前者在雷音寺聽佛談經,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紥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這裡充分說明蠍子精以前在靈山見過孫悟空,那就是悟空在“靈臺方寸山”學藝的時候。到此就可以證明“靈臺方寸山”就是“靈山”,為了掩人耳目才改成“靈臺方寸山”的。

孫悟空到了毒敵山琵琶洞與蠍子精的對話,才使孫悟空恍然大悟。到此孫悟空才明白自己只是如來的一顆小小棋子而已。同時自己也掌握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孫悟空只要把這個秘密說出去,那如來陰險的目的就立馬泡湯。可悟空知道把秘密公諸於世自己沒有什麼好處,於是孫悟空決定利用這個秘密來實現自己利益。說到這裡其實下一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8、假猴王是六耳獼猴變的嗎?

根本就沒有六耳獼猴,被打死的只是悟空的一根“毛”而已。我們來看看原著是怎麼說的!

一、悟空殺了兩個強盜之後,原著是這樣說的,“那長老只得懷嗔上馬。孫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這段原文是什麼意思?我想就不用多說了。

二、悟空被逐出師們後,再次求唐僧原諒,可唐僧並未答應,於是悟空只有離開去了觀音菩薩那裡。如果說悟空徹底死心了,他還有必要去見觀音嗎?他去見觀音的目的是什麼?是想挽回局面呢?還是想讓觀音做一個人證而已?

三、悟空一見到觀音先是“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然後就是訴苦,再之就是要觀音退去金箍。如果悟空真心不想去取經,他為什麼哭訴?為什麼要去金箍?悟空是在表演還是在想表明其他什麼意圖?

四、悟空在菩薩面前表示要去找如來,菩薩卻說要看祥晦,“好菩薩,端坐蓮臺,運心三界,慧眼遙觀,遍周宇宙,霎時間開口道:“悟空,你那師父頃刻之際,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你。你只在此處,待我與唐僧說,教他還同你去取經,了成正果。”觀音能“運心三界,遍宇宙”,為什麼他只說唐僧有傷身之難,而不說傷身之難是誰造成的?觀音是不敢說,還是不能說,或者是不方便說呢?觀音為什麼不讓悟空去解救唐僧的“傷身之難”呢?是叫不動悟空嗎?還是乾脆在配合悟空演戲呢?

五、假悟空(姑且先叫他假悟空)是如何打傷唐僧的,我們看原文如何說的,“輪鐵棒,丟了磁杯,望長老脊背上砑了一下”。砑字的意思就是輕輕地接觸,假悟空就不打死唐僧呢?他當什麼只是用金箍棒輕輕地接觸一下唐僧?他是故意這樣的嗎?還是自己的疏忽?

六、“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滅。”這是第五十八回的標題,這裡的重點是“二心”,為什麼作者要用“二心”而不是“二猴”?

七、最後真假悟空到靈山時,看如來如何說,如來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最終只有如來能解決真假美猴王的問題,其解決這個問題只要給悟空吃個定心丸就可以了,悟空立馬“二心”變“一心”。如來是這樣做的,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注意“坐蓮臺”就是成佛,這就是如來給悟空的“定心丸”,也是如來對悟空的承諾,也是悟空想要的,也是悟空演出真假美猴王的真實目的。其實假悟空只是真悟空的一根“毛”而已。

通過以上的問題,地藏王菩薩不是不敢說,而是說出來以後他不能給孫悟空任何承若。孫悟空要的就是坐蓮臺,這樣的大問題,觀音菩薩不能解決,地藏王菩薩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如來佛祖才能解決,因為只有如來才能決定誰能成佛和誰不能成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