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嗎?如何激發自我能力

潛能:顧名思義就是就是潛在的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你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嗎?如何激發自我能力

那麼你知道自己有多大潛能嗎?

很多人認為潛能是天生的,或者說嬰兒時期都有就具備潛能。其實並不然,嬰兒時期是不具備潛能的。擎天讀過一些關於人類潛能的書,我的觀點是這樣的,簡單理解就是:潛能是一種你對生活技能學習儲存和自我能力轉換的行為,每一個人其實都具備很大潛能,只是轉換能力大小不同。

那麼有些人會問那天才怎麼解釋,有些人就是比我聰明很多啊!沒錯,天才是有這層說法,但擎天想說的是,天才只是取決於他對某個領域的專注和用腦活躍度,而且天才不是說生下來就具備的,為什麼這麼說:你想天才如果不去學習接受事物,你覺得他還會是天才嗎,愛因斯坦是天才了吧,大腦也比任何人發達了吧,但他只是物理學家,對於其他領域他並不都是第一。

所以這就是我的總結定論,潛能是你對生活不斷吸收儲存過程。

潛能的激發更注重於對自己偏愛程度的釋放,你如果對你感興趣的事情去研究,去發展,你會比做不感興趣的事情厲害百倍。這也是一個尋求的過程,因為很多人都做著並不是自己真正意義上想做的事,所以沒有那麼多天才的出現。你可以看到任何你覺得很厲害的人都是在某個領域他非常喜歡,非常專注才產生的。這就驗證了潛能激發離不開自己內心最想要做的事。

潛能也是我們不斷學習的積累:他好比一個能量球,你不斷學習,他就會不斷儲存,儲存到足夠大,足夠多的時候,你才能形成轉換,才能形成釋放。如果你都沒儲存,哪來的能力給你釋放呢?儲存能力也是要專一性的,你如果什麼東西都有,肯定達不到最好的效果。比如:你什麼都學,最終所以東西都只是略懂,肯定比不過儲存專一領域的人,這就是造成你釋放潛能的大小問題。

所以你自己有多少潛能其實不用通過什麼測試,自己就能通過自己以往學習的經歷和以往對生活技巧的吸收。

擎天在這裡想說下:培養孩子潛能是儘量讓孩子去選擇,而且對於他喜歡的領域去培養,那樣會事半功倍。

你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嗎?如何激發自我能力

第二:心理暗示

人在穩定狀態下,心理暗示是很平穩的,只有在腦子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才會傳輸超強的心理暗示。就是比如:你被狗狗追的時候,你跑的就比平時更快,那是因為你的心理暗示告訴你,快點跑,不認就要被咬到了,我可不想讓狗狗咬一口,是吧。

他也可以被稱之為潛意識或者下意識引導。人類研究表明人體大腦真正開發使用率還不到10%,真正設想一下,如果你的大腦完全被開發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當然這是目前不管是科學還是實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接著第二話題:所以說心理暗示也是取決於潛能使用的一種方式,因為在你高度集中去對某件事情釋放的話,他會集合所有能量往這一個點釋放,這就是常說的“面臨危險的時候,你往往會比任何時候都跑的快”

想要利用好心理暗示的話,你就要給自己腦子注入暗示的能量,還是逃跑這個例子,你如果經常鍛鍊,訓練跑步,那在同等危險條件下你釋放的能量比沒有這方面儲存能力的人會更多更大。對於任何領域都是一樣,這就是上面提到的專一性。

每個人的心理暗示程度都不同,也就決定了你對潛能釋放轉換大小的不同,通常那些潛能激發就是使用心理暗示,給你注入一定的暗示,讓你覺得你能行,你可以。但這種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過了暗示你就沒了,或者說他給你了暗示但沒有儲存的能力釋放你照樣還是達不到開發使用效果。

所以心理暗示總結於:沒有能量的存儲心理暗示也只能是空殼,因為他只是你開啟能量的鑰匙,並不是能量球。

你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嗎?如何激發自我能力

第三:潛能的開發與利用

潛能的開發也是包括很多因素的,出來以上講的還有視覺刺激,空間感知,專業的還有什麼催眠學說,但擎天認為:這些都是輔助能力,真正達到利用效果取決於你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創造。他也是有層級關係的,並不是你一下就能達到或者釋放最高層級的。你需要對自己不斷的激進,達到一個點後,才會進入下一個層級,就好比讀書:你需要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等一個層級一個層級的上,所以人類為什麼目前還沒有開發使用潛能到極限就是因為人類時間有限,你沒有太多時間去一直持續的增加能量。

但我們並不是說一定要達到那個層級,那就不得了了,我們只要能對現在我們生活中去解決一些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是對未來的一種展望,每一個人都不會比誰沒有潛力,只是大家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等等取決了你能儲備多少潛能而已,開發與利用擎天更注重於對一個領域或者一種技能的專注,在利用這個技能去衍生有關或相關性的東西,最後你才能實現運用的轉換,發揮自己的才能。

好了今天寫的都是代表自己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其他觀念,擎天在這裡也希望大家多多用腦思考,那樣才能實現轉換和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