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交易的本質和核心是於“人”。調高自己的綜合素養使投資在安全邊際做好的情況下,得到一種人生的昇華,包括你的家庭,孩子交易,身體健康,父母養老等,我覺的這才是完美的。

交易本身就是一個概率的遊戲,對單次的交易來說,勝或負都是有可能的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這樣,我們的視野就放大了一些,如果我們不追求單次交易的成功,而追求整體意義上的成功,那麼答案就出來了——開倉是最不重要的。

開倉可以無需任何條件,永遠不會有什麼能告訴你在這個點開是對的在那個點開是錯的,你自己的交易習慣和交易原則是開倉的唯一理由。開倉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的核心是開倉之後如何儘可能優化處理單。交易者需要做的是讓錯誤的單子儘可能少虧,讓正確的單子儘可能多賺。由於市場大多數時間是混亂無序的、無法預測的,交易者更需要做的建立自己的交易原則,什麼樣的交易可以被認定為正確的交易呢?在我看,迅速脫離成本的交易是唯一正確的交易!只有這樣的交易才可以有儘可能多賺的想法。其它的交易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何時退出,儘管退出不一定是虧損的,但我還是願意將這些沒有被證明是正確的交易在退出的時候稱為止損。

很多的交易者希望在市場找到確定性的東西,否則就缺乏安全感。但事實上,投機市場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確定的。止損的大小取決於你對於盈利幅度的預期,交易中的任何一步都無法完全分離出來討論。在我看,盈利幅度的預期至少應該是止損的3倍,如果沒有盈利預期就要放棄這筆交易。對行情的任何一部分做出評估,前提條件是你已經參與進去了,那麼你持有頭寸所反饋出來的現象能告訴一切你想知道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技術走勢圖的分析只是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實,對於未來的參考價值很有限。想到了,卻沒有去執行,後面的走勢往往好於自己的預期,這是高估了開倉的作用,知道了開倉甚至可以隨機,符合自己思維的開倉應該無所畏懼。

交易的本質是什麼?在金融市場設立以後,交易的本質實際上是在交換風險。所有的交易者進入這個市場,他是通過去承擔別人的風險來試圖獲利。他在承擔風險的過程當中,損失其實是必然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做交易,他虧錢其實都不用覺得愧疚。你做交易的時候虧損是非常合理的。就算是你沒有任何損失的話,你存在一些交易成本,因為這個市場要運轉,它有一個市場運轉成本,那麼這個運轉成本有多大呢?我們說這個市場成本佔到市場總資金的30%、也有說40%的,但總之來說比較大,也就是說,你帶著100萬資金進入市場交易,如果最後只剩下70萬,其實你不用覺得難受,你其實保證了一個市場平均水平。所以這個獲利實際上是對這樣一個結果的改變,它是非常非常難的,為什麼我再三強調這非常難,就是說你對一個事情的判斷,預期的風險與你的結果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你預期風險越低,你實際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越高,你預期的風險越高,實際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越低。

大家想想: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好的路上出車禍,但是我去過雲貴川,那麼艱難的道路,那麼差的路況和山區我們很少看到有車禍。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大家對風險的意識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作為一個市場的風險承擔者,實際上類型是不一樣的,認識這幾種風險承擔著,給我們自己重新定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對待風險態度的差異,投資者可分為三類:

一、主動的風險承擔者:

1.有能力對市場中的不同風險進行分類。

2.願意主動地承擔其中某類風險。

3.把投資收益看成是主動承擔風險的補償。

4.信奉的是“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對自己市場行為應盡的義務通常有較明確的看法。

二、被動的風險承擔者:

1.通常沒有能力對市場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類,但是有能力對自己準備承擔的風險進行定量分析。

2.不願意主動的承擔風險。

3.把風險看成是追求收益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4.他們信奉的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對自己市場行為應盡的義務通常不太在意。

三、盲目的風險承擔者:

1.既不瞭解風險的類別,也沒有能力對其進行定量分析。

2.只著眼追逐投資收益,完全割裂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係。

3.把風險看成是事後的、外在的和強加的市場因素。

4.他們一心希望的是“只得不失”,市場行為通常體現一種“不勞而獲”的強烈慾望。

寫交易日誌,讓交易更像做生意

任何一個交易方法表面上看起來可能很簡單,執行下去就可以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它包含很多交易者獨特的屬性在裡面,他的知識結構,他的習慣,他的性格,他在交易中所經歷的很多事情,這些都是交易的一部分。那麼,即使你得到一個很賺錢的方法,確實有人用這個方法賺了很多錢,但你用這個方法卻可能穩定虧損,因為你不具備很多在別人看來是常識或者習慣的東西,並且每個人的經歷和認知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構築交易體系的工作只有靠自己,靠這個市場上穩定盈利的老師,虛心請教,完善自己。

人,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系統的建立過程,與其說是建立交易規則和交易工具,還不如說是把交易者本身訓練成為交易系統的過程,規則也好,指標也好,都只是作為交易核心的人所使用的工具而已。

學會每天總結交易的得失,收盤後根據交易明細總結,“失敗的單子為什麼失敗,怎麼處理才能付出最小的代價,成功的單子為什麼成功,如何處理才能利益最大化”等等。學會寫交易日記,把這些總結文字記錄下來,一定要文字記錄下來,不是想明白就算了,以後沒事經常翻看自己的總結,成功的一部分可以複製,錯誤的事情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堅持半年,你就知道了。這是一個自我專業化訓練的過程。

很多朋友的自我學習過程是混沌的,賺或者虧都是隨機的,跟他們的規則無關,他們也沒有從賺或虧中學到什麼。對於交易這種特殊的職業來說,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交易者,必須有專業化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培養一流的執行力。很多人其實很努力,但就我所見到的來說,大部分人的力都沒有使在關鍵,所以同樣的錯誤總是在上演,缺乏嚴謹的、專業化的、殘酷的自我訓練過程。

交易市場之所以難,就在於隨機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任何東西都可能是錯的也可能是對的,但是很多朋友學習的過程本身沒有一個嚴謹的訓練計劃,整個探索過程也變成了隨機。


投資要想成功需要承認兩個前提

第一,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必將不斷犯錯;第二,投資的核心原理早已穩定,我們要做的不是創新,而是理解並執行。投資要想慘敗可以建立在另外兩個前提上:第一,我天賦異稟,我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第二,我擁有或者發現了最新的炒股奧義,我在投資理論上已經幫人類跨出了新的一步。

懂得把自己放低一點兒,淨值就容易更高一點兒。所謂放低點兒就是接受世界運行的複雜性和市場生態的多樣性,接受自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事實。放低點兒後,進,可保留擴張能力範圍提升自身實力的餘地;退,可更加坦然的專注於自己熟悉和能懂的領域。在投資這個人人自命不凡的世界裡,老天其實很多時候更關照笨小孩。

市場的高波動不代表高風險,反之市場的平靜也不等於均衡。平靜和激烈放在不同的尺度看完全不一樣,日線的驚濤駭浪可能在月線來看只是個小浪花。均衡與失衡的關鍵不是短期的波幅,而是到底距離價值線有多遠的問題。或者說,波動的程度僅僅體現情緒的烈度,但決定中長期方向的是價格與價值的偏離度。

所有的大虧都是貪和怕導致的,而對賺快錢和一夜暴富的期望又是貪和怕的本質原因。穩健說起來容易,但那意味著你要在別人快速賺錢的時候不眼紅,在你的保守屢屢被瘋狂的市場暴擊的時候不變卦。根本上是需要對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絕對信心。而這種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終只能來自於知識、歷史和經驗。

謹慎型投資人給人感覺好像總是很膽小,但其實相對於絕大多數天天追求漲停板年年挑戰高收益的“勇敢者”來說,他們賭得是整個人生。只有當你賭得足夠大的時候,你才會謹慎,只有你想贏得足夠多的時候,你才會忍耐。很多時候,不理解只是因為大家不在一個遊戲桌上而已。

投資成長中有兩個臨界點,在第一個臨界點之前是艱辛的學習,用勤奮都不足以描述,簡直是廢寢忘食的惡補。完成這個階段的時間因人而異,但1萬小時定律是最起碼的。過了這個基礎臨界點後,反思和質疑開始產生價值(之前別瞎反思),實踐和總結推動著越過第二個臨界點,但悟性和天資可能讓一些人永遠翻不過去。兩次質變之後,將開始享受學習積累和資產積累的雙重複利。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在股市中,順勢而為,讓操作變得簡單

市場複雜多變,越用最簡單的方法越能解決複雜的問題。

股價運行,只有三種基本方式:一跌,二漲,三是橫盤。

如果用圖形表現,就是如下圖這樣: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投資者在關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必須搞清楚,自己的股票處於一個什麼形態,屬於A類的為橫盤箱體整理(無趨勢),屬於B類的就是上升趨勢,屬於C類的就是下降通道。

三種運行趨勢裡,以B類最賺錢,因為股票的每次回落低點都在不斷抬高。

三種運行趨勢裡,以C類最不好操作,因為股票的每次反彈高點都在不斷降低,而低點也在逐步下移動。

不論你是用長線還是短線方式操作,紅色線都是買進的位置,而綠色線一帶可以理解為短線賣出點。因此,紅色線可以理解為下軌線或是支撐線,綠色線則是阻力線或是上軌線。在封起的所有的圖文分析裡,都是紅這樣的簡單線條描繪。

對A類圖形個股來說,假如突破上面的綠色線,假如這樣的箱體整理時間很長,假如突破以後的技術回踩點不再跌回綠色線以內,那麼,這樣的個股就是重新打開新的上升空間了。反過來說,如果跌破了下面的長期紅色支撐線,則意味著新的殺跌空間已經打開,股票難以繼續上行,所有的反彈就是拋售機會。

對B類圖形來說,只要股票價格不跌破下面的紅色支撐線,應該一直捂股做多,反理,跌破了這個支撐線,則應該果斷離開。

對C類來說,這樣的下降趨勢誰都不知道會跌到哪裡,假如投資者被套,那麼,所有的反彈都是賣點,這個賣點應該選擇在下降通道的上軌,也就是C圖裡的綠色線一帶。當然,被套者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有良好的技術手段,當股票跌到下降趨勢下軌一帶可以補倉,需要掌握的原則是:

1:確定股票波動幅度有5%;

2:不可滿倉補進,最多隻能夠補到被套籌碼的一半,

3:反彈到下降通道上軌紅色線必須果斷拋售補倉籌碼,或者是全部清倉,不可猶豫和心存幻想。一直等待下降趨勢完全終結,日K線重新出現連續三個低點不斷抬高的上升通道雛形,在按照B圖提示的紅色趨勢線附近全買回籌碼。


趨勢——順者昌,逆者亡

這是資本市場亙古不變的道理。在一個主要上升趨勢中只能做多,而在一個主要下降趨勢中只能做空。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上升趨勢線解決了多頭平倉的問題,下降趨勢線解決了空頭平倉的問題,水平趨勢線(上軌下軌)解決了開倉的問題,趨勢線還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但無論是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或者是水平趨勢線(上軌下軌)都不會對價格產生任何的支撐或者反壓。

要解決開倉的問題,關鍵是頸線的畫法,而頸線的確定是最難的。常聽一些股評說連接某個形態的兩個高點就形成了頸線,這種完全紙上談兵形而上學的說法是錯誤的。下面我們來看頸線形成的原理:以A股市場為例,當一個股票綿綿下跌到一定的估值區間內,這個估值區間是主力認同的價格範圍,而不是所謂的PE估值。那麼主力會在第一時間介入一定的倉位,在一個長期下跌後交投清淡的市場中,這種買入行為非常容易把價格打起來,主力是繼續往上買嗎?不會,假設主力在這裡買了10個籌碼,它會往下摔打,在摔打的過程中會有其他的籌碼帶出來,那麼主力會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也許在下面拿到20個籌碼。為什麼會有籌碼會帶出來呢?這裡面可以分成主力主動賣出的部分、上面割肉的部分、還有在初次買入拉高過程中的短線客獲利了結部分,所以打下來後主力可以接到更多的籌碼,一般會在下方形成一個震盪區間,並且在震盪區間內形成上漲放量,下跌縮量的走勢,而突破該區間的標誌是放量大陽線。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下面以600887伊利股份為例:震盪區間內上漲放量,下跌縮量,臨界點突破前窄幅震盪以及突破後的洗盤時,KDJ、RSI等擺動指標惡化,出現死叉、頂背離等賣出信號,誘使所謂的技術派賣出,而後面股價卻又上漲了70%。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在臨界突破頸線位時必須放量,因為頸線有一個上擠下壓的作用,要突破頸線必須花相當大的代價,也就是用資金都接下來套牢及獲利的籌碼,所以必須產生放量。突破後一般會出現自然回撤(A股稱為洗盤),然後再加速上漲,是否形成加速以及形成加速的過程取決於大盤所處的環境,所以我們必須左眼看大盤,右眼看個股。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些個股為什麼突破頸線位後沒有上漲,因為當時大盤環境不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頸線突破後有的會直接上漲,有的會做自然回撤後再上漲,一般做自然回撤後再上漲的走勢較為理想。直接上漲的個股一般為主力後知後覺,在之前沒有拿到足夠的貨,而大盤行情起來後主力措手不及,急於吸貨,形成這種“通吃套牢盤”的走勢,對於一般公眾交易者來說會覺得這個股票走勢非常強勁,而從做盤的角度來說抬高了自身的資金成本,擠壓了利潤空間,非常不利於後續做盤。我們以600687國泰股份為例來看如何突破頸線和洗盤的。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並不是所有的底部形態都有頸線,有些形態的線我們就只能稱為形態的上邊界線,但是其作用和頸線是一樣的,比如三角形底部: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MACD炒股必殺技

MACD指標是股票技術分析中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由兩條曲線和一組紅綠柱線組成。兩條曲線中波動變化大的是DIF線,優顧炒股中為黃線,相對平穩的是DEA線,為藍線。今天就跟大家講解一下MACD的運用。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應用原則:

1、MACD柱線由紅變綠的同時,如果成交量逐漸萎縮,說明多方勢力不足,看跌;反之,MACD柱線由綠變紅的同時成交量放大,就是看漲信號。

2、MACD兩條曲線,當DIF高於DEA:看漲買入信號;DIF低於DEA:看跌賣出信號。

3、0軸下方金叉買入法。有時確實是一波上漲行情,有時卻只是一次短短的反彈,通常要結合成交量及其它技術指標綜合分析; 0軸上方金叉買入法。MACD兩曲線在0線上方金叉時,以買入為主,在0線上方附近金叉時更是如此。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4、頂背離:價格上升,技術指標下降;底背離:價格下降,技術指標上升(錫業股份:底背離的同時,成交量逐漸萎縮,是看漲信號,當底背離完成,成交量放大,看漲信號更明顯)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實戰分析:

1、當新生成的一根MACD柱狀體為正值並且比前一根長;當新生成的一根MACD柱狀體為負值但比前一根短。此兩者為絕佳的買點。反之,就為絕佳的賣點。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2、當發現一個股票一直呈現紅柱起伏的形態,必定牛股無疑,可以積極買入。例如:魯西化工呈現一片紅色的海洋,應積極買入,再根據第一點的賣出說明,獲利翻番。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3、柱狀體相對比較明顯,在股價上升的過程中,形成的紅色柱狀體比後一個低的時候,應注意風險,擇機賣出;反之,在股價下降的過程中,綠色柱狀體出現了後一個低於前一個的情況,則應關注,擇機積極買入。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注意:

1、比起選股,MACD更適合診股;

2、周K線MACD指標對中長線轉折的判斷準確性較高;

3、可以作為中長線投資者的首選參考指標。


MACD選股

底背離選股

1、選股條件

1、股價處於下降通道,一個底比一個底低。

2、MACD指標快速線與慢速線金叉向上。

3、MACD出現兩次金叉,且兩個金叉點底部抬高,買點為第二個金叉點。

4、DIF柱必須是紅色才可參與。

5、成交量明顯出現放量。

2、選股原理

股價一個新低後,又一個新低,而相對的MACD兩個金叉點底部抬高,即底背離,這說明股價已經進入跌無可跌的狀態,開始出現反彈或者反轉的需求。MACD金叉開始向上,DIF出現紅柱,代表市場即將發動攻擊,快速線起到助漲作用,買點出現,如再有成交量的放量配合那就如虎添翼了。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一次金叉選股

1、選股條件

1、市場處於上升趨勢,股價由底部開始抬高,而MACD底部緩慢降低。

2、第一次金叉的位置是在第二個底比第一個底低的位置,買點是第二個底MACD金叉的位置。

3、MACD金叉時,成交量要出現溫和放量。

4、買點的空間要和前期壓力位的距離在20%以上。

2、選股原理

市場上升趨勢的個股代表市場環境良好,主力控制市場的能力強,MACD出現底部降低,這說明市場處於跌無可跌的狀態。MACD金叉代表市場將要啟動,成交量放量代表主力資金開始入場。

A股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看一種指標,看懂你就暴富了!

MACD選股注意事項

1、MACD綠柱線時段在0軸以下不要進場

2、沒有周K線配合的個股不要進場

3、當5日與10日均線在30日下方發生金叉時不要進場

4、凡除權(10送5以上)股票,除權前已經放量的,除權後不進場


主力交易員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不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而應該評估現在的行情性質並制定好交易策略! 買賣規則重於預測! 這是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停損單是贏家的法寶,保本是永遠不敗的秘訣。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 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慾、無喜、無憂、無恐懼。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 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 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 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 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 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 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機遇是留給肯下苦功,目光遠大的人的; 留給不受眼前行情起伏震盪,有完全思想準備的人的; 留給有博大的胸襟氣度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優秀的人格魅力的人的。

人們往往對簡單的真理視而不見,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 難度越大的事情,人們往往樂此不疲, 因為它具有足夠的刺激和挑戰性, 而對於簡單的方法,人們往往不屑一顧。

投機市場的遊戲就是一個管理和控制風險的遊戲, 而不是追求利潤的遊戲,

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但這是我的理解,這使我很安全! 盯住止損,止損是自己控制的; 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 其實資本市場的實質就是資本再分配, 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態的較量。

大多數人都要過戰勝自己這一關, 能儘快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才有可能少走彎路! 股票就是“賭博”,玩的就是心態, 贏時要放膽,輸時要捨得放棄。 對行情賺到錢沒啥了不起, 看對行情虧了錢還能不受影響接著下單才厲害。 自己不是輸在盈利能力, 而是死在虧損大了捨不得砍,老是幻想能挺回來。 允許自己犯錯並能控制自己的虧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

戰勝自己很難的, 我覺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開比較現實。 只做自己有把握的行情, 做單不用想的那麼複雜,簡單有效就行。 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合適的方法, 就能在市場活得長久,紀律和心態控制比技術提高更重要。

男兒在世,一諾擲地,自當濺血赴約, 然投機市場,比拼的是放棄的技巧,似不宜過分執著為好。 任何時候忘記了去尊重市場,都會鑄下大錯。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采取什麼樣的戰略戰術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思考創造了人,多想想,想透澈點,盲從會死人的。

任何一種方法固定下來都能最終贏利,只是科學控制倉量的學問。 久錯必對,久對必錯,取長去短,少取長活,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在有成績後可以放棄,而在受到挫折後絕對不可放棄。 因為成功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對做大趨勢者猶為重要)

金融交易的全部---- 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趨勢策略, 加上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 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 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 既然是做趨勢就不應該經常換短線來做, 因為趨勢和短線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樣。 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繼續改善也是很難的, 因為無論如何都有出錯的概率存在。

永遠不要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永遠不要承擔過度的風險。 只要你在入場前確定了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風險, 從原則上來說那就是個好交易。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說起來很容易的一句話, 但是你是否能夠“交易你的計劃”,卻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難執行的。


牢記這十六個字,炒股一輩子也不會輸

無論是莊託放出來的股,還是好朋友介紹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選的,只要堅持"勢在股在,勢增股增,勢減股減,勢走股走"就不會被忽悠。

所謂"勢",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線系統,也可以是某個指標,因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據感覺而沒有實質性的依據吧?當然,這裡是指大多數的交易者,因為大多數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術性的投機套利,個別依據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學,大可不必鑽牛角尖。

有了"勢",何謂"勢在"呢?舉例來說,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線多頭排列之上。

有了"勢","勢在",何謂"勢在股在"呢? 舉例來說,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線多頭排列的上升趨勢時,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趨勢的,難道要炒下跌趨勢的嗎?當然這是在一般散戶在我們A股市場做空不可盈利的情況下。

那麼,何謂勢增股增呢?這就簡單了,上升勢頭越來越明顯,節奏越來越強,上升通道剛開始得角度緩的像爬,隨著運行,角度加大,開始像走,然後跑著進入主升。。。這樣就是一個勢增的過程。操作者隨著最初的勢頭不明顯到越來越明顯,當然是做的越來越膽大,下的籌碼越來越多,即是勢增股增了。

何謂勢減股減,勢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從45°運行到了60°,然後到了75°,最後進入了90°的垂直拉昇,而後轉為75°,60°。,這就是明顯的勢頭減,持股量當然要隨著勢頭的減弱而減了。所謂勢走股走,是上升趨勢從減弱到跌破上升通趨勢時,已不構成持股的最基本條件,即勢在股在,所以當然是勢走股走了。

帶著這十六個字,在勢頭轉多後,果斷介入,在勢頭轉空後,果斷出場。別明明破位了,還在說加倉補倉,瘋狂做多,也別明明確立升勢了,還在看空做空。就輕鬆達到了截斷虧算,讓利潤奔跑的投機高手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