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能培養孩子未來成功需要的各種品質

每天20分鐘的餐桌時間,不僅能糾正孩子的挑食行為,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培養孩子的感恩心理,增加親子感情。

在餐桌上,理解吃飯禮節,傳統的餐桌教育與自制能力有著密切的關聯。餐桌上即使有特別的菜也要等到大人回來一起吃飯,在餐桌前不要只鍾情於一道菜,這種傳統教育不是老掉牙的故事,而是影響著孩子未來的需要受到重視的修養。

如此看來,陪孩子吃飯,可真不是小事!

餐桌上能培養孩子未來成功需要的各種品質

民以食為天,父母對孩子的飲食通常非常重視。可是,小孩子不愛吃飯,是現在很多家長都特別頭疼的一個問題。

其實,讓孩子好好吃飯,營造氛圍也很重要。陪孩子好好吃飯,在吃飯中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愛上三餐。

陪孩子好好吃飯,父母應努力做到以下4點:

*親自示範給孩子什麼是好好吃飯。

爸爸媽媽都在大口吃飯,顯示出對食物的熱情,並乾乾淨淨吃完整碗飯,孩子看到父母吃的乾乾淨淨,也會養成不挑食的習慣,把飯菜吃光。

*注意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

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文明、儒雅的用餐習慣,這是保證孩子將來在社會規範上的適應,人際互動上的和諧,以及各種條件下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

*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珍惜每一粒飯,每一葉菜;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知足常樂,珍惜今日生活來之不易。

*在餐桌上,多多地關心孩子。

和孩子進行愉悅而平等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愛,進而拉近父母和孩子心靈的距離。

餐桌上能培養孩子未來成功需要的各種品質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一個好家長勝過一百個好老師。但是,中國的家長很少意識到這一點。從現在開始,家長們每天抽出20分鐘來陪孩子好好吃飯吧,父母多一點陪伴,孩子的未來就多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