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海門玻璃廠發展史(上)

漫談海門玻璃廠發展史(上)

▲始建於1922年的耀華玻璃廠主廠區歷經八十餘年 於2005年拆除(照片來源:LandGlass的博客),照片於本文無關,僅為配圖。

台州地區的玻璃品製造業,始源於黃岩縣路橋鎮。一九三七年起名躍華瓶廠,抗戰爆發,日機瘋狂轟炸,廠房夷為平地。一九四二年溫州人張文光在路橋後於地方重建光明瓶廠(後曾易名光華、晶光、成康等)。

抗戰勝利初期,因路橋運輸不及海門方便,路橋後於人於立本,於積章和洪家下管村管平杏等人,把瓶廠遷到海門(現海門電影院對面),租用陶元康酒醬園房子作廠房,改名振業玻璃瓶廠。

漫談海門玻璃廠發展史(上)

▲狄家裡(現中山路與育才路交口處),照片:里長

一九四七年廠址遷到狄家裡(現中山路與育才路交口處),並建造了七間小屋,又改名振興、大成瓶廠。

一九四八年底(農曆),我解放大軍直抵長江,管平杏欲將工廠財物外遷,因被工人發現阻止未遂。企業由於經營蕭條,出現連續虧損,工資發不出,老闆無能為力,宣告歇業。

一九四九年失業工人生活無著,工人許仙順、邱兆法等人在原海門區委工作隊陳由漲等同志的啟發幫助下,召集工人合夥集資,組織工友料瓶習藝社,並向資方借用廠房、設備、工具、碎玻璃、木炭,職工每人投資三個月以上的工資,推薦許仙順為企業負責人,邱兆法分管技術,從而,企業得以挽救,當年恢復生產略有利潤。

一九五二年四月瓶社交還老闆管平杏,改名海門玻璃瓶廠。一九五三年經營日趨好轉,老闆管平杏攜帶企業資財奔走上海,工廠無人管理,企業又一次陷入困境,靠工會領導進行生產自救半年之久,工會主席許仙順負責企業的全盤工作。

漫談海門玻璃廠發展史(上)

▲第三排居中:李思明(本文作者),二排左一:鮑衛君(本文照片提供者),二排左四:喻小平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稱公私合營海門玻璃瓶廠。一九五七年廠址遷愛武路68號(現工人路3號)。一九五九年四月改為公私合營海門玻璃廠。一九六六年十月改名地方國營海門玻璃廠。一九七八年八月改為黃岩縣海門玻璃廠。一九八一年一月政稱浙江海門玻璃廠。

創業之初,廠房設在破爛不堪的茅棚、祠堂裡,是一家手工作坊式的私營小廠,設備極其簡陋,只有七根吹瓶的鐵管,二副模具,一座用海塗泥磚砌成,只有一隻酒刁甏位的老虎爐,因柴爿作燃,爐溫低,故原料採用碎玻璃,日投料量僅100~150市斤,碎玻璃大多是向台州各縣收購而來的,產品質量差,人稱“麻皮燈罩歪嘴瓶”,企業所有資金不過600~700元,日產值不到70元,利潤甚微。

一九五二年四月,原大成瓶廠改名為海門玻璃廠後,登記資金2530元,為合股企業。直到一九五五年底、企業總資金3804元,其中流動資金1960元,固定資金1844元,虧本849元,負債3000元,產品品種八個:煤油燈罩、糖果瓶、藥水瓶、酒瓶、煤油燈臺、小口瓶、茶杯、蒼蠅瓶。這些產品主要靠農民肩挑臺州各縣和寧波、紹興一帶代銷。

漫談海門玻璃廠發展史(上)

▲描花車間操作工(本文照片提供者:鮑衛君)

一九五O年職工只有十五人,其中師傅七、八人,有來自上海、溫州的。建廠初期,工人進廠當學徒,首先要與資本家簽訂合同(工人稱它為賣身契),一旦言語難懂,誤了工作,工頭就用火紅的鐵管朝學徒身上打,每天做工“兩頭黑”,還

要給老闆倒茶、盛飯、帶小孩、夜裡睡在稻草上,一張床二人睡,夏夜無蚊帳,一支蚊香折斷燃,還要害怕抓壯丁。

學徒進廠先關模子(制瓶的模具)六年,工作與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每天生產時間十二~十六小時,從投料到吹制、加工、包裝“三班倒”,即燒料時間工人加工玻璃瓶,料燒好又上爐臺吹制。

工人們每天干得精疲力盡。夏天沒有降溫設備,老虎爐與退火爐咫尺相對,外面烈日烤得人地冒煙,爐前面對烈焰熱浪滾滾,工人經常昏倒在爐臺。到了雨季,爐前屋外水汪汪。

漫談海門玻璃廠發展史(上)

▲刻花女工(本文照片提供者:鮑衛君)

當時工人中流傳著這祥一首歌謠,“抬頭碰棟樑,低頭對火坑,每逢下雨天,爐前成汪洋。”

初期,老闆付給工人的工資用棉紗、黃金(?)、米三種方式支付,報酬分為三檔,工頭每月三擔至三擔半大米,工人二擔至二擔半,學徒二斗。停爐不發工資,膳食自理。

開工生產期間,由資方供給膳食,每餐保持四菜二湯。若超額完成生產,資方當天晚餐好菜好飯招待工人。因工廠生產工期時斷時續,年產時間只有5-6個月,工人常被解僱,另謀生計。

為了生活,工人常在玻璃碎中拾鐵銅頭碎換錢買米,到南門河摸螺螄作菜,工人中流傳著一曲血淚悲歌:“吹瓶鐵管兩頭通,日日吹瓶日日空,工人一年吹到頭,討不起老婆一世窮。”

資本家消極經營,工廠產品質量低劣,資金拮据,業務不振,工資無法兌現,工人情緒低下。加上洋貨充斥市場,物價飛速上漲,民族工業發展艱難,時上時下,瓶廠處於奄奄一息之中。(未完待續)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END---

【文字:李思明《從陋巷走向世界--海門玻璃廠發展史略》,來自《椒江政協文史資料第7期》】

【圖片:鮑衛君、LandGlass的博客】

【感謝:椒江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感謝:椒江區民協】

【“道臺裡20000+”爆文

★★大暑船出海全過程(多視頻)

★★東山頭有家神奇醫院,五行代醫,有留學博士,也有赤腳醫生

★★日本飛機墮葭沚,大將命喪椒江

★★萬濟池的真正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