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人自從退卻皮毛,從原有的樹上爬到劃時代的地上走,悲觀主義的基因就像種子嵌入泥土,深植於人的意識,並隨著人的進化而生根發芽。人在樹上無憂無慮的做猴子時,肚子餓了伸手一摘就有吃的。而雙腳站立,在地面上行走時,人困頓的在茫茫四野中艱難爬涉,在恐懼中追尋能勉強填飽肚子的下一頓晚飯。在這種不確定性的煎熬中,人練就了悲觀的本能,然後悲觀進一步凝結成深沉的焦慮,使其像火一樣灼燒人敏感脆弱的神經。

其實焦慮是一種好情緒。它比任何勵志雞湯都有效,它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突然降臨到你身上,像魔鬼一樣在你耳邊低語。於是你中了詛咒,你的胃開始抽搐,呼吸開始急促,情緒開始失控,理智開始破碎,你迫切的想要做些什麼去破除焦慮帶來的四面楚歌悲慼感。

因為焦慮,人才衍生出堅定的行動。人類出於對雨季的焦慮,所以才發明了第一把雨傘,才有了下拉刷新功能,出現了永不停止更新的朋友圈。焦慮如氾濫的洪水,將每個人裹挾其中,於是人的情緒總有某種揮之不去的粘稠,泥濘,那感覺就像被水噴溼的棉被。有本有意思的書叫《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即使你是成年人也值得讀一讀,它會改變你對世界的認知。

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我們的世界是概率分佈在一瞬間傾灑而下的結果。世界瞬息萬變,永恆的概念著實是一個笑話,所謂的‘實體’說法更是不合時宜。一個篤信天圓地方的孩子,他對世界的認知會被現實無情的擊潰,他不得不踉踉蹌蹌的接受,世界根本沒有確定和永恆這種說法,變化才是世界的主旋律。於是面對模糊不清的未來,面對混沌激盪的不可知,面對劇烈得無法捉摸的變化,悲觀的本性才不會凝聚出慘淡的愁雲,內心才能更少波瀾,更能平和的接受不確定性。

我喜歡跑步,我的步伐比誰都多,這意味著我的焦慮比他人更厚重。行動是緩解焦慮的特效藥,我知道邁出步伐前的世界和邁出步伐後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但我能確定,我一直在跑,這股確定,讓我內心感到無比安寧。沒人願意品味焦慮的苦澀,儘管悲觀和焦慮無法褪去其令人反感的灰暗色調,在它們殘酷的面龐背後其實透露出部分真理,你還有值得守護的價值,你還有害怕失去的擁有,你還有對未來的期盼,只有一窮二白並對未來心如死灰之人才不會有悲觀和焦慮。

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說,除了得到就只有得到,他沒什麼好害怕的。而真正的焦慮一定是你擁有一點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之後才引發的。例如有了相愛的伴侶,卻擔憂其離去;有了可愛的孩子,卻擔憂其成長;有了良好的平臺卻擔憂其穩固;有了豐厚的收入卻擔憂其持久。所以我們不在這裡悲觀,就會在那裡焦慮,原因在於我們在哪裡多多少少都有些值得牽掛的東西。

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無論是要維繫曾經擁有,還是要創造未來期盼,人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行動。而行動與現實產生摩擦,由此又產生新的焦慮。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喜歡從一個極端擺向另一個極端,人既會悲觀消極,又會過度自信,所以孔夫子才不願其煩的倡導‘中庸之道’,人很多悲觀焦慮正是在行動中過分自信,由現實與想象間的巨大差距導致的。

人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又無法兌現,於是悲觀焦慮油然而生。有這麼一個例子,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系教授道格拉斯.肯裡克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他剛上大學時,發現校園裡的女生美麗動人,再加上年輕人著裝大膽奔放,他簡直就像看到一大群在海邊沙灘上沐浴陽光的泳裝美女。但他的室友大衛卻說,學校裡的女生都是恐龍,這讓肯裡克大惑不解。後來他到大衛的宿舍玩才明白,大衛在宿舍中貼滿了《花花公子》封面美女的巨幅彩照,那些不僅是萬里挑一的美女,而且拍照的攝影師通過各種心機,設計各種誘人姿勢,排除一大堆照片後,才海底撈針似的挑出幾張作為封面,大衛的失望來源於幻想和現實的反差。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內心會對自己做虛妄的高估。很多女生喜歡用各種美顏加PS為自己妝點出美得失真的照片,做多了後漸漸迷糊現實與虛擬,還真以為自己就是PS照片中的大美女,加上沉浸在韓國長腿歐巴,霸道總裁的言情劇裡,把劇本當生活。當以這種虛幻的妄念審視真實的生活時,必然會感受巨大的落差和不適應,於是悲呼“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對真實的現實愛情充滿了失落感。

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不僅是女人喜歡用美圖秀秀,男人的內心更有抹不去的‘美圖秀秀’。‘自大’始終是男人的通病,即使只要低頭一看就能發現自己多麼’渺小’,但男人對此卻絕不承認,就像很多男司機總以為自己是舒馬赫。我也曾深深的吃過自大的虧,我做內容創業,開始以為自己的課程一定會受到用戶的追捧,在課程設計中急於求成,還沒錄製課程時就自以為用戶一定會喜歡,於是在課程設計還處於半拉子時就開賣,而且還貼出199的高價,自以為用戶會趨之若鶩。冰冷的現實很快就甩我幾巴掌,課程掛在網上根本無人問津,門庭冷落到連只蒼蠅都不願意飛過來,於是心情憂鬱,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好在我還有點自知之明,趕緊把價格改成一元,並踏踏實實的去做課程設計,經過一番艱苦的折騰,這才慢慢的贏得一些客戶的光顧。

當人越來越成熟,眼界越來越寬闊時,就越知道自己的能力侷限。這時人就越謙遜,越有敬畏之心,就不會再懷有不切實際的奢望,這時人才會變得豁達起來,反而對未來,對社會不再那麼悲觀。一個樂觀的人才會相信未來會是風調雨順,由此他才不會把有限的種子吃到肚子裡,而是把它們種入土中,並期待未來的豐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生活不但比過去更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變得越來越好,這個精彩的時代值得我們全情投入。

即使再肥沃的土壤,不播種也沒收穫,同樣即使時代再開明,不努力,一樣沒成就。所以我提倡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所謂’樂觀‘就是堅信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我們的努力會大概率的得到良好的回報,所謂’消極‘是指懷著謹慎的姿態,不驕不躁,一點一滴的去積累,絕不指望畢其功於一役。’消極‘就是要看到,在無現長的時間裡,變是常態,不變是非常態,在有限的時間裡不變和漸變是常態,鉅變是非常態。於是’消極‘和’樂觀‘為一體兩面,我們看低一兩年內的收益,但看高五六年後的成長。樂觀讓我們相信種下的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消極‘的心態提醒我們,唯有細心呵護,種苗才能茁壯成長。

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消極的樂觀主義者是個獨特的兩面派。在精神層面他堅信自己終將得到理想的結果,但在現實層面確相當謹慎,因為他覺得變數過多,因此必須未雨綢繆,為了應對各種意外就必須做好“深挖洞,廣積糧”,做好力量上的提升或資源上的積累。孫子兵法在《勢篇》中提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這裡的“奇”讀”ji”,也就是“奇數”的奇,意思是多的意思。而厚黑學看多的人總以為“奇”是陰謀詭計,歪門邪道的意思。這句話的本義是:作戰要在正面把兵排列好,陣型整齊,合乎法則,此為“正”,如果相比於對手,你有多餘的兵力,這樣你就能贏,此為“奇”。

我們對“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戰役總是記憶尤深。例如三國演義裡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只有稀少的東西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這些戰役之所以突顯就因為它們實在太少。人類有史以來打過幾百萬場戰役,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屈指可數,戰爭的勝敗就取決於雙方實力的強弱。拿破崙在他最輝煌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靠的就是兵力多而取勝。當時拿破崙對陣俄奧聯軍,由於雙方兵力不相上下,因此雙方陷入膠著狀態,誰也壓制不了對方。此時拿破崙發現手下貝爾納多特還握有一支完整軍隊,而對方軍隊已經全部投入爭鬥再也沒有多餘的力量,於是這支多餘軍隊讓勝利的天平向拿破崙傾斜。

這個例子表明,絕大多數名垂千史的事業,靠的是強大的力量而不是走偏門抄近道的“奇謀詭計”。為人處世成功的第一要素是走正道,不要老想著兵出險招,特別是在未來非常光明的時候。樂觀的人相信積累的力量,一點一滴的培養自己的能力和資源,他們相信自己的投入和積累能等到花開果落的時刻。而悲觀的人覺得差距太遠,一步一步走肯定來不及,於是費勁心機抄近道,想一口吃成胖子,卻意外的把自己給噎死。

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很多人樂忠於“彎道超車”,殊不知這種情況下總是車毀人亡。在F1方程式比賽中,超車很少出現在彎道,彎道超車技術難度大,風險係數高,實在得不償失,因此超車都在直道,只要車的性能好,車手技術好,在直道上踩一腳油門就過去了。再看中國經濟超越德國日本,哪來什麼“奇謀妙計”,不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個中國人日以夜繼的努力工作,各項工業指標穩步上升,埋頭專研科技,老老實實的做實驗搞生產。而歐洲和日本大部分人在享清福,想少做事情多拿錢,他們躺下不動,我們進步直追,中國經濟的超越靠的是一步一步的趕上去的,哪來什麼“彎道超車”。

當我們樂觀的認定一個光明的未來,堂堂正正的打正規戰,能力不行就提升能力,再儘可能的應用互聯網等新工具的輔助,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年輕時好好讀書,畢業後努力工作,有錢就理性投資,不懶惰,不懈怠,致力於不斷的學習提高,當能力提升後,讓自己步入高價值行業,獲取豐厚的物質回報是完全可能的。“出奇制勝”更多是一種臆想,有陽光道你不走,偏要繞道獨木橋,因此而走不穩落水裡淹死是大概率事件。

樂觀主義者有耐心,悲觀主義者有焦躁。在無限長的時間裡,變是常態,不變是非常態。但在有限的時間裡,不變和漸變是常態,鉅變是非常態。樂觀主義者付諸努力後,雖然在短時間裡看不到大效果,他也能平和的接受。而悲觀主義者剛把種子買入土裡就急不可耐的抱怨為何不馬上開花結果。世界的運轉逃脫不了慣性,它的變化是逐漸的,理解這一點,做事就曉得積累效應,就不會狗熊掰棒子,一件事情沒做好就想著變,以為變了後餡餅就會從天上掉下然後砸到自己頭上,即使真是如此,沒有積累的人,只會被掉下的餡餅砸暈,根本沒有能力接住。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整天神神叨叨不務正業,看到有人鬧革命,便以為自己時來運轉,豈不知自己恰恰在革命中掉了腦袋。

新時代制勝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做一個消極的樂觀主義者

實力派獲勝是常態,機會主義者獲勝是非常態。試想想巴西和中國踢足球,誰會贏?在任何比賽裡,通常是實力更強的一方獲勝,爆冷門相當少。中國與巴西對戰,實力差距太大,中國能用什麼”奇謀詭計“取勝呢。瞭解社會,瞭解未來,相信未來有的是機會,所以最好的策略是靜下心來,做一個實力派,如此成功的幾率要大很多。

新時代的制勝之道不難,做一個樂觀派,規規矩矩的積攢實力,不走無謂彎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