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格格:同樣是做菜,爲何兩版紫薇的區別這麼大?

看過《還珠格格》的人,應該都對紫薇取菜名的場景難以忘懷吧?在經典版《還珠》裡,這一段的分量很重;而新版《還珠》中,雖然沒有紫薇取菜名的情節,但也有很多紫薇做菜的鏡頭,可為何兩版給人的感覺有很大區別呢?

在經典版中,並沒有太多“紫薇下廚”的戲份,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微服出巡時的那次野餐。不過,那段戲的重點並沒有放在“做菜”上,而是放在“給菜取名”上了——換言之,它想突出的不是紫薇的廚藝,而是紫薇的才華。

還珠格格:同樣是做菜,為何兩版紫薇的區別這麼大?


而在新版中,體現紫薇廚藝的情節處處皆是。

她會做玫瑰餡的羅漢餅,會做陽春麵,會做餃子,還會做許多其他的小點心,連那些男人們都叫她“大廚”。這一版的紫薇,她最大的特點不是才華橫溢,而是精通廚藝。

還珠格格:同樣是做菜,為何兩版紫薇的區別這麼大?


這樣一對比,會發現兩個紫薇的區別,其實是編劇理念的區別——經典版中,編劇是按照才子佳人的模樣來給紫薇定位的,所以把紫薇塑造成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而新版中,編劇想要讓紫薇接地氣一些,所以把她塑造成了一個溫婉的小廚娘。

經典版的紫薇格格是我心中永遠的白月光,不過各花入各眼,每一版的紫薇都有不同的特點,這沒有好壞之分,而是編劇在不同的時代,賦予“紫薇”這個人物的不同意義。

經典版的紫薇,她的廚藝大概不比金鎖和柳紅高,她給人一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感覺,好像她的手就是用來拿筆的,我們似乎很難想象她圍著鍋臺爐灶的模樣。

還珠格格:同樣是做菜,為何兩版紫薇的區別這麼大?


我們可以看到,經典版裡,體現紫薇才華的情節數不勝數——紫薇替小燕子背詩、紫薇給菜取名、紫薇做“送老鐵”的詩、紫薇在聚賢大會上對對子、紫薇為容嬤嬤做“不打詩”……

除了“不打詩”以外,其他的情節在新版中都被刪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體現紫薇廚藝的內容。

還珠格格:同樣是做菜,為何兩版紫薇的區別這麼大?

新版中,有一個鏡頭是紫薇向皇上一一介紹自己會做什麼餡的餃子,她念著“豬肉大蔥、茴香肉”這些名稱時,讓人感到,這個紫薇是個有煙火氣的女子。而經典版的紫薇,則很難想象她一本正經地討論“豬肉大蔥”的樣子。

還珠格格:同樣是做菜,為何兩版紫薇的區別這麼大?

這樣一看,其實兩版的紫薇是兩種不同的形象,一個更有仙氣,一個更接地氣。也許,這就是不同時代塑造出的不同形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