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計程車!

繼“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10個月之後

3月21日

“美團打車”在上海上線運營

司機端打出口號“月入2萬不是夢!”

上線僅3天

日訂單量突破30萬單

累計服務乘客超220萬人次

別了!出租車!

滴滴迅速反擊

一連幾天給乘客送“福利”

同時開拓外賣市場

4月1日

“滴滴外賣”在無錫上線

“承諾騎手月薪保底1萬元”

別了!出租車!

美團滴滴的補貼大戰

讓消費者再次體會到超低價打車的實惠

想當年滴滴快的優步的補貼大戰

還歷歷在目

但隨著滴滴收購優步

一家獨大後

打車價格卻越來越貴

在部分一二線城市

滴滴快車價格已和出租車不相上下

甚至調價2、3倍

後來出現的

首汽約車、易到用車、嘀嗒出行

都沒有改變滴滴的壟斷局面

乘客打車難,打車貴

司機不願跑單,掙不到錢

用戶體驗越來越差

加上前段時間曝出的大數據“殺熟”

更是把滴滴推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別了!出租車!

美團滴滴戰火正酣

其它互聯網巨頭也要來一分出行市場的蛋糕

近日

高德地圖推出順風車

沉寂已久的嘀嗒拼車發動新攻勢

易到也開始免佣金

今天(4月3日)

攜程對外宣佈

攜程專車已於3月底獲得天津市“網約車牌照”

別了!出租車!

對此

網友普遍表示支持競爭

別了!出租車!

別了!出租車!

為什麼互聯網巨頭會在此時

選擇加入網約車大戰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網約車市場似乎已經到了“摘桃子”的時候了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佈的《網約車App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後一週,網約車App市場滲透率為14%,市場規模超過1.4億人。其中,滴滴出行憑藉12%的高滲透率成為第一梯隊的App,每100個移動互聯網民中就有12個是滴滴出行的用戶。

龐大的市場,近在咫尺的盈利期待,巨頭自然都想分一杯羹。換句話說,當滴滴花費九牛二虎之力,燒掉百億美金完成市場擴展,用戶教育之際,伸手摘桃子的來了。

滴滴佔據90%以上份額的市場,但並沒有建立起足夠深的技術壁壘,社交媒體上對於滴滴的吐槽隨處可見。此時進入市場,或許是最佳時機。

別了!出租車!

但在高額激進補貼之下

一些不規範經營的現象頻頻出現

市民在享受價格優惠的同時,也時而發現自己用平臺打車軟件叫的車司機聯繫電話與平臺軟件顯示並不一致,但車型、顏色、車牌號末尾三位數字又相符合,只是平臺軟件顯示的車籍地“滬”,變成了“皖”“贛”等外省代碼。這其中,有近4成比例的網約車是這種情況。這就是平常說的“馬甲車”,是“黑車”的一種表現形式。

相關規定明確,打車平臺軟件公司對在其平臺上註冊登記的網約車輛及駕駛員是否有營運資質有審查義務,並不得向不具備營運資格的駕駛員或者車輛提供召車信息服務。

此外,獲得上海市網約車相關經營許可證件的打車平臺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將註冊車輛及駕駛員的相關數據接入本市行業監管平臺,接收交通管理部門監管。但截至記者發稿,“美團打車”平臺的數據仍未接入。

與此同時,在日常執法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利用平臺軟件從事非法客運的現象有擴大趨勢。據統計,自3月21日以來,全市交通執法部門累計查處利用網約平臺從事非法客運案件211件,其中“滴滴”平臺148件,“美團打車”平臺63件(數據截至4月2日)。

4月3日,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在虹橋機場T1航站樓、虹橋機場T2航站樓、虹橋火車站等共14個執法點開展了代號為“天網2號”的網約車非法客運專項整治行動。

累計查處利用網約平臺從事非法客運的案件37件,其中“滴滴”29件,“美團”6件,“神州”1件,“嘀嗒”1件。按照有關規定,違法駕駛員將面臨罰款10000元,暫扣駕駛證3個月的行政處罰。如果第二次被查處的,執法部門將對其罰款30000元,暫扣駕駛證6個月。

此外,市交通委執法總隊還將定期將查處的網約車非法客運違法當事人信息錄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誠信減分,進而影響其在上海享受相關公共服務的限制。

今後,執法部門將繼續組織街面清掃,嚴查網約車輛非法客運行為。

別了!出租車!

對於網約車行業來說

未來的競爭必然體現在

用戶體驗、調度效率、安全保障等

看不見的領域

互相燒錢跑馬圈地的粗放式競爭

早已不合時宜

補貼不可能是企業的長久生存之道

那麼網約車未來將何去何從?

建議統一處罰標準,獎懲並舉

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車改革首席專家徐康明:

目前,網約車業態中是“一家獨大”的局面。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有更多的企業進入是一件好事;但是,儘管美團高調進入,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儘管,採取低於成本的“高補貼、低抽成”的“價格戰”打法,在競爭初期會帶來市場份額的明顯上漲。但是,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時財務上也是不可持續的。

無論是早期的滴滴,還是現在的美團通過大幅補貼來吸引乘客和司機的做法,其實已經對巡遊出租車業態、巡遊出租汽車的從業人員以及合法合規的網約車企業都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從行業監控的數據來看,一些如北京之類的城市中,在過去幾年中,巡遊出租汽車從業人員的收入下降了30%左右,目前行業總體發展處於一種“困境”。

特大城市的出租車經營,還是以公司化經營為主導的形式。因此,法律法規對網約車的震懾力比較小。從目前的形式來說,對於政府部門來說,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從過去對非法網約車的打擊會造成一定程度“打車難”的擔憂,應該向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上轉化。對這些非法經營的企業、個人進行打擊,同時採取多措並舉的方法來遏制網約車的非法經營的行為。

當前,政府運輸管理部門的能力和手段已明顯不符合現狀,政府監管部門還是過去管理傳統巡遊出租汽車的配置,與當前網約車業態以衝擊政府監管機制來擴大規模的形勢形成了矛盾。政府部門應該儘快出臺相應的法規並強化政府部門的監管手段,以制止平臺企業大舉非法運營的行為。

建議對採用無車輛許可和從業人員許可的平臺要採用統一處罰標準。上海要抓緊立法程序,制定除罰款以外更具有震懾力的處罰舉措制止非法運營。同時要對合法合規的巡遊和網約車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實施獎勵性舉措,如增加巡遊出租汽車指標等。

考慮政府持有,平臺競爭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黃少卿:

“實際上,滴滴和美團都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局面。”之所以滴滴“迎戰”,是因為互聯網經濟講究的是“贏家通吃”,即只有用戶量越大,當超過盈虧平衡拐點時,企業才能獲利,這也就是滴滴一開始要吞併優步、快的,不斷燒錢拉人頭的原因。

如果贏了,就能借助平臺上規模經濟的支配地位,在城市客運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定價“話語權”。因此,滴滴和美團都需要爭奪市場份額來實現一家獨大。即使美團深知,通過大規模補貼快速獲取的用戶其實是“偽用戶”,但此時的美團不能撤,除非一直補貼下去,並保證充足的司機,否則用戶很容易流失。

網約車行業的一大特點是重運營、輕壁壘,新興勢力只要有流量和資本,就可以進入。對美團而言,運營和技術是輕車熟路,出行也可以作為自家吃喝玩樂業務上的補足,成為生態鏈的一環。美團打車入局網約車,有助於促進行業的良性競爭。

曾經滴滴、優步、神州、易到、首汽補貼力度都不比今天的美團小,但都逐漸放棄了補貼之路。因為在競爭中,大家都逐漸意識到,如何實現訂單密度和運力供給的匹配平衡更為重要,核心是運力調度和市場交易設計的能力,是安全保障與服務水平的提升,這不是靠補貼就能夠解決的。

換句話說,規模經濟大,並不意味著平臺的效率更高。價格戰隱患不小,會引來眾多投機者,導致司機團隊良莠不齊,還容易混入違規的外牌車輛和非滬籍司機,並滋生人車不符、套牌、刷單等亂象。企業將過多精力和財力放在價格戰上,難免對安全、服務等環節放鬆要求。

低價競爭會帶來低服務、高風險等問題,拉低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燒錢”難持久,補貼取消後,服務若跟不上,乘客會用腳投票。對網約車行業來說,加強安全保障、提升服務水平、合理調度運力,才是核心競爭力,這些都不能靠補貼解決。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給出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將其變為公共事業,成為平臺的實際擁有者,允許各個叫車平臺都可接入,但車輛、人員接受公開監控。而平臺則根據自身的算法優勢在客運業務上進行競爭。同時,各個平臺接受政府的監管,比如規定網約車價格不能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的百分之多少。

政府要做的就是為市場劃下一道紅線,從而保證整個市場有序健康的發展。

就在美團、高德和滴滴撕殺慘烈之時,就傳來大消息:南京超3000輛出租車退租停運!相當於每4個出租車司機就有1個不幹了!

南京出租車司機不幹了!大量出租車集體退租停運,中央北路附近擺滿出租車,一片狼藉!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雨花臺的停車場直接被停滿,全是退租停運的出租車,代表資格的車頂已全被拆除。

浦口、堯化門、銅井、周崗、岱山

,到處停放著大量退租車,出租車公司還想掩人耳目,用黑布蓋了起來。

南京,2005-2015年出租車“份子錢”平均7200。何為“份子錢”,出租車司機每個月要上交的血汗錢。

關鍵是,面對流失,出租車公司並沒有想著如何變革。反而是寄希望於降低“份子錢”來挽留司機。

有位出租車司機稱,開出租車每天一睜眼就欠錢,心理壓力大,一天都不敢休息。後來果斷退租,開起了網約車。現在每個月的純收入差不多有1.2萬~1.5萬元。

出租車的份子錢時代,在網約車衝擊下,已經駛向了末路

別了!出租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