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也是有力量的|心理諮詢

逃避也是有力量的|心理諮詢

圖文 | 心之愛

逃避也是有力量的|心理諮詢

逃避也是有力量的|心理諮詢

小雅生活在一個衝突不斷的家庭裡,她聽著各種衝突長大。

爺爺與叔叔之間……

父母之間……

父母與爺爺奶奶之間……

印象中,大人們的衝突每時每刻都在。在小雅的記憶裡,恐慌和無助總是佔據著主導地位,無處不在的家庭衝突也讓她的身體裡留存了應對沖突的方式。為了維持心理的平衡,小雅長大後儘量迴避著人際衝突。與朋友相處時,她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以致於朋友們不相信她得了抑鬱症;與家人相處時,她把鋒芒藏起來,卻經常偷偷地生悶氣;與同事在一起,大家的一個眼神、一句不經意的話都能引起小雅的警惕……她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謹慎地向別人展現著自己,只怕衝突會出現在自己面前,讓自己痛苦難堪。最近,小雅的狀態還有個新變化:她無法面對自己的心理衝突,害怕做出各種選擇,在複雜的內心活動中游離,她不怕自己做錯了決定,只是那個做決定的過程讓人太過痛苦,她想逃離一切選擇,就像逃離所有的衝突一樣。

其實小雅知道,逃避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除了逃避,她實在找不出更好的方法。一次諮詢過程中,諮詢師試圖請她看到自己一直排斥的“逃避”也有積極的一面。

諮詢師:當你選擇用逃避面對問題時,那個時刻你在想什麼?

小雅:逃避之後,我就不會感覺到不舒服。

諮詢師:這種不舒服如果表現在身體上,最有可能會是哪裡?

小雅:這兒……(她指著自己胸口的位置)

諮詢師:如果這兒會說話,它會說什麼呢?

小雅:憋得難受,覺得自己很委屈,還有些揪心的感覺,也許是害怕。

諮詢師:當難受、委屈、害怕,心被揪著的時候,你就選擇逃避。

小雅:應該是這樣。我知道這樣做不好!

諮詢師:有什麼不好呢?

小雅:在很多人看來,直面問題會更好!

諮詢師:可你不是很多人中的一個。你是小雅!

小雅:我……(掩面哭泣)我知道不好,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諮詢師:其實你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

小雅: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諮詢師:我的意思是,你的逃避,它是有力量的,一定程度上,它保護了你,使你看上去不至於那麼糟糕。

小雅:可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在上面的對話中,諮詢師試著讓小雅看到:逃避,是身心開啟的一種自我保護狀態。選擇用“逃避”應對問題的人,並不是處在全然無助的狀態。相反,在找不到任何方式代替的時候,“逃避”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保護了小雅,使小雅的自我成長沒有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有時候,表現在來訪者身上外化的行為或者一貫的應對方式,也許它們的確讓來訪者的社會功能受損或喪失,但它們不是絲毫沒有意義。比如,面對一個過度使用網絡輟學的孩子,父母會覺得無望甚至產生了諸多對孩子的不接納,諮詢師與來訪者的父母一起工作時,邀請父母看到行為背後深層次的意義——孩子用過度使用網絡把自己保護起來,與父母和外界隔離,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所以,過度使用網絡和輟學就不再是我們成人眼中的“習慣問題”或“教養問題”那麼簡單。只有這樣,心理諮詢師和父母才能走近孩子,也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

總之,在心理諮詢室裡,諮詢師要透過這些看似糟糕的行為,促使個案挖掘自身的積極資源,藉助心理復原力喚醒自己的能量,真正實現“助人自助”的目標。

逃避也是有力量的|心理諮詢

——————————————

心之愛 |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