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心理諮詢

哭,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心理諮詢

圖文 | 心之愛 (本訂閱號第309篇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哭,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心理諮詢

哭,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心理諮詢

“有時候這裡堵得發慌。”8歲的騰騰指著胸口對我說。

“發慌的身體想對你說什麼呢?或者那個時候你想做些什麼?”

騰騰的眼睛開始泛紅,臉部努力揚起,眼珠骨碌骨碌地轉著,他在努力阻擋自己,不讓眼淚流出來。

我默默地看著他,那一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又怕不合時宜擾亂了他內心的能量流動。

過了兩分鐘,他“成功”把眼淚憋回去。

“我看到,你的眼淚想出來,好像它又不能出來……”互動中我跟進著自己的觀察。

他的眼圈又紅了,再一次將臉部揚起,眼珠快速轉動,眼睛不停地眨著……

“如果你覺得這樣舒服,就允許自己停留在舒適的狀態裡;如果覺得累了也可以試著閉上眼睛……”

1分鐘後,他緩緩地閉上眼睛,眼淚快速湧出,流到臉頰上。

他睜開眼睛,不好意思地看著我。

“感覺舒服一些了嗎?”

他努力地點點頭!

在騰騰的生活裡,哭是丟人的事情,是不被允許的。騰騰的爸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騰騰的媽媽說“哭解決不了問題”,他們說的不無道理,卻不能滿足騰騰的內心需求。在騰騰小小的內心裡,他需要一個抱持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讓他的情感自然流動。比如每一次,他想哭的時候,允許他哭出來。讓他知道:哭並不丟人,哭並不意味著自己不好。

哭,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心理諮詢

與兒童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家長對於孩子的哭是沒有接納度的。有一種可能是: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自己就很焦慮。在內心深處,我們以為哭是孩子脆弱無能的表現,我們怎麼會允許自己養出一個脆弱無能的孩子呢!一定程度上,哭代表著養育的失敗。如果這樣說,“不允許孩子哭”是家長的需要,是家長安撫自己內心焦慮的需求,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哭的本質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哭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孩子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生長的過程中,如果覺得不舒服,每個人理應有哭的權力。所以,哭這個行為對應了我們人類情緒的表達,它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而且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小實驗,看看眼淚的功效。心理學家對電影院處於情緒狀態下的眼淚蒐集之後做了實驗,為了讓結果更有說服力,他們還蒐集了人在切洋蔥時流下的眼淚。實驗結果顯示:電影院情緒狀態下的眼淚中含有茶酚胺,而它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

從這個角度講,情緒到來,我們找不到合適的表達通道時,眼淚無疑是一個有效的通道,如果我們人為地堵塞住,相當於埋下了健康隱患的炸彈。所以,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接納眼淚對情緒的表達,一定程度上也是接納了自己。

哭,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心理諮詢

—————————————— 心之愛 | 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