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你的錯|心理諮詢

這不是你的錯|心理諮詢

圖文 | 心之愛 (本訂閱號第303篇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這不是你的錯|心理諮詢

此時此刻,Seddy淚流滿面,她把頭深深地埋在雙手之間,漂亮的眉毛擰在了一起,痛苦讓她不能睜開眼睛抑或是不敢睜開眼睛,她就這樣說著“如果自己不這樣就好了!”的話。那一刻,我從她身上解讀到深深的愧疚、自責。她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小孩子,為自己的罪惡承受著理應到來的懲罰,卻不想懲罰已經殃及到她最愛的孩子。因此,她為自己沒有做好一個母親而再一次深深地譴責自己。她似乎有流不完的眼淚、說不完的話,而所有這些都因罪惡感和愧疚而來。

“Seddy,這不是你的錯!”

“不,我無法原諒我自己!”

“Seddy,看著我的眼睛,聽我說,這不是你的錯!”

她緩緩地睜開眼睛,無力地看著我。我盯著她的眼睛,又重複了一遍“這不是你的錯!”這一次,她似乎有些被觸動,眼睛裡有淚光在閃動。也許,她一直在等一個人,親口告訴她:“這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心理諮詢

“這不是你的錯”是一句帶有“魔力”的話,當它帶著諮詢師的真誠和力量穿越至來訪者的內心,來訪者內心的罪惡感和它之間會發生一些神奇的化學反應。比如Seddy,她以為自己鑽進了一個死衚衕,事情不會再有任何的轉機。每當無助、恐慌的時候,她的腦中不斷盤亙的只有再熟悉不過的“都是我的錯”。換句話說,“都是我的錯”深深植入了Seddy的內心深處,一旦遇到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它會第一時間鑽出來。這也似乎在向Seddy傳遞一種信息:“你已經足夠糟糕了,做了這樣的錯事。解決不了問題,勇敢承擔責任就好了。相信他們會原諒你!”就這樣,Seddy的目標從解決問題轉移到尋求他人的原諒上。換句話說,“討好他人,獲取他人的認可”漸漸取代了“喚醒自己內在的力量,勇敢解決問題”。

然而,我們知道,每一個人身上,都隱藏著潛在的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一個人不至於太糟糕,比如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瘋,不讓自己死掉的本能。經歷一番心靈探秘後,Seddy發現:原來罪惡感也可以是一種資源,它可以幫助自己看到更深的內在,它是激發自己深層力量的扳機,它在保護自己沒有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時常有罪惡感、感到愧疚的人,沒有力量對自己說“這不是你的錯”。“都是我不好”這樣的話佔據了他們自我認知的整個空間,在這個狹小的認知空間裡,類似於“這與我無關”、“我已經足夠好”、“我值得被愛”的力量性話語,是沒有生存機會的。或者說,對經常有罪惡感、愧疚感的人來說,沒有人親口告訴他們:“你已經足夠努力”、“這不是你的錯”、“這和你沒有關係”這樣的話語。由此可見,他們很有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才導致自己時常充滿罪惡感。

儘管“這不是你的錯”是一種新的語言體系,但它不是心理諮詢師的御用名言。如果在生活中,我們學著自然地使用它,受用的人便會得到一種鼓舞和支持,那些折磨人內心的罪惡感和內疚也會隨之轉化為成長的資源。

——————————————

心之愛 | 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