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小刀不飛

中產階級是個標籤,自我認可和群體認同的標籤。
首先要問,什麼是中產階級,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第二要問,中國有中產階級嗎?什麼群體符合中產階級?


中產,是一個相對概念,有地域的區別,實際財富總量的區別,可支配收入的區別,生活理念要求的區別等等。不一而足。關鍵看個人所處的環境和實際的財富控制能力。

如果要具體劃分中產的標準,把全國13億多的人按照財富排序,去掉最富有的10%和最貧困的10%,或者另一個百分比,中間的人是不是就是中產群體呢?或者剔除最富有的人群之後,在排序的基礎上以淨資產超過500萬或者1000萬人,確認為中產群體?或者按照地域,各自分別排序,計算他們資產在當地支配能力來確定中間人群為中產?僅有財富不足以成為中產,是否拋開富足的資產不論,生活自由、愜意,能隨時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就是中產呢?這些似乎都不合適。說到底中國區域差異太大,人群差異太大,單獨以國外的一個標準來區分中產人群,有失偏頗。

結論是,中國其實缺乏中產階級,該階層人群也缺乏自我認同。



什麼事鄙視鏈?小朋友的一個舉動就是鄙視行為?
鄙視鏈是否存在?如果強行安插標籤,這就有點挑撥是非。


小孩的行為多數是兩個方面的反映:

一是自身天性,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小女孩不喜歡和小男孩玩,那麼他就不會在意小男孩的感受。有時候小孩也是外貌協會的,他們並不會知道有沒有英文名字的區別。

二是父母的教育發射,小孩沒有接觸社會,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教育投影。如果父母有教養,教給孩子基本的道德、禮貌,其實不會出現國貿小孩那種情況。小孩子並不會去思考,能不能上外語補習班就是代表有沒有錢,家庭是不是就是中產之類的問題。


所以鄙視鏈一說,純屬大人的觀點的投射,小孩的教育,還是以人品教育為主。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很好的教育,自然很好,但是家庭教育才是最主要的,家長的責任和素質更是重中之重。

我是家族財富密碼資深研究員九三。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階級固化是近幾年常常被提起的詞彙,什麼是階級固化?知識無法改變命運,底層和中產通往上流社會的上升通道會徹底關閉。富人口中的“贏在射精前”就很生動地表達了這個觀點。

其實不止在中國,很多國家,這個在很多國家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並不是我國特色國情哦。

正在上映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作弊案的真實事件改編, 該片講述了天才高中生小琳在國際會考上跨國為富家公子作弊來牟取暴利,並與另一名記憶力極佳的天才學生班克,策劃了一場跨時區的完美作弊。雖然描述的是“作弊”那些事兒,但也從側面體現了窮人孩子和富二代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出身於社會底層的女主小琳和男主班克,憑藉天才的頭腦幫助富二代們作弊,通過作弊收費試圖打破自己和家庭所處的困境,卻一步步掉進了金錢的陷阱。

有成績又如何?富人孩子可以用錢買答案!

有成績又如何?富人孩子不需要拼命爭取獎學金更有機會去國外享受高等教育!

過去我們總會說:知識改變命運。但原來階級固話的魔爪已經伸向了校園、蔓延在下一代、下下代,那普通人還有出頭之日嗎?今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說的一番話,也讓很多人五味雜陳。

拋開觀點本身的爭議,熊軒昂小小年紀,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他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說明他良好的家庭出身給予他比一般人更高的眼界和見識。現在的高考狀元再也不是死記硬背的考試機器了,興趣廣泛博學多識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像熊軒昂這樣出身良好家庭的中產階級,父母大都注重家庭學習氛圍的營造,來往的親友也都是同一階層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種氛圍長大,孩子自然會認為:關心社會、看書品樂、禮貌上進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平常的事情。

而那些底層家庭的父母,許多都還在生存線上掙扎,忙於生計,疲於奔命。生存的壓力壓倒一切,哪裡顧得上家庭氛圍?心情不好了就順帶打罵一下孩子出氣,張口閉口“別人家孩子”。父母耳濡目染下的視野與格局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階層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其實從古至今,通道都是狹窄的,對於大部分普通人,我們現在還是有足夠多的機會,讓孩子通向康莊大道。與其抱怨社會的不公,不如通過教育來達到相對的公平,讓自己以及下一代、下下一代再上一個臺階。

雖然現實很骨感,但還是應該帶點正能量繼續奮鬥!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讓我們一樣一樣來看,首先說說

鄙視鏈。說實話,社會大同之前鄙視鏈一定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教育。題主中間說的案例說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交朋友,這事兒挺荒誕的。我們其實不缺有錢人,也不缺知書達理之人,卻少一種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之間基本的尊重和善意。說到底,鄙視鏈誰心中都有,但是拿出來說事兒並且還要以此孩子的社交行為就缺乏基本的道理了。你可以存在心裡不說,這到不一定是顯得虛假,而是在當時當地該情境下對於人最基本的理解和融入。

再說說取英文名字這事兒。我在澳大利亞工作和學習,也用著從小英語老師幫我們取的英文名兒。但是卻經常有同事跑過來特意問我的中文名兒,還問名字的意思。我之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因為我的名字對於外國人來說既不好發音,也不好寫與理解意思。直到後來和一個研究文化心理學的老教授聊天。他說,我更喜歡也更希望叫你的中文名兒,一是因為那是對你基本的尊重,而是名字是社會文化作用於個人的最小單位。你看,當我們的家長想給孩子取個好聽的英文名字的時候,當我們的家長把「有沒有英文名字」作為鄙視鏈的標準的時候,外國人卻希望瞭解中國人的中文名字。這是在是一種奇怪。何必要用一種代名來炫耀的,取個英文名字而已,很多時候是幫助你融入文化的工具而已,因為英文代名對他們來說好發音,叫起來方便些,僅此而已。

我們再來看看題目中其他幾個案例,說的都是家長的教育焦慮導致的分秒必爭。其實,養育孩子根本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這樣的一個非線性過程,我們卻要分秒必爭。我們不主張什麼都不做,當然要讓孩子學習。但題目中的案例(可能是媒體誇大)實在是家長無處安放的控制慾的體現。而這種控制慾對於養育這樣的非線性問題來說是有可能適得其反的。我們家長擔心的無非是「階級固化」。原因:無非有幾點。一、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加大;二、社會不同階層中的流動性減少。其實從一定長度的歷史進程來看,當下的階層流動性是增加的,因為職業的細分化以及多元化,因為社會的多元化與包容性,現在的孩子遠比封建王朝的孩子改變的渠道多的多。有這樣的一個事實,我們孩子在未來五十年從事的職業,可能有60%是今天不存在的。所以其實流動性在增加,那為什麼我們覺得少了呢?因為我們經常著眼於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與增長速度,什麼東西都在變快,而我們階層的流動性增長的速率自然沒有社會發展的速率快。總體上看,年輕人的機會是在增多的,年輕人需要的能力是隨機應變以及自我成長的動機。這些東西會成為他們的競爭優勢。而這才應該是家長的養育可以帶給孩子的東西,因為競爭優勢以後必然不會主要是學習成績而已了。

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與您分享教育、心理學的讀書筆記與思辨內容。


教育怪談

菲凡說:這個跟最近流行的階級固話這一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第一,有英文名就代表著自己的階級比別人高一等嗎?

別傻了好嗎!理髮店的總監Tony會告訴你,有個英文名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自從中國快速發展起來,英文的利用在國內就比較頻繁了。的確,這是與世界接軌的需要。可是,如果你認為有英文名的人就比沒有英文名的人階級高一等,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很多很有名的企業家富豪等等也許沒有自己的英文名,但是很多商場的導購卻是有自己的英文名的。當然,這裡沒有歧視任何人的意思。

第二,為什麼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想,一方面可能是攀比心理,另一方面還是自己的見識太少的原因吧。
古話說,滿瓶水不動,半瓶水不穩。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吧。有的人自己的金錢和地位可能會比周圍的人要稍微好一些,就會產生一些驕傲的心理,就容易鄙視混的沒有自己好的人。
可是,我見過很多很厲害的人,都是非常謙虛的。一個厲害的人,是不屑於這些的。

第三,遇到這樣的人,該怎麼辦?

敬而遠之,方為上策。是的呀,這種人思維已經固化,沒有去爭論的價值。
就像是最近流行的階級固化的思想一樣。階級固化了,就不需要努力了嗎?那那些上流人士刻苦學習是為了好玩嗎?
當然不是!
所以,對於別人的這種可笑的現象,你就笑一笑,然後,該幹嘛就幹嘛去吧!
聽說關注菲凡說的人都升值加薪了。我是菲凡,你的私人職場顧問。歡迎大家留言哦。

菲凡說

也不怕不中立,不友好,我是特別看不起這種愚蠢的優越感

但是還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麼呢?

第一,鄙視鏈在任何地方在任何國度任何時代都肯定是存在的,這也無可厚非,無非就是三觀不同而已。

權貴階層看不起新富階層,

知識階層看不起他們所謂滿是銅臭氣的富人階層

學歷鄙視鏈,國外頂尖名校看不起國內清華北大,頂尖名校看不起一般的985,985友看不起211大學,211大學又看不起二本院校,以此類推

能講幾句洋文似乎天生有一種優越感,說普通話的好像自我感覺比說方言的又要高一級別

文青看不起大眾喜愛的

等等等

世界上出來沒有消除過鄙視鏈,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卻不能肆無忌憚表達出來的

第二,人的智識水平是一步步提高的,而從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專八這些不在話下

關於取英文名字我大概經歷了一下幾個階段。

第一,初中高中階段

初高中階段全是應試學習,那時候也沒有在校外參加什麼口語培訓班,那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取英文名字,所以就我所瞭解到的是,我身邊沒有哪個同學專門取個英文名字,什麼David,Bob,Apple,Sugar,Richard等

第二,大學階段

是的大學英語專業要是沒有外教那肯定是過不去的,但這裡又分為兩個情況,中教課上從來沒要求過取英文名,老師都是叫Mr. Yang,Miss Wang 等等

然後是外教課,那應該就是我們第一次給自己取個英文名的時候了,當時也沒想那麼多,老師要求嘛,我們對老外呢本來就有一種各種要給他們方便的想法嘛,他們叫我們麻煩,那就取了,當然還是覺得英文名果然洋氣,反正大家一般都是拍腦袋就取了個英文名,也沒誰很當真的

對,我就取了第一個英文名字,Leo

第三,畢業工作一年多的時間

英語專業畢業嘛,基本上去的都是一些很相關的公司,外企,英語培訓機構,教育類公司,外貿,好的去投行等等,

對重點來了,這些機構啊,不管是不是有老外員工,也不管是不是從來不會有絲毫英語,也不管他公司是不是比較上檔次(很多小的培訓機構就不怎麼樣),他們一律要求弄個英文名字

甚至可能完全和英語沒關係,就是老闆自己比較裝嘛,自己弄個英文名字,然後大家都要默默跟隨

我記得去這些公司填簡歷的時候,都有一欄是填英文名字的,入職向同事們自我介紹的時候全都是那個模板:

大家好,我是新來的員工某某,然後我的英文名字是Angelbaby,很高興認識大家,請多多關照。

甚至還有些公司,老闆明令,在公司只能叫別人英文名,不能叫中文,以至於後來我離開之後,我去回憶以前那些同事,我才發現,哎呀,不好,連別人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了,只知道認識了好幾個Amy,Lily,Tom,Alice,我才發現一些問題

這一時期也沒想太多,但無形中覺得有點優越感,無形中比較裝逼。

第四階段,畢業兩年之後

1、因為常常在國外網站上浸泡,然後發現一些老外就在說,感覺來自中國的國際生很奇怪,你問他叫什麼名字。他就是自己叫Jack Ma Jackie Chan Richard Liu,他們就吐槽說,你明明就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亞洲人,幹嘛叫Jack Richard呢,這明明就不是他們的名字,你在你國家叫什麼你就叫什麼,用字母拼出來,是,老外對於完全陌生的字母組成是很難記住,但是記住一個人的真實的名字是懟他最起碼的尊重。

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2、我自己在做一些個人項目,需要經常和來自各個國家的人郵件聯繫來往,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越南日本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西班牙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等等。

發現的是兩個情況,

一個是除了英美加等,以及你們知道香港人也要取英文名,其他國家人的名字很奇怪,一看就不是Robert那種名字,

比如日本人可能叫,Nakamoto,以色列人叫 Yuval Noah Harari,俄羅斯人叫Eugene,馬來西亞人叫Hagidb,印度尼西亞人叫Pudingvektor,阿拉伯國家的人可能叫Ali Alshamsi,印度人可能叫Rishabh Jain等等,就不一樣列舉了

二是,我當時的郵件名還是Leo Zhao,就是取了一個英文名Leo,加上我本來的信,但是有一個實在是把我震撼到的事,那些所有和我聯繫的人在回我的郵件的是時候都是稱呼我為Zhao,從那以後,我再就決定以後再也不用什麼英文名字了,就用我本來的名字的拼音,現在我的郵件名字早就改過來了。

第五階段,放棄英文名字之後

這段時間我感覺自己特別有優越感,每當看到很多投行也好,理髮店也好,英語培訓機構也好,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地用個很有逼格的英文名字,我就在內心嘲笑他們,

其實你們可以看到,現在還是無數有特別影響力的人還是用英文名字,我同時也覺得他們的檔次也不是最高,反正這一時期我是感覺大家都很low的

馬雲 Jack Ma

李彥宏 Robin Li

成龍 Jackie Chan

安吉拉寶貝 Angelbaby

劉強東 Richard Liu

張朝陽 Charles Zhang

李小龍(已故去也來湊個數)Bruce Lee

吳彥祖 Daniel Wu

周杰倫 Jay Chou

加油男孩 TFboys

等等,就不一一舉出來了

然後每次我一有機會就會跟別人顯擺說,現在全世界就中國人最崇洋媚外了,你們說日本人特別崇拜美國,但人家也不會像我們那樣取個英文名字,都是用他們的發音拼出的字母組合,全世界就中國人還在取個完全和中文不搭邊的洋文名字,我還說,這其實是鴉片戰爭以來這多少年造成的,中國人骨子裡有無數的人是真地特別崇洋媚外,而且這種取洋文名字的習慣和香港和臺灣有特別大的關係,中文裡明明是姓氏在前,但一取個洋文名字就還要顛倒過來,等等

第六階段,再之後的某一份工作

去一家互聯網教育公司入職,是做線上教育的,我們部門的老大是英國人,入職那天,和他見面認識打招呼,

開口問我名字,我回答 Zhao yun

老外稍微蒙了一會兒,然後說:

Nice to meet you, Leo.

我也是心領神會,想這老外很聰明嘛,因為入職之前做了一份PPT,我發給他的郵件的那個QQ郵箱的地址上面就有zhaoyunleo,他反應還真快

但是從此之後,我的傲嬌的如意小算盤算是沒打響了

從此我在公司裡還是Leo

哎,嘆氣

第七階段,尾聲

我開始理解那些人了,就說人的認知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就能到達最高的階段的,開頭說過,對於那種一定不和沒有英文名字的孩子讀一個幼兒園這種鄙視鏈我還是很是看不起的,我覺得他們一定要好好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自己的知識水平,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現在還是多了一種理解了,假如是以前的我,我當然了,不會說出那種不讓孩子和那些沒有英文名字的孩子讀一個幼兒園,但是每個人曾經可能都傻逼過對吧,不可能你的見識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境地,都會犯錯,都會說一些自己回頭來看覺得特別羞愧的話做過一些不堪回首的傻事

不過,我最近還是發現一些趨勢了,中國這麼多年的驚人發展還是一步步引起了全球的矚目了,尤其是這幾年,不止是國力民生軍事上的增強,尤其是國際影響力和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自豪感,現在是越來越讓人可喜了,近年,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對國家的認同感是一日千里啊,什麼意思呢?

就是人們越來越不盲目崇拜國外的月亮了,

中國製造正在空前崛起,中國互聯網巨頭全都有打算迴歸A股,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等,這些筆者也說不好,就隨便舉兩個例子

我們看國外網站

維基百科上馬化騰等詞條已經由以前的Pony Ma直接改成馬化騰了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

雷軍(雷軍以前有沒有英文名我不清楚)


劉強東(以前叫Richard Liu)


以及更多更多


你們看,現在除了阿里巴巴的馬雲和百度的李彥宏之外,他們在國外在維基百科上的詞條權都變成了中文拼音了

這無形中說明了很多事

最後總結:

1、中產階級這種鄙視鏈是很大的錯誤,他們應該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以及眼界,但也不至於去大勢聲討。

2、中所有的中國人都該慢慢地用對等平視的目光看待國外的一切,不卑不亢。

3、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被徹底打垮,這種國家情緒已經延續了好幾代人,崇洋媚外,一切西化,太過貶低自己的文化,太過抬高西方的一切,這一切應該要徹底逆轉了,或許就是兩代人三代人的時間。

4、我希望以後,每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都能做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記住別人的名字。

5、如果我有孩子,我希望他在對待外國人時,能做到既不俯視也不仰視,以平等平視的姿態對待,他不能因為自己能說英文就平生一種優越感,也不能因為有人取個英文名字就另眼相看,我更希望和他同齡的人都用自己的真實名字。

WOWENGLISH,分享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歡迎大家關注點贊


WOWENGLISH

很同情“中產階級”,但也為他們感到悲哀。

中國的中產階層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絕對算得上新生事物。

中國的中產階級層,尤其是沒有背景通過自己的打拼而成為中產階級層的那些中產階層白領。他們的成長路線大多是和“英語”分不開的。這也是為什麼學外語成了“全民學英語”。

其實也就是“英語”的功利性要遠遠高於“知識性”,英語變得既不是語言,也不是學問,而是工具。

中國的中產階層,有著極大的焦慮感和自卑感,反應在表象上,就是強烈的“固化需求”和“階級認可”。

中產鄙視鏈的根源就在於此。

因為固化的需要,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對於這種期望的追求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起跑線已經設定在“射精之前”。

這主要是因為到目前為止,白領們固執的認為,他們之所以成為中產階層,完全歸功於他們全面的“西化”,所以,他們會不顧一切的把自己的孩子“從射精前”就全面西化,因此不惜把孩子“射”在美國。

當然,不是指責,是理解。雖然很極端,但也是中產階級層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中產階層對自己階層的“階級認可”的需求,使他們更願意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抱團取暖”,因為這種“階級認可”只能從他們自己往自己身上和自己後代身上貼標籤開始。

客觀上,這種做法給社會的感受就是“自戀加鄙視”,因為自戀,所以鄙視和自己階層不一樣的其他階層——實際上他們鄙視的不僅僅是在他們眼裡更低下或更粗俗的“無產階級或草根階級”,儘管他們脫胎於草根,他們還鄙視比他們更富有的“階級”。只不過這種鄙視是用“羨慕及嫉妒”的方式打開的。

這實際上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焦慮。對於西方深信不疑,對自己的“西化”不徹底懊惱不已,對下一代“西化”的追求堅定不移。

對於這種中產鄙視鏈,不必憤慨,他們很可憐。

相信,由於他們目光的短淺,他們的後代會讓他們失望。而失望的根源就在於他們“目光短淺的鄙視”。

他們忘了,畢竟是中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步武堂

看到這個雖然是過去了一年的話題,看完描述後,依然還是覺得一陣酸楚,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身邊又何嘗不曾經常出現呢?多少高高在上的人,又何嘗不是俯視看底層的人?看單位保安、保潔員、廢品收購員、擺地攤的,有多少家長會經常跟孩子說:“不好好學習,你以後就只能當保安、掃地、擺地攤……”

由描述鄙視鏈想起了前幾天給孩子看的一本書,名叫《每一個善舉》,書本的大概意思是:有一天,一個班裡,


突然來了一個叫瑪雅的小女孩,其同學看到小女孩衣服破舊、冬天雪天還穿的是春天單鞋,鞋子還壞了,都不跟她玩,包括她的鄰桌克洛伊,當瑪雅朝克洛伊微笑時,克洛伊假裝沒看到,挪動自己的書、椅子和自己,想離這個“窮髒”姑娘遠一點,瑪雅朝克洛伊看時,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克洛伊朝窗外看,當瑪雅進教室時,克洛伊都會扭頭看別處,且從不對她笑。

幾周過去了,大家都在議論瑪雅,嘲笑她的衣服、鞋子和她帶來的奇怪午餐。大半年時間裡,小女孩沒有朋友,包括她的鄰桌克洛伊,大家只有嘲笑和議論,甚至有一天她穿了很漂亮的裙子和很貴的鞋子,大家都認為這是從二手店裡淘來的,並給了她一個外號:“新不了”。


有一天,當大家都在調侃瑪雅新外號時,她一個人,站在圍欄邊,手裡拿著一根跳繩,一個人,圍著操場,低著頭,不斷地跳,跳,跳……第二天,瑪雅位置空了,一天、兩天、三天,一直到有一天,老師宣佈,瑪雅搬家了,不會再出現這個班裡。

老師拿來一個大碗,盛滿水,她把石頭扔進水裡,水裡的波紋盪漾開去,“這就是善良的力量,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會像波紋一樣,向整個世界發散力量”。克洛伊很愧疚,他一直在等待,想等到這個瑪雅的出現,他要跟瑪雅微笑,跟她說話,但這成了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每一個善舉,都會讓這個世界充滿力量,變得好一點。”這就是這本書的主題,看完這本說,收穫很多。

回到提問,鄙視鏈普遍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小孩的心理。在於我們身邊,類似事情太多,根源在於,這個社會的生態環境,在於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在於家庭的教育,在於做父母的心理。實際上,正是這種畸形社會,才產生了這種怪現象,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種社會現象也激勵人們的不斷進取與奮鬥,物以類聚,社會的生存法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人的圈子劃分開來,同一個階層,自然是跟同一個階層玩耍,不同階層,即便以往是好友,但大家的文化差異太大、物質基礎、人生觀、世界觀、消費觀不同,也導致即便以往關係如何的好,也會因為“不在一個層次”,而從心理把人隔離開來,這裡的隔離,不僅是心理的,還有物質的。

你的朋友,如果每天吃一頓山珍海味、每天穿一件衣服褲子,是你一個月、甚至一年的收入,你們還能在一塊相處嗎?主動退出這個圈子就是最好的選擇,選擇同一階層,有共同價值觀、世界觀、消費觀的人在一起生活交朋友,會讓你不會那麼痛苦、不會那麼累,會變得輕鬆。

孩子也如此,鄭州出現的這種不跟沒有英文名字的孩子一塊玩的怪現象,就體現出階層隔離,階層的區劃。實際上,有沒有英文名字,並不能說明什麼,沒有英文的孩子,還不屑於跟鞋這些“狗眼看人低”的人玩耍呢?從小都是這種思想的人,想想,他的父母吧,而且,即便在一塊玩,也是受汙染,不玩倒是一件好事情。

其實,英語這個東西,會不會一點,沒那麼重要,小孩子從小學一點,取一個英語名字,僅僅是培養他的興趣,並不一定能學到多少英語,也不要覺得,自己層次高了,太高看自己了。我們的孩子四歲,平常在幼兒園也學英語,還報了英語特長興趣班,其實上,主要是練他口語或者語感,也沒見學到多少內容,也不強求他能學到什麼內容。

回頭再說鄙視鏈的問題,有的人會說,那麼,你有沒有這麼一個心理?會不會也有鄙視鏈,我說,沒有,也很反對,很多家長不明白一點,培養孩子什麼最重要?健康的心理、善良的品質、充滿正義感和堅強的心理。也就是說,讓孩子永遠對社會、生活、他人充滿愛;讓他學會尊重人,不分階層人人平等;保持一顆善良的心等,比什麼都重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會不會做人,怎麼做人,把自己的心態擺正,把自己做好人,才會正確地去教育孩子,自己都做不好,就不要期待去把孩子教育好了。

我始終覺得,也許,孩子以後不是社會精英,也會,他不會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也許,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在做普通的事,做普通的工作,哪又有什麼?只要他健健康康、心理和身體都健康,是一個堅強快樂的人,是一個充滿正義感,有一顆善良的心,對社會、家人、朋友有一顆關愛的心,比什麼都重要。

一個人,心理健康康,有一顆善良、堅強的心,有一個正常的人格品質,比什麼都重要。

娃娃經常會路過一些居民自建房,見到外來務工孩子玩遊戲,只要他願意,對方願意,我鼓勵他與這些孩子交朋友、一塊玩,包括玩泥巴啥的。有的人會覺得,太髒、這些娃娃還說粗話。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大人好好引導、教育,都可以改變。

經常帶娃娃路過一些地方,看到老人在祈禱,會給他一塊錢,給乞討的老奶奶、老奶奶,並說明為何要這樣做。不管跟自建房娃娃玩泥巴、還是給乞討老人錢,都是培養他與他人不分層次、不分出生、不分階層地和睦相處,培養他有一顆善良的心,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主動去幫助,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培養他不要有那種高高在上、對人對事漠不關心地冷漠心裡。

熱情、善良、大方、樂於助人、堅強的性格特徵,對於任何一個孩子,都太重要了。

所以,鄙視鏈的思想不可有,還應該被拋棄,才能體現出人人平等,不分出生貴賤。不過,我們左右不了別人(因為這個社會,不同環境不同出生不同家庭教育會造就不同品質和性格特徵的人),只要做好自己即可。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素質教育”可以且正在成為實現階層固化和階層世襲的隱蔽工具。

最近,有媒體以“中產階級”之名,報道了一種現象:

“在一個商場,有位小朋友找同伴玩耍,因為沒有英文名被拒絕了。而英文名意味著小朋友已經開始到補習班學習英語了。據瞭解,那位家長每學期要為孩子花2萬5千元。

這和上次成都的一些家長“每年花費4萬元讓孩子上國學班”是一個道理。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花錢上補習班這件事本身。

在有些家長那裡,這已經變成區分階層的一個標誌:我捨得花錢,我花得起,這讓我和你不同。”

問題一:為何會出現補習班?

假如現在的學校能達到理想的小班教學的條件:

  • 老師有充足的時間給每個學生指導,老師的教學水準足夠優秀;

  • 分層教學可以實現,每個學生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案;

  •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狀況能充分理解,也提供了儘可能的支持。

很明顯,現實比我們想象得還要骨感。早有教育理論證明,學生之間的資質是不同的,適合的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補習班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家長希望孩子得到因材施教的培養。

問題二:補課班都是誰在辦?

一般情況下,家長可以來學校登記信息,家教中心作為中介,會幫助聯繫持證大學生去做家教。一旦快到暑假,形形色色的補課機構就來招聘在校大學生了。

大學生補課,優點在於年輕熱情便宜,缺點是他們沒有經歷學校教學,只懂知識,不懂應試。有些大學生看到了補課商機,自己做中介,聯繫家長和老師,租場地辦小班。這樣,有小班教學,也有一對一,老師都是一本學校的大學生,費用便宜,時間機動。

問題三:補課班到底公不公平?

其實,自控能力很強的學生,不在乎補課與否;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也沒有條件去補課。

但是,教育資源不均衡,大城市的師資就是比小鄉鎮的優秀。所以,有條件的家庭,把孩子往大城市送。教育實際上也是綜合條件的較量。至於公平與否,三代才可以培養出一個貴族,父母在教育上的資源和眼界往往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每個人都明白,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補課班只為少數有需求的孩子開辦。

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相比於成績稍差的學生,學霸上輔導班更有效果。

第一種是學渣,他們要麼是被家長逼的,要麼是找個心理安慰。這類學生在學習的積極主動及自控能力上非常差。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壓根不想學習,去多好的輔導班都沒用。

第二種是中等水平的學生,他們智力、自制力一般。成績能否提高,只能看學生的智力和自制力佔用的百分比。但是,這類學生有很高的可塑性,補習班值得一試。

第三種是學霸。學霸的自制力以及聽課效率非常高,老師備課容易做到計劃性。另外,這類孩子需要的是方法以及思路的點睛,而輔導班老師的優勢是擅長解題思路及方法的研究。相比起來,學霸更應該去輔導班,是錦上添花。

有人反駁“補習班現象是教育畸形的產物”: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想達到成為學霸的效果幾乎是不可能的,必然需要家庭的額外投入,而且這個趨勢只會愈演愈烈而不會緩和。

至於補習班現象是不是教育畸形的體現,這還算不上,因為教育本來就是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共同的責任,現在只是三者的比例發生了一些變化而已。

現在的輿論導向也逐漸向家庭教育更重要這方面引導。以後孩子的教育,更多地還是會比拼家庭的實力和投入。這是一個比較殘酷的現實。”

教育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補習班的出現,滿足了有需求且有金錢的部分學生家長的願望,不能稱其為不公平。但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在職教師向補習班流動,這些現象都不利於學校教育的發展。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消費行為來定義自己的“身份”。開奔馳的,可以鄙視開桑塔納的;讀私立學校的,比公立學校自豪。

教育是家庭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孩子的課外時間和補習班緊密相連,這看似攀比的習氣,實質上是家庭焦慮的又一特寫,是家長用消費模式來讓自己安心的行為表現。

畢竟,如果眼睛只會一味向上看,註定也會迷失。


教育奇葩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特地去看了《沒有起跑線》這部紀錄片。

紀錄片講述了香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怪異”。為了讓孩子一路從名牌幼兒園、名牌小學、名牌中學,一直到名牌大學,父母從懷孕時開始胎教,孩子幾個月大便送早教班、興趣班。有些孩子甚至學了11個興趣班,許多小朋友甚至上兩個幼兒園。

這些教育現象都讓我這個在四線小城市生活的人匪夷所思——孩子是學習機器,還是為了贏而贏的學習工具?!

然而,還是需要反思是什麼讓父母們如此焦慮和緊張?

1、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

做父母的,就沒有不想讓孩子受最好教育的,但好學校實在不太多。那用什麼標準去衡量誰能進誰不能進?

要麼考父母,要麼考小朋友。考父母的話,收入、職業、出身等社會上流行的比較標準自然會被採納。考小朋友的話,小朋友的能力便會成為比較標準。而小朋友的能力卻需要父母持續的時間、金錢和精力的投入。

但不管哪一種,都在考驗父母的素養和收入。

2、父母之間有意無意的比較

中國文化一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學校裡有排名,家長之間見面會比較,老師也會跟家長強調你家孩子哪哪有點兒差,家長你要多上心。

拿我家孩子來說吧。

我兒子3歲多,9月份剛上幼兒園。有一次去結小朋友,老師說你家孩子怎麼剪刀都還不會拿呀?回家要多多練習啊!上個月開家長會,老師點名讚揚某個小朋友做什麼都好。聽到這些話,儘管想要不太在意,但我還是很緊張地給小朋友買了兒童剪刀,讓他在家裡練習。

在這一點上,我也想贏。

然而,我想贏的,可能只是我的面子罷了!

3、對遙遠未來的焦慮

萬一孩子長大了一事無成怎麼辦?萬一孩子長大了變成乞丐怎麼辦?萬一孩子競爭不過別人,被淘汰怎麼辦?

許多人都有這種焦慮:年輕的時候害怕未來沒有錢,工作了害怕自己買不起房結不了婚,有孩子了怕孩子未來不美好。

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不斷努力上進,但也會讓我們時時刻刻繃緊自己的神經:不進則退啊~

然而未來原本便是未知的,作了許多努力也可能化為泡影。

你可能會說不努力就什麼都沒有了,但如果努力的方向錯了,結局也可能不太好。

拿我自己來說吧。985、211大學畢業的碩士生,從小到大的學霸,被人稱讚到大,被父母自豪到大。但研究生畢業後,卻幾乎完全崩潰。因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卻又非常堅定地擔憂自己的未來——萬一沒錢怎麼辦?

很想要努力,卻感覺很無力,因為什麼工作都不想做啊,對生活沒有任何激情啊。

總結一句話吧,金錢、地位或其他外在的東西都只能讓人獲得一時的快樂,在A地的好成績,換到B地可能吊車尾,比較永遠不會停止但當一個人或一個孩子經常有笑容的時候,這份快樂卻可能會讓他幸福一生。

讓孩子鄙視不學英語的孩子,不如讓他學會和不學英語的孩子做朋友更有價值。


小谷育兒

看到這個話題,我也談一下個人的想法。我目前居住的城市屬於三線城市。在這個城市的人均工資大概還處於三千可能三千多一些。但是目前在這個城市中高端的幼兒園已經有好幾所,大概就是每月兩千大幾到三千多的,一千多不到兩千的已經很普遍。中高端的園所都是所謂的國際幼兒園,特設有英語課程。報名到園所後,都要有英文名字。有的家長確實沒有提前功課英文名字的,大多都是現起名字,比如動畫片裡的某名字,孩子也好記,家長也好記。

但個別有的家長是很在意孩子這些。不會出現臨時給孩子起英文名字的情況,也許孩子出生後,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一同就起好了。而且在很多場合,特別是在朋友圈裡,都只寫孩子的英文名字,比如XX今天去公園玩了...等等這些。讓人幾乎忘了這個孩子的中文名字叫什麼或是中文的哪個同音字。像這樣的家長,似乎都有同樣教育孩子的特徵。那就是非常注重孩子起跑線上的培養,贏在起跑線上。而且注重英文的課程教育。英語培訓班是一定要學的。

雖然每個家庭都有教育孩子的重點和特點。也且不說培養英文是不是究竟為了孩子上什麼專業學校甚至出國學習生活。但我想說的是,一個英文名字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它所影射出的卻是一群對孩子教育負擔過重過大的家長。教育孩子沒有錯,但也許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給孩子增添了太多莫名的壓力,讓孩子失去了很多本該是這個年齡段應該有的快樂?是不是我們拿我們自身沒有做到的無形的給了孩子,希望他能彌補你人生的不足或是空白。你所有做的很多,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內心想法?

作為一名家長,我很反對不恰當的去消費自己的孩子,同時給孩子過重的有比較的教育方法。我們應該常常反思自己,而不是隻會不停的要求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