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棉花山戰鬥

 當紅軍處於反“圍剿”的緊急關頭,1935年2月11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和中革軍委給二、六軍團及時發來重要的指示電。電文指出克敵制勝的“總方針是決戰防禦而不是單純的活動,對敵人必須採取疲憊、迷惑、引誘、欺騙等方法,造成有利於作戰的條件。”

1935年2月初,盤踞在慈利棉花山一帶的朱際凱保安團,充當敵軍進攻蘇區的前衛,向溪口進襲。同時,郭汝棟部王鎮東旅奉調從湘贛邊區兼程撲向溪口,已抵棉花山、剪刀寺一帶構築工事。李覺部陶柳、陳子賢兩旅,徐源泉部羅啟疆旅亦向溪口進發。紅二、六軍團首長在強敵合圍的嚴峻時刻,決定由蕭克率領主力,在慈利溪口棉花山迎擊東面的郭汝棟部,打響湘鄂川黔根據地反“圍剿”的第一仗——慈利溪口棉花山阻擊戰。

22日,紅二、六軍團在溪口、燕兒埡一帶集結。23日,進行阻擊,分路包圍棉花山。紅六軍團十八師五十三團一營,在游擊隊的配合下,從磨坊溪涉水進入綠豆衝,在白巖村胡家院子裡與敵軍相遇。紅軍首先開火擊斃前面的敵人,敵不知虛實,慌忙後退,紅軍猛追,接近楊家堖時遭到幾個山頭的敵軍火力封鎖,被迫停止進攻。紅二軍團四師十二團和六師十八團,從溪口亭子橋出發,過杜家溪經百步墩上棉花山後,兵分兩路。一路在杜家埡擊潰朱際凱前哨之後,對朱際凱部扼守的據點大路崗發起兩次進攻,未克。紅四師師長盧冬生指揮爭奪白巖閣制高點,力圖配合正面部隊向敵攻擊。白巖閣一帶易守難攻,因郭汝棟部一個團死守,未成。

與此同時,另一路紅軍從寬事凸、信華山直插柏樹埡,三次衝鋒,傷亡較大,未能奏效。紅四師十二團團長鍾子庭組織8名戰士為突擊組,拔掉了尖山寺火力點,殲敵百餘人,佔領了柏樹埡,切斷了敵佔嵩子埡與白巖閣的聯繫。紅六軍團五十三團隨即猛攻敵軍,斃敵200人,俘敵30人後,衝向嵩子埡。在紅十二團和十八團向嵩子埡前的肖家灣進攻時,大庸縣游擊隊司令員李吉宇率部從杜坪攻上棉花山,迫近嵩子埡。至此,三路紅軍猛攻嵩子埡,殲敵1000餘人,乘勝直襲湖凹。湖凹敵軍火力很猛,紅軍傷亡很大,十八團政委熊仲卿中彈犧牲,團長高利國負傷。

24日晨,紅軍突襲白巖閣、天星凹,傷亡較大。此時李覺部全部增援已到,加上紅軍所處地形不利,為了保存實力,蕭克下令撤出戰鬥,向大庸邊境轉移。

(摘自《紅旗漫卷——張家界紅色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