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商業保險能否重複報銷?保險是自己購買的,能100%報銷嗎?

最近,有網友私聊中民保險網,說自己買了商業醫療保險,去找保險公司理賠的時候,需要扣除社保已經報銷的部分之後,剩餘的費用保險公司才會按照保險條款進行報銷。

這位網友表示不理解,社保和商業保險為什麼不能一塊報銷?保險是自己購買的,為什麼不能全部報銷呢?那麼,今天中民保險網就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社保和商業保險報銷的問題。

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

要理清社保和商業保險為什麼不能一塊報銷的問題,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什麼是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是指,保險人在保險合同所約定的危險事故發生之後,對其所遭受的實際損失或損害,可以獲得充分的補償。

社保和商業保險能否重複報銷?保險是自己購買的,能100%報銷嗎?

這個原則包含了兩層含義:

一是隻有保險事故發生造成保險標的毀損致使被保險人遭受經濟損失時,保險人才承擔損失補償的責任,否則,即使在保險期限內發生了保險事故,但被保險人沒有遭受損失,就無權要求保險人賠償。這是損失補償原則質的規定。

二是被保險人可獲得的補償量僅以其保險標的在經濟上恢復到保險事故發生之前的狀態,而不能使被保險人獲得多於或少於損失的補償,尤其是不能讓被保險人通過保險獲得額外的收益。這是損失補償原則的量的限定。

社保和商業保險為什麼不能重複報銷

社保和商業保險為什麼不能重複報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

我們在醫院看病,有社保的話,在社保報銷範圍內的費用會直接用社保進行報銷,個人實際支付的醫療費用為己經扣減了社保報銷的費用。這裡,個人實際支付的醫療費用才是被保人實際遭受的損失,按照損失補償原則,商業保險只能在這個實際損失的範圍內進行補償。

保險是自己買的,為什麼不能全部報銷

根據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被保人最多不能獲得超過自己實際損失的補償,而在商業保險的實際理賠中,被保人往往也不能獲得實際損失的全部補償,這是為什麼呢?

在商業保險的實際理賠中,要根據保險產品的保障條款來進行理賠,保險條款中往往存在免賠額和賠付比例的約定。拿目前市面上熱銷的一款百萬醫療險來說,一般醫療保險金的保障內容中,明確說明了一般住院醫療年度累計免賠額為10000元,也就是說被保人在保單年度內,自己實際花費的一般住院醫療費用在10000元以上的部分才能得到賠付。

不過,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髮展,也出現了一些0免賠額,100%賠付的產品,這樣的產品就可以做到在保障範圍內,被保人實際遭受的損失得到100%的賠付,相應的這類產品的保費也會貴上不少。

商業保險的賠付都扣除社保報銷部分嗎

我們上面所講的商業保險產品都是補償型的產品,需要根據被保人的實際花費來進行報銷。

還有一類保險產品是屬於給付型的,這類保險產品的賠付則跟社保報銷沒有關係,達到保險公司約定的條件即可進行全額賠付。

比如重大疾病保險,只要被保人不幸罹患保險條款中規定的重大疾病,即可獲得保額的全部賠付。

通過上面的解釋,想必大家對社保和商業保險為什麼不能一塊報銷;保險是自己購買的,為什麼不能全部報銷的問題已經比較清楚。以後,在購買保險產品之前要分具體瞭解清楚自己購買的是補償型的還是給付型的保險,如果以後不幸需要理賠,也好做到心裡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