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私人診所、理髮店……東城這15家店登上「黑榜」

華美醫療美容、中武健身美容、沁園沐足、老李牙科……這些店你是否曾經消費過?近日,東城街道通報了2018年上半年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包括私人診所、美容店、沐足店、理髮店等15家單位上了“黑榜”,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使用無處處方權人員、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等等。

東城街道衛生監督所表示,為提升東城街道衛生服務水平,結合國家“雙隨機”工作,此次邀請了專業第三方機構對市民經常出入的場所開展環境衛生檢測。接下來,街道還將不定期公佈“黑榜”名單,向社會大眾公示監管中嚴重不達標的對象名單,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美容院、私人诊所、理发店……东城这15家店登上“黑榜”

暑期是醫療美容等消費的高峰期,因此發生的醫療糾紛也不少,市民在消費前也要注意擦亮雙眼。從這15家單位中可以看到,華美醫療等4家美容機構上榜,其中,2家使用了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開具處方,而中武健身美容服務有限公司甚至是在沒有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營業。沁園、天添兩家沐足場所上榜,前者是因為從業人員沒有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後者則是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此外,口腔診所也是不合規行為的高發地。位於東城牛山的老李牙科沒有取得執業許可證就擅自營業,名仕口腔診所則沒有將醫療廢物按規定處理。

那麼,如何去辨別這些單位合不合規,過不過關呢?衛生部門也介紹了一下辨別小常識。接下來,東城街道將不定期公示“黑榜”,請市民關注。

安全就醫注意事項

在就醫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市衛生計生局有關負責人提醒,市民在看病過程中,要注意看證照、防醫托、存憑證、識廣告。

看證照:患者就診前應留意醫療機構是否在醒目位置懸掛了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注意證件是否過期,並仔細查看證件上標註的允許開展的診療科目。

防醫托:千萬不要輕信車站、大醫院門口的醫托。如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執業資格有懷疑,患者可以通過“東莞衛生監督”微信公眾號查詢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信息,瞭解醫療機構是否有相應的診療科目,醫護人員是否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

存憑證:患者就醫後要妥善保存相關醫療憑證,包括門診病歷、各種檢查和化驗報告、收費票據等。一旦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可憑這些憑證通過相關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識廣告:醫療機構在發佈廣告內容的同時,還要刊登出醫療廣告的批准文號,並且不得有保證治癒或者隱含保證治癒、宣傳診療效果或利用患者及其他醫學權威機構、人員和醫生名義、形象或者使用其推薦語進行宣傳等內容。如果出現這些內容,則一定是虛假廣告。

違法醫療機構常見伎倆

手法一:僱醫托哄騙患者。在一些車站、大醫院門口,時常有人假扮病人或病人家屬,通過“現身說法”,講自己或親屬、朋友患類似的病症在某醫院、某大夫那裡治好了,將患者哄騙到醫療技術質量低、收費昂貴的醫療機構,甚至騙到無證行醫點就診。

手法二:聘“假專家”坐診。個別不法醫療機構利用市民相信外來專家的心理,經常聘請一些所謂的“外地專家”來坐診。並且在媒體上對專家的權威性誇大其詞,大肆吹捧。

手法三:收買患者吹噓療效。個別不法醫療機構經常刊載一些患者的自述,借患者之口為自己樹碑立傳,以此誤導患者前來就診。他們有時也會收買少數患者,雖然患者的姓名、地址、電話等個人信息是真實的,但對於病情和療效卻信口開河、胡編亂造。

手法四:借“高科技”欺騙。個別不法醫療機構利用患者缺乏專業知識,在媒體上連篇累牘地吹噓其診療儀器、設備的高科技性能,強調“診治時間短,治療效果顯著,絕不復發”等等,藉此吸引患者前來就診。

手法五:短病長治、小病大治。個別不法醫務人員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誇大患者的病情以及診療難度,迫使患者花費額外的錢財。將一個手術分解成幾個手術,每個手術收取一次費用。在手術過程中,誇大病情,臨時加價。

手法六:免費檢查設圈套。個別不法醫療機構所謂的免費檢查只是針對檢查中的少數項目。但患者一般都不知道,如果要完成身體某個部位或某項病症的檢查,光靠免費的檢查項目是難以確診的,而其他名目繁多的檢查項目卻是要交費的。

【作者】 歐雅琴

【來源】 南方號~東莞市~健康東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