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今天看著鄰居小朋友多多,開心地玩耍著的紙質照相機。讓小編想起童年的那些回憶,也想到了一句這樣的順口溜:“光腳丫,踩泥巴,漫山遍野地尋找大自然美食的小娃娃。”不管你是70後、80後、90後,這些在清新農村才能吃到的味道,也許就是你們童年記憶裡的味道。一起看看有沒有屬於你的童年味道?還有野果那些不為人知的功效!




火炭果

火炭母,鄉下常用的中藥,別名又叫赤地利、為炭星、白飯等等。多生長於溝邊、村旁、田邊肥沃潮溼處等地方。果子熟了之後會變得黑乎乎的,似碳一般,其實果肉變成半透明狀,裡核變成黑色。吃起來味微酸、微澀,核一般都吐出來的哦。對於過過口癮來說,還是個不錯的小零食。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火炭母的功效:清熱解毒,利溼消滯,涼血止癢,明止退翳。


覆盆子

覆盆子中文學名是懸鉤子,有很多別名,例如:覆盆、覆盆莓、托盤、餑餑頭、公飯、樹梅、樹莓、蛇莓、紅莓、泡泡等。在廣東比較多人稱呼它“公飯”,果實是一種聚合果,有紅色、金色和黑色。一般以紅色多見。有點像草莓,但和草莓的味道差別甚大,果實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幹上長有倒鉤刺。所以,看起來很妖嬈的樣子,但功效很是厲害哦!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覆盤子的功效:功效很多(此處省略1萬字),可以概況為:補腎壯陽神物!

桑葚

如果稱呼它為桑果,那大家應該都清楚了,想當年家家戶戶都種桑養蠶。那時候,都是摘了,甩兩下就吃了,因為拍果子裡面的縫隙會有蟲子。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桑葚的功效:補血滋陰、生津止渴!那用它釀的酒,大家應該都嘗試過吧?


稔子果

稔子果,學名叫桃金娘,別名崗稔,又叫山稔。一般是在農曆七月中旬熟透了,漫山遍野都是,熟透的果實呈現烏黑的顏色,吃起來特別甜,好吃極了!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稔子果的功效:一句話概況“鄉下人的補血汁,城裡人的紅桃K”為天然野生補血珍果。據《本草綱目》和《中藥大辭典》記載:“稔子果含有黃酮甙。” 不過不可以多食,容易便秘。稔子釀酒一流,喝過的都說好!

地稔

地稔,別名:鋪地錦、地紅花、山地菍、紫茄子、山辣茄、地櫻子、地枇杷等等。莖蔓披散或匍匐狀伏於地表上,枝節著地易生氣根,分枝多,繁殖快,容易形成如繡如畫,錦上添花的效果,故又名“鋪地錦”。果實的表面有些毛刺。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地稔的功效:將地稔製成製劑,治療消化道出血,止血功效顯著。


“毛尖”

這個東西叫什麼呢——毛尖、毛針、、、(等待高人指點)春夏之交,田坎山腰間,隨處可見,兒時放學上學的路上、放牛的間隙,總會大把大把的抽這種植物,剝開外皮,裡面就是可以吃的芯,一長條狀如棉花的東西,入口是一種軟綿的清甜。“三月三,抽毛尖,一抽抽到洪山尖……”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毛尖的功效:暫時不曉得。(對於小編來說,只能說無聊的時候,打發下時候而已。)



馬齒莧

它的別名有:長命菜、長壽菜、五行草、馬蜂菜、馬馬菜。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可以生吃,可以入菜,廣佈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好高大上的感覺!)生吃就是很酸很酸,或者可以曬乾炒肉更是人間佳餚啊,回憶那表情真是... ...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馬齒莧的功效:清熱解毒、利水去溼、明目,但孕婦禁食哦!



酸味葉

酸味葉,學名酸藤子,又叫信筒子、酸藤果、入地龍。果子成熟之後可以吃。嫩葉也可以吃,酸酸的異常開胃!

千萬別吃這些鄉村野味,清新人吃過都會“上癮”的!​​


小孩子最喜歡酸味果,不是因為它可以吃,而是因為它可以做子彈!又可以叫它“雞踢仔”,鄉下很喜歡用小竹筒做成一支“槍”,美其名曰“噼啪槍”。用未成熟的酸味果塞住小竹筒的兩頭,再用一根小木棍做活塞,用力一捅,啪,子彈就能打到老遠的。打到大腿,隔了褲子都能感覺到非常疼!一夥小孩,經常拿這槍來戰鬥。


隨著環境汙染問題的加劇,在有些野果也鮮為人知了。但只要想起那小野果的味道,一起“牙齒曬太陽”的時刻,一起站那村口長滿青苔的小板橋上分享美食的情景,就還是那麼清晰可見。


眼看五一小長假來臨了,在這個勞動快樂的假日裡,不妨約上曾經一起光著腳板滿地跑的TA,一起來清新美麗鄉村吃個飯、喝個茶,聊聊那些年的囧事。只因心裡有那個人的一小塊位置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