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新員工要辭職,就隨他去吧!

任正非:新員工要辭職,就隨他去吧!

任正非的《致新員工書》裡面沒有雞血,全是薄荷糖。

任正非:新員工要辭職,就隨他去吧!

對待年輕員工

寧可“右”一點,不要“左”一點

華為榮譽部1999年開始,陸續從四川綿陽聘請20多位的部隊退休的老專家來華為,專門從事員工思想教育工作。

這些老專家,有些來自四川綿陽某研究所,這也是當年任正非工作過的地方;

也有來自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其中還有當年參加過中國二彈一星的研製工作者;

還有一些是國內著名高校的退休教授,如中國科技大學、華東科技大學的退休教授。

任正非讓這些老專家,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言傳身教,來影響教育華為的新員工。

任正非認為:

華為員工最大的優點和缺點都是“年輕”。

明天華為有沒有希望,就需要有一批領路人,幫助年輕人健康成長。

請老前輩就是要站在人生經驗方面,給年輕人多多指導。用他們自己非常豐富的人生經驗,講述他們的艱苦歲月和奮鬥精神,使華為的年輕人能夠成為對國家、對企業有用的人。

讓老專家與年輕人結成忘年交,做他們人生的思想老師。幫助他們克服考核和經歷的挫折。

任正非認為:

年輕人捧快了、培養快了,弄不好就是“捧殺”!

結果浪費了聰明才智,甚至人生,也不是所有彎路都是人生的財富。

所以讓老專家要“以正面教育為主,控制教育為輔”的方式,影響年輕人。但處理事情一定不能簡單和草率,也要冷靜、灰色。即使處置一個人,也寧可“右”一點,不要“左”一點。

華為多年來沒有矛盾激化,就是華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比較灰色、一貫“右傾”,多數都是很寬鬆的,最重的處分就是辭退員工了。

招聘太急,

導致的員工抱怨

1999年起,華為因為開始大規模地向海外拓展,招了很多人。

由於要完成龐大的招聘工作,所以華為的人力資源部門那兩年在校招時,有的專業幾乎是一鍋端。

由於太急,有過一些給新員工的承諾,如承諾轉正工資等。

但到了2000年到 2003年,行業進入寒冬,所以華為基本上是3年沒漲工資。

反而在2003年年初,舉行了總監級以上幹部的自願降薪活動。

再加上當時華為在產品開發判斷上失誤,使華為在新的增長點上沒有什麼項目,結果導致幹部與員工不少的抱怨。

從某種角度來看,確實也讓任正非傷心。

大概十年前,起薪一來就是5000、6000、7000;那時華為最高的薪水是本科6000、碩士7000、博士8000元,結果有些老員工還沒有新員工高。而老員工的起薪是本科3000、碩士4000、博士5000元,導致一些人開始牢騷怪話。

因為公司3年基本上沒有漲什麼工資,公司政策也要減少副職幹部、精官減政,不能輕易提拔幹部,使得一些急功近利的員工難以忍受。畢竟“板凳要坐十年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公司的未來發展吸引了一些新員工,但由於他們對公司期望值較高,不瞭解現實的艱難,實際與想象存在一定差距。

任正非認為:

新員工對未來美好幻想太多。

培訓中心讓新員工看到的都是華為美好的一面,一些神化了的東西。

新員工對公司的期望值其實是被鼓起來的,虛火得厲害。所以鼓勵大家多看看《胡耀邦平反冤假錯案》,看看潘漢年、胡風,對現實多一些清醒認識。

有些應屆生,比較幼稚,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好,在家裡、在學校裡總是被追捧的,爸爸、媽媽捧,老師、同學捧。心中充滿了大理想,對於小事不願意做、或不屑做,而大事又做不來,也沒有經驗。

還沒給華為做出什麼貢獻,就和老員工比工資、比獎金。工作沒多久就想漲工資,考核受一點挫折,就受不了。

所以對這些新員工,任正非的態度是:

“他要辭職,就讓他辭職。讓他到社會上去受點挫折,才會覺得華為還不錯。”

在喧囂浮躁的時代背景下,任正非也曾說出了自己的無奈:

我們面臨的現實,人才也在流失。

哪個企業說要IPO,我們的人也會往那兒跑,我們也抵擋不住互聯網企業招我們的人。

我們做的是大平臺,不可能激勵少數人。”

但“你要吃飯,就得做工,所以90後也總會有人留下來的。

所以,在任正非的《致新員工書》裡面沒有雞血,全是薄荷糖。

任正非:

《致新員工書》

您有幸加入了華為公司,我們也有幸獲得了與您合作的機會。

我們將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共同信任的基礎上,與您一起度過在公司工作的歲月。這種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地進行共同奮鬥的橋樑與紐帶。

華為公司共同的價值體系,就是要建立一個共同為世界、為社會、為祖國作出貢獻的企業文化。這個文化是開放的、包容的,不斷吸納世界上好的優良文化和管理的。

如果把這個文化封閉起來,以狹隘的自尊心,狹隘的自豪感為主導,排斥別的先進文化,那麼華為一定會失敗的。

這個企業文化粘合全體員工團結合作,走群體奮鬥的道路。有了這個平臺,您的聰明才智方能很好發揮,並有所成就。

沒有責任心,缺乏自我批判精神,不善於合作,不能群體奮鬥的人,等於喪失了在華為進步的機會,那樣您會空耗了寶貴的光陰。

公司管理是一個矩陣系統,運作起來就是一個求助網。希望您們成為這個大系統中一個開放的子系統,積極、有效地既求助於他人,同時又給予他人支援。

這樣您就能充分地利用公司資源,您就能借助別人提供的基礎,吸取別人的經驗,很快進入角色、很快進步。求助沒有什麼不光彩的,做不好事才不光彩,求助是參與群體奮鬥的最好形式。

實踐是您水平提高的基礎,它充分地檢驗了您的不足,只有暴露出來,您才會有進步。實踐再實踐,尤其對青年學生十分重要。只有實踐後,善於用理論去歸納總結,才會有飛躍的提高。

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怕做小角色,才有可能做大角色。

我們呼喚英雄,不讓雷鋒吃虧,本身就是創造讓各路英雄脫穎而出的條件。雷鋒精神與英雄行為的核心本質,就是奮鬥和奉獻。

雷鋒和英雄都不是超純的人,也沒有固定的標準,其標準是隨時代變化的。在華為,一絲不苟地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奉獻、就是英雄行為、就是雷鋒精神。

實踐改造了,也造就了一代華為人。“您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基層做起”,已經在公司深入人心。一切憑實際能力與責任心定位,對您個人的評價以及應得到的回報主要取決於您的貢獻度。

在華為,您給公司添上一塊磚,公司給您提供走向成功的階梯。希望您接受命運的挑戰,不屈不撓地前進,您也許會碰得頭破血流,但不經磨難,何以成才!

在華為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只有二個:

1、努力奮鬥;

2、做出良好的貢獻。

公司要求每一個員工,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我們這個剛剛開始振興的民族。只有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才能進行艱苦的搏擊,而無怨無悔。

我們總有一天,會在世界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但無論任何時候、無論任何地點都不要做對不起祖國、對不起民族的事情。不要做對不起家人、對不起同事、對不起您奮鬥的事業的人。

要模範遵守所在國家法規和社會公德,要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制度與管理規範。對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後才可以不遵守。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與制度,不貪汙、不盜竊、不腐化。嚴於律己,幫助別人。

您有時會感到公司沒有您想像得公平。

真正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您不能對這方面期望太高。但在努力者面前,機會總是均等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

“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這是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和挑選幹部的準則。

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後如何能做大梁?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的評價,是會有誤差的,但絕不至於黑白顛倒,差之千里。要深信,是太陽總會升起,哪怕暫時還在地平線下。

您有可能不理解公司而暫時離開,我們歡迎您回來。

世上有許多“欲速則不達”的案例,希望您丟掉速成的幻想,學習日本人踏踏實實、德國人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

現實生活中能把某一項業務精通是十分難的,您不必面面俱到地去努力,那樣更難。幹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個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難熟能生巧。

您什麼都想會、什麼都想做,就意味著什麼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對您都是一個學習和提高的機會,都不是多餘的,努力鑽進去興趣自然在。

我們要造就一批業精於勤、行成於思,有真正動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幹部。機遇偏愛踏踏實實的工作者。

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做高層管理者。

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對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您要十分認真地去對待現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十分認真地走好職業生涯的每一個臺階。

您要尊重您的直接領導,儘管您也有能力,甚至更強,否則將來您的部下也不會尊重您。長江後浪總在推前浪。

要有系統、有分析地提出您的建議,您是一個有文化者,草率的提議,對您是不負責任,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特別是新來者,不要下車伊始,動不動就哇啦哇啦。要深入、透徹地分析,找出一個環節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踏踏實實地一點一點地去做,不要譁眾取寵。

為幫助員工不斷超越自我,公司建立了各種培訓中心。培訓很重要,它是貫徹公司戰略意圖、推動管理進步和培訓幹部的重要手段,是華為公司通向未來、通向明天的重要階梯。

您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大平臺”,努力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技能、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培訓也是您們走向成功的階梯。當然您想獲得培訓,並不是沒有條件的。

物質資源終會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一個高新技術企業,不能沒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撐她持續發展。華為的文化就是奮鬥文化。它的所有文化的內涵,都來自世界的、來自各民族的、夥伴的……,甚至競爭對手的先進合理的部分。

若說華為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文化,那就剩下奮鬥與犧牲精神算我們自己的吧!其實奮鬥與犧牲也是從別人那裡抄來的。

有人問我,您形象地描述一下華為文化是什麼?

我也不能形象地描述什麼叫華為文化。

我看了“可可西里”的電影,以及殘疾人表演的“千手觀音”後,我想他們的精神就叫華為文化吧!

對於一個新員工來說,要融入華為文化需要一個艱苦過程。

每一位員工都要積極主動、腳踏實地地在做實的過程中,不斷去領悟華為文化的核心價值。從而認同直至消化接納華為的價值觀,使自己成為一個既認同華為文化,又能創造價值的華為人。

只有每一批新員工,都能儘早地接納和弘揚華為的文化,才能使華為文化生生不息。

華為文化的特徵就是服務文化,誰為誰服務的問題一定要解決。

服務的涵義是很廣的,總的是為用戶服務,但具體來講,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戶,就是您的“上帝”。您必須認真地對待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個用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華為都意味著高品質。希望您時刻牢記。

華為多年來鑄就的成就只有兩個字——誠信。誠信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誠信文化是公司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誠信也是每一個員工最寶貴的財富。

業餘時間可安排一些休閒,但還是要有計劃地讀些書。不要搞不正當的娛樂活動,為了您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望您自律。

我們不贊成您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目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這就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要十分珍惜。

21世紀,是歷史給予中華民族一次難得的振興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21世紀究竟屬於誰”,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國力的較量,國際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在大企業和大企業之間進行。

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需要無數大企業組成的產業群去支撐。一個企業要長期保持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唯一的辦法便是擁有自己的競爭力。如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文章就等您們來做了。

希望您加速磨鍊,茁壯成長,我們將一起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