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了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

孫中山像銀幣是為了讓世人銘記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而鑄造的。1912年1949年期間,以孫中山先生的肖像為幣面的機制幣銀幣數量龐大(如孫小頭、船洋),種類繁多,各類版本琳琅滿目(如五星幣、三帆幣、地球幣、陵墓幣、無紀年幣等等),均代表當時不同時期的文化色彩和歷史意義。究其種類,經相關資料瞭解,民國錢幣按照鑄幣特徵結合時間順序,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刻幣樣,鑄造開國紀念幣(民國初年)。

第二階段:探索幣樣,鑄造六星版(民國十五年至民國二十一年)。

第三階段:確定幣樣,鑄造船洋幣(民國二十一年至民國二十三年)。

第四階段:紙幣盛行,銀幣沒落(民國二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八年)。

而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就屬於第一跟第二階段,這款錢幣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所以又俗稱“孫小頭”。民國成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願鼓鑄1000萬元紀念銀幣,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隨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不久,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根據鑄造時間和鑄造廠不同,孫小頭銀元主要分為三個大的種類:

1、上五星:在背面(壹圓那面)的2、10點的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

2、下五星:在背面4、8點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

3、上六星:在背面2、10點位置各有一個六角星。

五星的是民國元年鑄造的,六星的是民國16年(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以後後鑄的。

目前就有這樣一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此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保存完好,包漿醇厚,幣面圖案、文字鑄造清晰,為上六星版。

銀元正面中央鐫孫中山側面肖像,外圍雙圈 (內一線圈,外珠點圈),邊緣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4字,下鐫中文隸書體“開國紀念幣”5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豎鐫中文隸書體“壹圓”及嘉禾;外圍雙圈(內一線圈,外珠點圈),邊緣上鐫英文“THEREPUBLICOFCHINA”(中華民國),下鐫英文“ONEDOLLAR”(壹元),左右上方分列六角星。

虎拍藝術網:瞭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