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高考作文解析,考查大追求具體而微真表達

2018北京高考作文解析,考查大追求具體而微真表達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髮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

請以“新時代新青年一一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

②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期盼。

請你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符合邏輯;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有描寫。

2018北京高考作文解析,考查大追求具體而微真表達


獨創“寫作系列”考查辦法,體現寫作考查大追求。微寫作、雙文體,三選一、二選一,議論文、記敘文。這些考法,體現了一整套的寫作思考,彰顯強烈的寫作使命感,在高考作文命題史上,是理性堅守、冷靜開掘,難能可貴。比如,讀寫結合、讀思結合,從經典名著尋找成長力量,以書評為抓手,關注藝術人物生命,滋潤個體精神成長;不放棄記敘文寫作,這是北京卷的嘹亮聲音,是高考寫作版圖上的靚麗存在,體現了北京語文教育屆的思考和堅守。 矯正寫作考查泛化、德育化傾向。立德樹人,是基礎教育全領域的重大工程,不可能也不必要畢其功於一役;寫作是語文學科的題目,而非政史,面向寫作本位的命題行為,是語文教與考的題中應有之意。北京卷提出了具體的寫作要求,如用“一組排比比喻句抒寫你從中獲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寫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符合邏輯;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有描寫”,等等。這些要求,看似技法限制,實為寫作指導,讓學生寫作更具體、更“有樣子”,對寫作教學也是很好的方向引導。 培養公民意識,以高考寫作為獨特的“成人禮”。高考寫作不應是一生寫作的終點,而應是人生旅途的新起點,是18歲走出中學校門的成人禮。這是近年來高考寫作價值追求的基點,不傲不卑,不惰不洩,不憤不狹,理性思考、典雅表達,是青年不可或缺的思維品質。“在祖國發展中成長”,是無可逃脫的時代課題,它既需要持重明朗的時代觀,高遠、寬闊、火熱;也需要積極奮進的成才觀,進取、熱誠、堅定。在發展中考量時代與個人、他人與自我、現在與未來的關係。我眼看綠水青山,祖國生態建設與我的經歷,這也包含個體成長面向未來的責任擔當。 寫作路徑 北京卷兩道題,凸顯了迥異於舊時代的價值觀,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進一步細化、具體化,不要泛泛而談。 時代定義,是寫作前提。時代觀,決定個人成長價值觀。每一個人眼中都有自己的時代理解,要寫出屬於自己的時代定義。“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髮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需要系統梳理新世紀的中國發展,從而完成自我定義。時代太大,需要選取切入口:可以宏觀著眼,談社會趨勢,如融入全球化浪潮、中國聲音中國方案走向世界;可以抓取歷史大事件,如全國一卷作文題,從中勾勒中國力量;可以從百姓體驗入手,從自身成長和周遭變化著手;可以反向思考,以批判性思維看待社會現實,在道德發展、機制體制等不足處下功夫。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期盼。”建設美麗中國,養護綠水青山,這是構思這篇記敘文的起點。這種抒情化的定論,需要考生理性、真實地審視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狀況,或正向入手,從建設成就出發;或反向探尋,從時代挑戰發掘。“中國夢”需要實現路徑,前提是分析優勢劣勢,這也是考生寫作的前提條件。 青年立場,是寫作姿態。如上時代定義,要在自身成長層面落地,不能空談虛論。青年有其激情、想往、憧憬,也有迷惘、憤怒、極端。有橘子洲頭,風流人物;也有塵埃微粒,志願奉獻。置之於我,如何定奪? “新”、“青年”、“成長”;“時代”、“祖國”、“發展”,這些關鍵詞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權衡。——“青年”為例,今日之青年,與五四運動、改革開放初期不同,與辛亥革命、鴉片戰爭不同,與蜀州杜少府、自由裴多菲不同,時代課題、精神氣質皆大不同;然而有無相承相接的潛藏思維呢,自然可以思考。學生要站在更為闊大的歷史背景下審視自我,不能在“大時代”中暈頭轉向,浮沉無著。 “生態文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國人期盼”,也需要落實——“國人”為例,冀望脫貧致富的鄉村後發展地區留守者、開發區自貿區特區新區新居民、城市化高壓力下的蟻族的哥……不同視角下的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複雜心態和建設路徑。寫作需要鏗鏘落地,而非抒情詩、田園牧歌。看真問題,想真辦法。 細讀要求,是成文關鍵。 以第二道題為例,考生要在寫什麼、怎麼寫上做好充分準備。“綠水青山圖”,可寫童年少年記憶,故鄉山水,或旅行見聞,他鄉美景;也可理解為抽象的生態建設者事蹟,他們化濯濯童山為青青翠嶺,豈不也是一幅美圖。可寫現實中的山水美景,也可寫不盡如人意的生態現狀,勾畫建設藍圖,“展開想象”,“敘事符合邏輯”,說明可以暢想未來生態建設的美好前景。 敘述方法,細節描寫,這方面的要求,又提示考生拒絕寬泛寫作,靜心投入,沉浸寫作,有畫面感、故事性。 總之,北京卷作文試題不避熱點,直面時代,立足青年,體現了卓越的時代擔當;植根語文本位,以具體真誠地寫作要求,冀望學生理性思考,靜心表達。在立德樹人和語文教學兩方面,均有獨到價值。

2018北京高考作文解析,考查大追求具體而微真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