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食品走俏 監管不能怠工

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代餐食品”市場的規範化管理和監督,“代餐食品”走俏監管不能“怠工”。應該從源頭把好關,對“代餐食品”市場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絕不能讓假冒偽劣“代餐食品”危害公眾舌尖安全。

代餐食品走俏 監管不能怠工

打著“天然、營養、低熱量、能量持久”旗號,並宣稱能夠迅速有效減肥的代餐食品,因為迎合了當下一些女性崇尚減肥變美的消費心理,一時間風靡市場,在不斷升溫的“她經濟”領域掀起一股熱潮。而近段時間來,一些關於“代餐食品當飯吃,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案例被媒體頻頻披露,再次引發了公眾對於代餐產品市場魚龍混雜、標準不一、過分宣傳等現狀的擔憂。(6月27日《工人日報》)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肥胖引起的併發症以及外在的美觀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人開始追崇用代餐食品來取代正常的飲食。正是由於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肥胖對於健康的危害,所以一些替代高熱量、高脂肪正餐的食物應運而起,這就是最早期的代餐理念。

於是商家嗅覺靈敏,紛紛進入代餐食品市場,導致市場亂象叢生,成為食品安全的一大隱患,危害舌尖安全的罪魁禍首,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諸如時下市場上有很多代餐產品聲稱能補充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與食物纖維,這也是代餐越來越受到飲食不規律人群歡迎的原因。“代餐食品”真能代替一日三餐嗎?專家給出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能!

所謂代餐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等。它最初的來源,是醫院按照科學比例配比營養後,做成營養粉作為腸內營養液供病人使用。專家指出,代餐粉只是一個概念,補充的是人體6大類42種必需性營養素。“但是,必需性營養素只能保障人體基本生存,是營養攝入的下限,不能滿足人體的特殊需求。”代餐除了能夠快速、便捷地為人體提供大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外,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

專家認為在飲食上,需要講究食物的多樣性,而不是營養元素的多樣性。“食物不僅僅是必需性營養素的複合體,還有自己獨特的營養價值。長期食用代餐粉會有什麼影響?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專家的答案是,有危害。“如果每天吃代餐粉而不進行正常的飲食攝入,臉色會變得蠟黃或者蒼白,頭髮會乾枯、分叉,精神會變得很差,記憶力會下降,情緒上暴躁易怒,身體機能也會減退。”

不僅如此,時下市場上的“代餐食品”魚目混珠,有的沒有生產許可證,屬於“三無食品”,有的“代餐食品”根本不合格,不僅完全起不到代餐的作用,而且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實際上成為危害消費者身心健康的危險品。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代餐食品”市場的規範化管理和監督,“代餐食品”走俏,監管不能“怠工”。應該從源頭把好關,對“代餐食品”市場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絕不能讓假冒偽劣“代餐食品”危害公眾舌尖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