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林業對全球碳減排的貢獻

科普|中國林業對全球碳減排的貢獻

中國是全球森林面積增加最快的國家,目前我國的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1.63%,森林蓄積量151 . 37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0.69億公頃,森林植被總碳儲量84.27億噸。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氣候辦常務副主任、中國碳匯基金會秘書長李怒雲介紹,中國有3957萬公頃荒山荒地適宜造林(增匯),60%以上的森林是中幼齡林,亟待撫育(增匯)。國家溫室氣體清單中,森林每年的碳匯 4.21億噸,佔當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7%。通過植樹造林和加強森林管理,預計到2020年,森林面積將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

科普|中國林業對全球碳減排的貢獻

如今,林業措施已成為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之一,林業碳匯減排量可進入市場交易,而碳匯的交易則有助於促進農民增收。在確定農民具有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收益權後,可幫助其進一步開展碳匯交易,如幫助農民編制可持續經營方案、碳匯計量、註冊碳匯證、託管到交易所、出售碳匯獲益。

中國的國家自主貢獻選取了以發展路徑轉型創新為主題的一攬子指標體系,包括意向性峰值時間目標和以提高碳要素效率為核心的量化轉型過程指標(包括碳強度、非化石能源比重、碳匯等指標),努力探索一條不同於美歐傳統路徑的創新型可持續低碳發展路徑,並注重對實現路徑轉型所必須的技術、資金和其他必要條件及適宜環境的加強,彰顯了大國擔當。

科普|中國林業對全球碳減排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