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茶坑 梁啓超故居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從新會總站坐公交車到茶坑村站下車,高興地我不得了。我見到了一棵大水榕樹,主幹並不高,卻分叉七擰八歪,彷彿是一位老人懷子抱孫,遮天蔽日,綠木成蔭。這就是有名的"倒插榕"。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相傳它乃倒插的榕樹株幹而長成。榕樹的生命力特別頑強,但它固有植物生長的規律。可有人說,梁啟超少年的時候經常在這河邊吟詩頌書,給河岸一帶賦予了靈氣。"少年強則國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那倒插的榕樹株幹彷彿聽懂,彷彿會意,竟然衝破這固有的植物生長規律,逆轉生長,成了這亭亭如蓋,蔭地三畝,合抱三人的參天大樹。據說,類似這樣的大榕樹,茶坑村共有四棵,就是這一棵正衝著梁啟超的故居,我不由站在樹杈中間沾沾靈氣照起相來。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到了梁啟超故居,細心看去,這是一幢建於清光緒年間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淡雅清幽,古樸凝重。會客廳有一聯:"一榻蘭風書葉舞,半窗蕉雨墨花香",彰顯出故居主人書香門第的品位。我最欣賞的還是"梁啟超讀書處"。梁啟超故居有一正廳、一便廳、一飯廳、二耳房,兩廳前各有一天井,便廳側有梯級直達其頂部樓亭書房。樓亭書房即可讀書,又可遠眺崖海風光。其實,這裡離崖門很近,崖門海戰,陸秀夫揹著幼主蹈海殉國,一直激勵著人們。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離故居不遠,還有兩處是梁啟超少年時代讀書、接受儒家傳統思想的地方。一處是故居前的怡堂書室。梁啟超出身於詩書世傳的耕讀之家,其祖父梁維清是晚清秀才,父親梁寶瑛是一個潔身自愛的君子,終生信守儒家傳統道德規範,與他父親一道執教於鄉里。怡堂書室是梁啟超曾祖父建造,青磚牆壁,紅磚地面,古樸典雅,佔地124平方米。書室左右各為一耳房,左耳房為書塾先生梁寶瑛的臥室,右耳房是1892年梁啟超與新婚妻子李蕙仙的臥房,長女梁思順也出生於此。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另一處是村口的奎樓,俗稱"文昌閣",是一間四方形兩層建築,閣高三層,風簷雙疊,石柱四立,簷角瓦脊嵌鑲著碧綠硫璃瓦筒,二樓頂門口, 牆上嵌著1塊青石,鐫刻"奎閣"兩字;首層樓門青石門楣上, 書刻"宏文學社"四字,莊嚴古樸,富有民族風格。

梁啟超自幼聰穎,有"神童"之稱。8歲成文,12歲中秀才,後進廣州"學海堂"深造,17歲中舉人,18歲赴京參加會試、落第,當年9月,經陳千秋推薦,已是舉人的梁啟超師從當時還是秀才的康有為,授業於"萬木草堂",攻讀"公羊",涉獵經史,接觸西學,在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影響下逐步走上了救亡圖存,變法維新的道路。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據傳,梁啟超曾拜訪過兩廣總督張之洞。拜帖稱愚弟叩首,張之洞很不高興,在拜帖上寫了一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退了回去。梁啟超一見,不慌不忙,對上了下聯:"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侯",再次遞進。張之洞一見此人很有膽略和才識,便決定見他一面。張之洞說,武漢古稱江夏,我有一上聯,至今還沒有對出下聯,不知能否賜教。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說,那就請大人賜予上聯。張之洞說:"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梁啟超知道四水即四瀆,江、河、淮、濟;四時乃春夏秋冬,略加思索,從容答道:"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後。"可見梁啟超思維敏捷,對答如流。而那張之洞老奸巨猾,卻沒有捲入那戊戌變法之中。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動家和學者,也是近代著名的 "教育救國"的積極倡導者,"人生百年,立於幼學",他的教育思想推動了中國近代兒童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同時,他也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者,他兒女九個,一家出了三院士六專家,九個兒女在各自領域上都成就顯著。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他在家庭教育上的觀念與做法,值得我們去分享。他認為,子女是獨立的自我,個性、才情自有其特色,不可能是父母的再現,包辦代替不可能行通。最重要的應該是為他們提供發揮自我、展示才華的客觀條件,並盡最大的能力為孩子爭取學習的客觀條件。同樣,給予孩子科學的人生理念也非常重要,梁啟超給予子女的理念涉及做人、心性修養、如何面對社會和麵對自己等許多方面,可總結為:盡興、理智、隨緣,也給我們大家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上了一課。"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為了緬懷梁啟超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以及在教育、學術上的卓越貢獻,2001年又建成了梁啟超故居紀念館。建築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嶺南僑鄉建築韻味,更隱現天津飲冰室風格 。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紀念館以豐富的歷史圖片展現了梁啟超愛國圖強、畢生奮鬥的事蹟,陳列展出了梁啟超的部分著作,有《飲冰室合集》、《歐遊心影集》和《時務報》、《清議報》、《國風報》等珍貴典籍,再現了梁啟超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思想體系,使人們對梁啟超有了更正確、更深入的認識。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不僅在我國有很高的聲望,而且在日本也有很大的影響。戊戌政變後,梁啟超東渡日本13年,在海外創辦報刊,繼續宣傳維新思想,享有盛譽,贏得"輿論界之驕子、天縱之文豪"之稱。民國四年(1915年),梁啟超回鄉為其父祝壽,在故居正廳門楣上懸掛了一牌匾,那是他為自己而立,上書:"司法總長參政院參政、一等嘉禾章中卿銜少卿"。抗戰期間,曾一度成為茶坑村的護村符。日軍得知茶坑村為梁啟超家鄉,掃蕩隊伍繞道而過,對茶坑村秋毫無犯。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在紀念館大院中央樹立著一尊銅像,高2、38米,重400多公斤,是由新會籍的廣州美術學院林敦厚教授、雕塑家林漢強父子設計。銅像中的梁啟超一手叉腰,一手緊握書卷,目光堅毅執著,作深思狀,再現了當年憂國憂民、不斷探索,併為之奮鬥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戰鬥不息的風采。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透過銅像遠遠看去,熊子塔展現眼前,如椽巨筆般直插鳳山之巔。熊子塔建於明朝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仲秋,塔體是以文筆式構築,呈八角稜形,高七層,約46米,彷佛就是一支筆屹立在峭壁奇峰之中。大地為紙,流水為墨,書寫出多少錦繡文章。梁啟超在十一歲時曾寫下《登塔》一詩:"朝登凌雲塔,引領望四極。暮登凌雲塔,天地漸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為何多變幻,此理無人識。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我欲問孔子,孔子難解釋。搔首獨徘徊,此理終難得。"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充分體現出梁啟超少年時強烈的探索精神以及求知慾望。明清時期,新會人就把熊子塔稱為 "文筆"塔,認為此地物華天寶,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定出文人。果不其然,到了清末茶坑出了一個梁啟超——中國歷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新會茶坑 梁啟超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