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時代 投資者如何對待自己的錢包?

理財對於現在人來說越來越重要,有時一旦落後於趨勢,就意味著少賺幾百萬。這並不是誇大其詞,在民眾普遍玩槓桿的今天,幾百萬損益區間是非常正常的數據。

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下達後,市場的不確定性更加令人擔憂。面對多變的投資理財市場,投資者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錢包?

過去,追求保本保收益的保守型投資人習慣找銀行定期理財產品進行投資,而如今,這一理財風險緩衝地帶已隨著資管新規的頒佈成為投資者記憶中的過去。未來,固收類理財都將從理財市場消失,市面上各類保本保風險的理財產品將成為歷史。

理財時代 投資者如何對待自己的錢包?

至於如何投資理財,相信大家的理念各不一樣。但是,投資理財首先一定要有一個概念:理財是對私人財產進行管理,追求的是保值和增值,側重長期和穩健。任何不考慮風險盲目入場投資的理財方式都是不理性的。

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投資選項非常多,而投資者也分為保守型和激進型。但是,對於真正的理財愛好者而言,低收益的理財產品僅僅是個附屬,而真正的精力絕對會集中於能夠賺到錢的投資領域,換言之就是博取高收益的權益類產品。

任何投資的收益都與風險成正比。因此,作為一名合格投資者,首先要考慮清楚兩點:第一、能否憑藉個人經驗判斷風險在哪裡?第二、理財資金能否承受產品本身的風險?因為未來的投資理財市場是打破剛兌的市場,無論是在一級市場投資私募股權、信託,還是在二級市場玩證券、期貨、外匯等,所面臨的投資領域不同,但風險與收益並存是一致的。

權益類理財產品8%-10%的年化收益,一點都不高,至少也是個正常收益。因此,最終投資回報如何,一方面要看投資者的理財水平,另一方面最好藉助專業的投資理財機構,通過專業的機構體系為自己篩選具備盈利前景的產品,為個人投資提供保障。

理財時代 投資者如何對待自己的錢包?

風控是理財保障

從近期來看,P2P行業的密集爆雷將投資者的膽嚇得不輕,很多投資者都已將資金拿了出來。其實,資管新規下達的第一年就是出清市場不合格機構的一年,各類政策動作都在預料之內。而P2P平臺接二連三爆雷,投資者就應該意識到,這兩年都不是投資P2P平臺的好時機,但此類不合規平臺的出清對於未來的理財市場而言是利好。

至於投資風險該如何分散,由於中小個人投資者缺乏信息和經驗優勢,因此最佳選擇是諮詢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投資理財機構,通過不同的渠道提供多樣化、結構化的優質產品線,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需求,並有效控制風險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如今,高級別的風控通過細緻的產品覆蓋、調研、排查,最終確定下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指數。精準有效的風控目前只有專業、合規、行業資質優良的機構才能夠真正做到。風控做得越細緻,資產配置越安全。因此,專業理財機構的選擇對於缺乏信息優勢的個人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助力投資成功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