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兩鳥!勘探技術防震、找油兩不誤

俗語云:隔行如隔山。尤其今天,學科日漸細化,“大同行”“小同行”的概念頻繁出現,且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專業細化,並不意味著科研“走窄”,許多項目仍在相互交融,觸類旁通。鏈科技小編今天介紹一款“一技兩用”的項目。隨著碎屑岩及碳酸鹽巖油氣資源萎縮,火山岩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逐漸引起重視。火山岩發現百餘年來,一直存在發現難、控制難、開發更難的問題,如今這一被動局面將被改變。經過近十年攻關,我國火山岩地震勘探技術獲得突破,利用該技術僅在準噶爾盆地火山岩中就高效探明原油1.7億噸,天然氣416億立方米。此外,對於已開發的氣藏,實現了30%的低效井向高效井的轉變。

一石兩鳥!勘探技術防震、找油兩不誤

該技術本用於火山岩地震勘探,現在拿來進行油氣勘探,可謂最經濟最便捷的技術成果轉化,設備稍加改造就可投入新的應用,這無疑提供了一條成果轉化新思路。“火山岩油氣藏地震勘探關鍵技術及準噶爾盆地高效實踐”項目取得的突破,得到鑑定會專家高度評價,認為該成果為準噶爾盆地火山岩油氣藏規模增儲和穩產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我國東、西部的火山岩油氣藏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2005年,新疆油田通過對準噶爾盆地基底的深入研究,提出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巨大油氣勘探開發潛力,為此,東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與新疆油田分公司自2006年以來組成聯合研究團隊,針對準噶爾盆地火山岩油氣地震勘探技術難點和目標進行攻關,突破了很多地震勘探技術的瓶頸,提出火山岩油氣藏主要為“非均質油氣藏”新認識、新理念,打破了傳統油氣藏認識的侷限性,突破了傳統理念上火山岩找油找氣的禁區。

一石兩鳥!勘探技術防震、找油兩不誤

請隨小編關注地震勘探與油氣勘探共同的地質屬性,再次認識一下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咱們都知道,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就發生在地殼內。 但地震不僅發生在地殼之中,也會發生在軟流層當中。據地震部門測定,深源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300-700公里處。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從這一點來看,傳統的板塊擠壓地層斷裂學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深源地震,因為720公里深處並不存在固態物質。

一石兩鳥!勘探技術防震、找油兩不誤

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形成的地震危害巨大,科學家設想將地球岩石結構探測清楚,這樣對預測地震有很大幫助,由此地震勘探成為一項重要學科分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