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珵素

減負是一個講了十多年的問題。從最初的只見口號少有行動到現在的動真格,相關部門落實減負政策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各地的學校從最初的陽奉陰違、應付了事到現在的全面配合。十幾年間,減負的方式不斷變化,人們對減負的認知也在不斷變化。

筆者在上中學時,周圍同學對減負效果的預期,大致來說就是上課時間少些,體育、美術等課程多些。甚至有人索性將日本等國家的學校的作息時間視為標準,盼望著下午三點就離校的日子早點到來。不過,即便是減負政策已經落實了十多年的今天,中學的作息標準也沒達到某些人的預期,倒是小學的放學時間頻繁提前。

補習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但早早放學的小學生卻並不像之前一些人設想的那樣,有大把的時間出門玩耍。相反,不少小學生放學後就會被輔導班、託班的老師接回輔導班,繼續學習。近幾年,學校周邊的輔導機構越開越多,學生在輔導班待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這一方面是因為學校放學的時間早於家長下班的時間,因此家長只能讓孩子待在輔導班中。另一方面,不少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在輔導班中多學習一段時間。在家長看來,學生的學習時間從來都是不夠的,而非多到需要削減。

減負本來是為了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和心理負擔,是為了幫助孩子健康發展。但從減負的口號提出後,就有不少家長提出質疑,更多的家長則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種輔導班、培訓班,為孩子請家教、購買輔導材料、設備等等早已不是新鮮事,以至於連媒體都不願再在這上面浪費口舌。

補習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大量的中小學生剛剛從學校走出來,就被父母送進了各式輔導班。學校的學習任務加上各種培訓班的學習任務加起來,比之前還多,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僅沒有降下來,反而比以前更重了。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壓力嗎?顯然不是。家長們大都明白自己孩子的壓力,但他們認為,此時多吃苦是為了以後少吃苦。

在家長看來,只有在中小學階段掌握足夠的技能、掌握足夠的知識,才能夠在之後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各種培訓班也正是迎合了家長的這種心理,才會越開越多,越辦越火。

補習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事實上,這種現象並非我們獨有。不少人羨慕的日本學生事實上也在經歷著各種補習班的洗禮。日本的學校嚴守規定的作息時間,但放學之後,也有不少的學生自覺進入各式補習班補習。每年花在補習班上的金錢,絕不是小數目,而且多數都是學生自主選擇的。至於其他國家,情況也大體類似。

是這些學生不知道休息,不喜歡放鬆娛樂嗎?顯然不是。人都有惰性,古人甚至將好逸惡勞視為一種無法治療的病症。但這些人卻自願將自己的休息時間用在參加補習上,為了學習甚至會放棄自己喜歡的娛樂活動。這背後的原因,或許更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