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3:仰視而行?還是旗鼓相當?

前任3:仰視而行?還是旗鼓相當?

文字/主播:輕逸先生

1

前兩天去看了這部電影,同大多數人一樣,在電影的角色帶入下,在無限翻飛的記憶裡,也在不斷的刺激著我,讓我想起自己經歷故事的和那些所聽所見的故事。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感動到很多人,其實不在於情節有多麼的跌宕起伏,也不在於擁有多麼高超的拍攝技巧,只不過是用了一種極其普通的視角,來真實的講述著,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最令我感觸的一段就是林佳和王梓相遇的時候,她們二人並不認識對方,也沒有一句對白,最後只是深深的對視了僅僅一眼,就足矣讓林佳對這段而絕望了。看到這裡,我用手機記下來一句話,“林佳輸了,也徹徹底底的到此為止了,只不過是她輸給了曾經的自己。”

林佳在喝醉後傷心欲絕地說著:“我和孟雲分開那麼久,他身邊不是沒有出現過女孩,每次看到照片後,我一點也不在意,我覺得她們根本構不成威脅。但是今天,我看到那個女孩,我感到深深地害怕,她就是我啊,那眼裡的自信、張揚。曾經的我,在孟雲因為加班熬夜時,即使怕黑,也從不會叫他回來,曾經的我哪兒去了?”

很多人說,電影中的孟雲和林佳太作了,作到彼此死活也不肯放下所謂的面子,他們敗給了彼此之間的冷戰與故作矜持。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哪裡會有幾個人面對愛情之時,可以完全達到理性的狀態呢,而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所有認知,不也就是在無限的衝突之中,才逐漸的找到了彼此之間,最終可以相互平衡的位置嗎。

看來,彼此之間的失衡,才是左右著那些細小的矛盾,最後演變為不可收拾的衝突最主要的原因。

2

影片中的二人,孟雲創業小有所成,開著奧迪住得起豪華的公寓,繼續抱有著對生活中無限的激情,繼續的向前奮進著。而此時的林佳,卻失去了曾經的自信和張揚,在沒有了安全感的世界裡左右的撕扯著,可安全感,從來就不是別人能夠給予一個人的。

在愛情中彼此失衡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像許志安和鄭秀文,兩人在一場選秀中相識,彼此並無太大的差距,但兩人攜手了13年後,卻因為彼此之間的事業懸殊,最終結束了愛情長跑

就像李若彤與郭應泉,在郭應泉一再的要求下,李若彤偃旗息影,每日的陪伴卻最終換來了郭應泉的一句,我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就像這部電影中的林佳和孟雲,在面臨著自己不斷遞增年齡和越來越忙的伴侶,林佳變得敏感又依賴,她無限渴望能夠得到,以她愛孟雲的方式來回報她。而當孟雲之前無論發生何事,都會主動道歉的關懷,這時卻消失不見時,而林佳開始慌了,她覺得自己對孟雲已經不再重要了,於是出現了影片開頭之時,她賭氣收拾行李的場景,於是出現了她故意留下自己的地址場景,於是出現了在與王梓相遇後,她說的那句“曾經的我哪去了。”

情侶之中吵吵鬧鬧並不可怕,揚言分手也並不足以致命,而最可怕就是就在無形之中已經拉開了兩個人的距離,彼此卻絲毫沒有察覺。而此時的你已經不懂我的世界,而我依舊還希望你能用曾經的方式繼續來愛我。

3

這部電影之所以真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有一點就在於結尾之時的那個場景。林佳和老同學有了孩子變成了母親,而孟雲也與王梓再續前緣還有無限的可能。他們沒有重歸於好,這才是在感情生活中,血淋淋的真實描繪。

就算兩個人在影片結尾之後重歸於好,可這樣的差距仍舊還在,畢竟其中的一個人有著一場追尋事業的夢,他對另一個人的關注也註定會減少幾分。而另一個人,依舊渴望著他無微不至像曾經一般的關懷,可時間不允許精力也不允許,在最後,也不再會有像曾經一般無論何事的主動道歉了。

其實兩個人的背道而馳,似乎已經是註定的了。畢竟兩個人的狀態,已經不像從前一般的簡單了,擁有的越多,所揹負的繁重也越來越多。而當兩個人的差距日漸積累之時,難免這些矛盾就會積攢成最後的遺憾了。

也只兩個人,彼此都為對方而不斷的提升著自己,改變著自己,這樣的感情才會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你走的太快了,那麼請你也等等我,我會努力的追上你。如果你走的慢了,我也會不惜暫緩腳步去拉起你的手,只要餘生有你,一切都在所不辭。

在愛情裡,像極一場兩軍對壘,旗鼓相當的比較,也只有

棋逢對手才能將遇良才。而一份真正能夠走的長遠的愛情,一定要做到的就是我們彼此之間,既不會仰視,也用不著俯視。

而那些錯過的人,錯過的事,並不是沒有錯過的道理。他們終將會讓我們懂得一些成長之中必然要去失去的東西。

而看完這部片子的人

落淚的也好

不動聲色的也罷

只要能讓你能想起一個人,就已經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