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原因:《泰晤士報》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德國2014年天下杯捧杯畫面

“我們是一所完全普通的學校。”邁克-迪裡希反覆說道。

此時正是貝格菲爾德綜合學校的午餐時間,穿過灰塵飛揚的走廊,你總會被迴盪著的儲物櫃叮噹聲和孩子們的吵鬧聲所吸引。伴隨著邁克-迪裡希,我們來到了他的辦公室。

一進門,牆上的畫就立刻吸引了我們。從諾伊爾、厄齊爾、德拉克斯勒、赫韋德斯,再到年老的薩內,這些目前德國足壇赫赫有名的名字,均赫然在列。

這裡的另一個身份,就是沙爾克04俱樂部和德國足協配合的足球專業學校。據瞭解,在現在的1400名學生中,就有80名屬於“足球項目”,而自從學校成立40年以來,這裡已經相繼走出了25名職業球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選入國家隊為國出力,而其中亦不乏厄齊爾和諾伊爾如此的球星。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諾伊爾和厄齊爾代表德國U21出戰

而追溯這所足球學校的根源,則要回到1998年的世界盃,當時德國隊遺憾止步8強,而在兩年後的歐洲盃上,德國隊更是無緣8強,這也讓德國足協開始痛定思痛,因此下定決心建立一個合作學校網絡,而目前,規模已經達到30多所學校。這也確保了那些有天賦的孩子既能夠接受文化課程教育,還不會錯過足球教育。

“他就像拉網一樣,保證了每一個有資質的孩子都不會流失。厄齊爾和諾伊爾在青少年時期都被認為太小,如果在舊模式下,他們或許已經被淘汰。”迪裡希說道,很難想象,下一個世界冠軍或許目前就在這些嬉鬧的兒童中心。

迪裡希的同事邁爾就直言:“這裡的優勢就是球員能夠融入學校整體,在這裡,球員們都被禁止穿著他們的俱樂部訓練設備,我們也希望他們在普通學校就讀,並且可以融入其中,當然也能保證他們能接受定期的訓練。”

即使在外界看來,這裡的任務是培養精英球員,但這其實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他們只是為了培養出更為周到的人才,而剩餘的事,則交給德國足協的其他機構。絕對而言,這裡更重視培養的是一個球員的信心、團隊凝結力。

“如果將這些比作一臺巨大機器的話,我們只是很多小型齒輪之一。”邁爾補充道,”可是和大多數德國機械一樣,我們這個機器也很少出故障。”

14年奪冠,本屆世界盃又強勢入圍,在這項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體育項目中,德國永遠保持著頂尖的競爭力。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完成這一切的呢?

解答這一問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洛塔爾-馬特烏斯,作為90年代德國足球的領軍人物,其五次參加世界盃,奪得一次冠軍,並創辦了多項世界盃紀錄。而在同時期,德國足球的影響力也達到了空前的地位,按照加里-萊因克爾的經典說法:“足球是一種由英國人發現,通過場上22個人激烈拼搶,苦戰90分鐘後,最後由德國人獲勝的活動。”

但事實上,馬特烏斯一直在否定這種吹捧德國隊的言論,當我問到德國隊是否就是以這種鐵血以及強大的信心贏得比賽時,馬特烏斯給出了否認的答案,“在我們參加比賽時,我們永遠不會對自己說我們會贏,我們只是在力爭獲勝,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咱們得尊重對手,尊重他們的實力。”

但德國人穩健的心態是否更有利於他們在重壓之下表現呢?馬特烏斯的答案也很明白: “不是的,這與壓力無關,只是經歷問題,你的經歷越多,你才能更好地應對壓力。”

而當我問及在每一屆奪冠的德國隊身上是否存在獨特的基因時,馬特烏斯的答案是團隊元氣:“無論是我擔任隊長的時候,還是貝肯鮑爾、拉姆的時期,德國隊始終都是建立在團結根本上的,咱們凝聚一心,即便在訓練營裡,氛圍都很好。”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沙爾克04時代的厄齊爾和諾伊爾

只是提及團隊精神,每個國家都有發言權,但是什麼讓德國人的團隊精神如此特別?馬特烏斯的答案,是沒有哪個球員對自己的重要性很注重,他們更注重球隊,他們都知道,沒有其他球員,他們本身就毫無價值。每個人的目光都在個人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這或許就是德國隊團隊精神的素質,也許其他國家不是這樣。

當然這個答案本身沒有什麼引導性,但當你無數次的聽人分析時,你就會逐漸產生這樣的想法:德國足球成功的秘訣大概就是沒有秘訣,他們只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別人優秀而已。

“在我們培養小球員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把自己當作是單純傳授技戰術思想的教練,也會引導他們的價值觀,尊重、謙恭、厚道、樂於助人和團隊合作能力,這些都是他們成長所需要的。”沙爾克04的U19教練艾爾格特通知我們。

今年61歲的艾爾格特曾培育過厄齊爾、諾伊爾、薩內等球員,在他看來,

教育年輕人也能給他帶來奪冠一樣的滿足感。

“現代的足球教練都是教育工作者,甚至在某些方面也可能稱作心理學家,你必須關注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這就像每個園丁的職責一樣,你得澆灌照看植物,直到它們開始生長。我們有同樣的責任,那就是幫助我們的球員發展。”

艾爾格特對於教練職責的認識,便是沙爾克04青訓的目標,而他們所傳達的,也往往是一些非傳統德國人所特有的東西:歡樂、輕鬆……他們直言,規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灌輸一種對足球的熱愛感。

我相信,只要當你喜歡一件事情時,你才能將它做好。 在這裡開始踢足球的孩子們或許都不是這麼想的,因為他們對於名利更加看重。起初他們都喜歡把球控在自己腳下,而且他們也完全不能輸掉。一個這樣的球員也永遠不會提高。”

此外,艾爾格特也格外建議大家儘可能長時間的留在校園,就像17歲的黑克所言:“你在學校所學到的可以用在訓練中,乃至用在球場上。”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沙爾克新星蒂洛-科雷爾

現在黑克正在上高中,而這種情況也在德國越來越普遍,據統計,在德國隊2014年的奪冠陣容中,就有13名球員具有德國最高的學歷,無論任何情況下,教育都是基石。

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未能進入專業梯隊球員的將來。“好的學校文憑可以給你保證,這樣一來,你就不會每天想著你以後非要靠體育吃飯,這也會讓他們在球場上更加自由一些。“

目前在德國很火的蒂洛-科雷爾就是出自貝格菲爾德綜合學校的一員,他也具有很高的學歷,這也會使其在選擇未來的道路時更加輕鬆,因為他們不僅能夠靠踢球謀生,也能因為自己的學歷未來無憂。

“這不奇怪,我想很多人會幻想甚至期待未來可能在球場上大獲成功,但事實是,這些可能都不會發生。”海因斯-魏斯魏勒學院的相關負責人這樣說到。

坐落於亨內夫的海因斯-魏斯魏勒學院是德國教練的最高學府,也是全球精英足球教練人才的教育基地,在這裡,曾走出過海因克斯、勒夫、克洛普等知名鍛練,而這裡也是德國足球的思想大教堂,那些最先進的思想家們正在勾畫著影響世界的戰術。

在球場上,德國隊的表現始終優於英格蘭,但在場下的思維搏鬥中,這條邊界同樣難以趕過。以前十年,英格蘭也只要加里-內維爾、克雷格-莎士比亞和哈里-雷德克納普三位主帥率隊打進過歐冠,而從下賽季開始,德國教練的這一數字至少將達到14人,而且這一趨勢還在呈上漲態勢:上賽季,32歲的特德斯科將沙爾克04帶到德頭等二,而排名第三的霍芬海姆則是少帥朱利安-納格爾斯曼執教。德國足球的血液中正在源源不斷地融入清新活力。

這一學院每年會從80名申請者中招入24人,而申請者也必須擁有德甲U17或U19球隊一年的執教經驗。而在英國,獲得教練資格證只需要203個學習時間,但在這裡,他們需要實現750時長的課程。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納格爾斯曼

“我認為德國的教練目前正在變得越來越理性,只是我不希望喪失那些傳統的特點,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你執教時的心態和激情都是必要的。但這一切已經變得越來越體系化和結構化了,如今幕後發生的一切都非常理性。”該負責人說道。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無人機、VR等運用到教練領域都已成為現實。”年輕教練對比賽中的所有新事物都持開放態度 ,這是靠技能成長起來的一代,所以他們很容易就可以將它與工作結合起來。”該負責人補充道。

除了戰術層面的特殊業務能力以及無比透徹的細節,德國教練還更加強調人際關係層面的內容:克洛普的人格魅力,又或者勒夫低調的威望,都是鮮明的代表。納格爾斯曼稱執教“有70%要靠社交技巧”,而涅季科夫斯基則表示完全贊同。

他說:“要想讓人們服從你的指揮,自然要主動去接觸他們。其他的內容都存在於基礎層面:必須能夠理解這項運動,但許多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必須可以帶好練習,許多人同樣可以做到。還有分析——我們有許多教練都很擅長這些。但社交技巧才是分辨頂級教練和普通教練的真正要素。正如我們德國人所說的那樣,成為一名人際高手,是做好鍛練的必備要素。”

41歲的涅季科夫斯基球員期間只是曾經效力過兩家第三級別聯賽球隊,23歲就早早退役,在美國一所大學獲得運動心理學學士學位。他在勒沃庫森承擔了3個賽季的助理教練,目前,除了監視職業教練證書的相關課程,還是德國21歲國青隊的助理教練。

第二個身份讓他有機會靜距離地觀察德國足球與英格蘭足球之間的另一個主要區別:除國家隊之外,其他各級別國字號球隊球員踢頂級聯賽的機會存在分歧。兩國21歲以下國青隊去年在德國威斯巴登相遇,按照記者阿奇-林德-圖特的統計,英格蘭國青隊的球員們總共有206場英超經驗,德國國青隊相對應的德甲出場經驗為1137場。一個國度溫室裡的花朵有機會綻放,另一個國家的則如同難逃被掩埋的命運。

涅季科夫斯基既是下一代球員的守望者,同時也是新一代教練們的導師,這恰恰是德國足球和諧的說明:這是一條純色系的掛毯,而不是顏色相互矛盾的布片拼湊起來的被子。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德國隊近28年天下杯戰績

開始,起到輔助作用的是“我們的風格”——德國足協發起的基礎的足球哲學——跟英足總備受非議的“英格蘭DNA”有些相似——包括15條簡單的原則,比如“搜索並利用對方背後的空當”。這些戒律似乎很容易做到,也無需多作解釋,但卻被寫進海報裡,掛在教練學院牆上,並且在教練課程中屢屢被提及。

涅季科夫斯基表示:“許多人看著‘我們的風格’規則,就會說,當然,這就是我們想要採取的踢球風格。但更為重要的是某種獨特的目標,以及對該目標的充分理解。當然,某些情況下,這些規則也會變得複雜,但主要是我們必須迴歸到足球的根源。”

即使如此,德國足球花園中並非一切都那樣美好。雖然21歲以下國青隊去年夏天拿到歐錦賽冠軍,但低年齡段國青隊的戰績卻不盡人意。民眾對此感到焦慮不安,尤其是看到英格蘭征服一切的各級別青年隊,越發讓人們感到豔羨。

涅季科夫斯基解釋道:“咱們的球員往往在旅途中還要接受文化課考試——實際上,出征大賽時,都有teacher跟隊,這顯然會影響到他們的表現。因此,在我看來,在17歲以下年齡段,英格蘭球員的進展較大,而我們球員的進展較小,也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我們的問題是大家沒有耐心等待,等著看這些球員21歲時可以達到怎樣的水準,他們只是根據目前的情況做出判斷。”

也存在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像納格爾斯曼和特德斯科這樣的教練的出現,間接影響到德國球員的發展,給用汗水澆築的足球世界帶來沒必要的暗影。

涅季科夫斯基表示:“這本身是件好事,但結果是許多教練都期待可以躋身職業層面。很多青年隊教練想要成為職業教練,因此不願意花心思幫助球員提高,他們只想著贏得比賽,從而作為躋身職業範疇的基礎,這就是現在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

“我希望目前在德甲執教的教練們都可能蟬聯,上面提到的趨勢終將結束,因此,注重青訓並努力提高球員水準將再度變得緊張起來。這正是我們目前沒能做好的事情。我們有很多教練沒有職業球員的經歷,很多職業球員退役後則會選擇進入管理層,這可能在英格蘭已經成為災難,而在德國,同樣帶來了不小的風險。”

他嘆口氣說:“在我看來,我們得到的成績,有很多完全是因為龐大的球員基數。德國有8200萬人口,葡萄牙呢?只要1000萬人口?但他們卻是新科的歐洲冠軍。倘若從頂級球員的比重來看,他們做得要遠比我們雋拔。”

“事實上,我們在各級別國青隊層面缺乏足夠的深度,我們鼓勵球員潛質的比重,打造出真正頂級球員的比重……在這方面做得還不敷好,只是尚未影響到成年國家隊的層面。”

德國足球居然也存在如此多的陰暗面,我真的感到驚訝,在我看來,德國足球就像一條永不休止的生產線,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優秀的天才球員及頂級教練。

涅季科夫斯基說:“也許我們採取的方式真的太像生產線了,而且即便是生產線,也不可能永不休止,咱們現在就能看到這條生產線的終結。”

上面的內容足以說明德國足球如何達到強勢地位,其業界人士又是如何對其進行評估和批評的,但卻無法解釋一切。終於,搞好上層建築只是成功的一半。首先,選擇正確的人開車,然後,將道路鋪設好,但國家隊仍有可能在大賽因為壓力或者全部隨機的運氣而出局。不過,德國隊好像從來不會遭遇類似的問題。在大賽賽場,他們為何能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而英格蘭隊則總是大腦短路呢?他們是怎樣緩解壓力的呢?

克里斯托弗-克拉默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4年前,這位不知名的小將搖身一變,成為德國世界盃冠軍隊的主要成員。他在那個賽季開始前,甚至連德甲都沒有踢過,但卻在世界盃賽場踢了3場淘汰賽,並在決賽時首發,但自從那屆大賽後,總共只獲得7次國家隊出場機會,2016年以來乃至再也沒有出場過。除了4年前的世界盃,他再也沒有在俱樂部或者國家隊拿到過重要榮譽。他正好是德國隊能夠讓普通球員出類拔萃的典型範例,當然,我們對球員本人沒有絲毫不敬之意。

克拉默提及的兩件事,我覺得印象尤為深刻。首先是,雖然他一個月前剛剛完成處子秀,但出戰全世界頭號大賽時,即便在德國隊內眾多傳奇球員的注視下,他竟然毫不顧忌自己會犯錯。

克拉默回憶道:“作為一名年輕球員,我剛剛進入國家隊時,並沒有感到絲毫的不適應——就如同我已經在國家隊踢了5年之久。整個老隊員,包括波多爾斯基、施魏因斯泰格等等,幫助我以最快速度融入球隊,讓我覺得自己就是球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犯錯,我也不會因此感到焦慮。”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克拉默表示很享受為國家隊競爭

其次,儘管德國媒體及球迷歷來要求很高,也會毫不吝惜地給予國家隊以批評和質疑,但在大賽進行期間,當德意志戰車為國家榮耀而戰時,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們能夠獲得全國上下的支持,球員們感覺到的都是大家的力挺。

克拉默表示:“在英格蘭踢球,要面臨巨大的壓力,在德國同樣如此,但兩者的水平有所不同。當大賽舉行時,整個人——球迷,媒體,整個人——都會堅定不移地支持德國隊。在2014年,我們真正瞭解到了這一點,看看國內媒體發出的圖片——巨大的宣傳畫,大街小巷穿著國家隊戰袍的人們,真的讓人體驗到‘全國一心’的感覺。”

身穿國家隊戰袍,在最閃亮的聚光燈下發揮真正的水準,勝不驕敗不餒,這並非與生俱來的實力。德國隊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部分是因為其完善的教育體制。他們的理念是讓球員面對壓力時做到對其免疫,而不是對其絕緣。

埃爾格特表示:“害怕就像是野火,如果有兩三名球員感到害怕,這種感覺就會迅速在全隊播散開來。而心懷害怕,根本無法踢球。”

“最關鍵的是教導球員們如何正確地對待壓力。我們會製造在壓力下訓練的情況,為的並非毀掉球員們,而是要他們變得更強悍。強悍的心理是關鍵因素。如果球員可以很快學會應對壓力,這無疑是最理想的狀態。但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幫助球員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一架德意志戰車,背後是龐大的德國體系作支撐

在德國的青年隊賽事中,像毛里斯-海克這樣的球員從小就習慣在眾多觀眾眼前踢球。他表示:“第一次在很多觀眾面前踢球,自然會感覺到害怕和壓力。但次數多了,壓力自然也會減輕。我已經明顯注意到,在許多情況發生時,我的處理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涅季科夫斯基相信,這是德國足球在大賽表現堅挺的關鍵因素。他表示:“德國的青年足球非常注重結果,而且歷來如此。在打造創造型球員這個範疇,這樣做顯然不好,但那些經歷過這個系統培訓的球員,習慣了在高壓環境下踢球,在我看來,這確實為他們日後反抗高壓環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英格蘭,年輕球員往往遠離大眾的視線,如果在青訓營踢球,青訓基地都會有扇大門,大門打開,球員進入,大門關閉。就算是比賽,也沒有觀眾到場:沒有經紀人,沒有球迷,沒有球員家長。我們的同事走訪過利物浦俱樂部,他回來告訴我,‘我觀看了利物浦18歲以下青年隊與曼聯18歲以下青年隊的比賽,沒有任何觀眾。只要兩隊球員和教練,僅此而已。’”

“如果來看青年德甲比賽,都會有成群的經紀人和家長觀戰,有那個年紀的球員不可思議的各種狀況。因此,他們會逐漸習慣一切,適應比賽時的吵鬧聲,這顯然會幫助他們發展,相對而言,英格蘭球員不會這麼早面臨壓力。”

如果你稍加關注,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勒夫的球隊在世界盃時期面臨著最大的壓力,他們世界盃前的6場比賽僅有1勝,並且是毫無說服力地戰勝沙特,先後輸給奧地利和巴西。

過去兩個賽季,這支德國隊中沒有一名球員可以躋身金球獎評選前15名。厄齊爾表現時好時壞,穆勒飽受質疑,諾伊爾剛剛結束的賽季幾乎沒有入場,首發左邊衛赫克託效力於德甲墊底隊科隆。這樣的情況確實不像是來自於爭冠球隊。

但所有人都不會被這樣的戰績詐騙,跟其他球隊不同,德國隊的強韌,德國隊的隊內氣氛,並不會受到其自身狀況的影響,其存在只是因為他們是德國隊。當俄羅斯世界盃的開場哨鳴響,當全世界的眼光投向東歐,當他們穿上那身白色戰袍,他們就會恢復如初,找回最棒的自我。

有時候,德國隊也會找不到大家心目中那支鐵軍:毫無瑕疵,鐘錶般準確運轉的場內外關係。當我回到科隆波恩機場,我們經歷了一連串正在維修的道路。我的出租車司機遺憾地點頭說:“道路真的很糟糕,總是這麼亂糟糟的,我敢說,你們英國的路一定要好很多。”

這跟德國人令人生畏的另一面——足球沒什麼區別。我們看到不僅僅可以看到平坦順暢的高速公路,是它們將德國國家隊送到下一個目的地。但在令人豔羨的上層建築之後,隱藏著的是辛苦的努力,大量的人力,卓越的遠見,甚至不時還會出現坑窪。通往成功的道路也需要不停的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