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很多朋友對於音名和唱名之間的關係弄得不是太明白,不能理解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有的覺得音名C、D、E、F、G、A、B與唱名do、re、mi、fa、sol、la、si是固定對應的,有的又覺得唱名和音名都可以隨便換。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太準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音名是固定不變的,唱名既可以固定不變,又可以隨調改變。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音名就像我們身份證上的名字一樣,是不會改變的,而唱名在不同的調裡面可以有不同的唱名。有點繞,咱們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們的功夫巨星李連杰,他在某部影片裡飾演了張無忌,那在這部影片裡我們可以就叫他是張無忌,當然你也可以還是說他是李連杰。而另一部影片裡他又飾演了黃飛鴻,那在這部影片裡我們又可以叫他黃飛鴻了,但他其實仍然是李連杰。李連杰這個名字就像我們的音名,永遠不會改變;而張無忌和黃飛鴻這些稱謂就像唱名,在不同的調裡面可以仍然唱原來那個唱名,也可以按照這個音在調裡的具體位置唱作其它的唱名。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這裡就要說到唱譜的兩種方法:一種叫固定唱名法,就是不管什麼調,都是將C唱do、D唱re、E唱mi、F唱fa、G唱sol、A唱la、B唱si。這種唱名法的好處是不用去考慮各個音在各個調中的音級關係,一種唱名打通關。這種唱名法比較適合五線譜的視唱,各線和間的唱名固定,比較容易掌握各音的唱名。不過固定唱名法在各種調式中會出現一些升降號,對於音準的把握有一定要求。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另一種叫首調唱名法,就是用什麼大調的調號,就把那個音唱成do,比如bE大調的調號,就把bE音唱成do,按照調式的音級關係依次把I~VII級唱作do、re、mi、fa、sol、la、si。因為各個大調音級之間的音程關係是固定的,在視唱時可以避免出現過多的升降號,較容易把握音準。這種唱名法與簡譜的記譜是對應的,所以比較適合簡譜的視唱,比如簡譜裡面開頭出現的1=bE,就是把bE唱作do的意思。(見上圖)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我們再用一首A大調的樂曲由五線譜來看一看。下面這首《思故鄉》的片斷,如果用首調唱名法來唱,五線譜上線間的唱名就很簡單,但是因為調號裡有三個升號,所以唱的時候也需要唱出升高後的音準,這就對個人的音高概念有一定的要求。(見上圖)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如果用首調唱名法,就是把A唱成do,這樣唱起來看五線譜會困難一點,因為要想對應的線和間要唱什麼唱名,但是沒有了升降號,在音準上更容易把握。(見上圖)

音名和唱名的區別

那如果用首調唱名法唱簡譜的話,那就太方便了,我們只要按音名唱就可以了,所以說簡譜嘛,就是簡單。(見上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關注、留言,一起學習音樂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