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00後CEO融資過百萬,第一批00後成年,00後“小戲骨”演技實力吊打當紅花旦,00後高考首秀……

最近看各大媒體報道中,關於00後的新聞層出不窮,00後已然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仔細一想,當初90後也是這樣在稱讚與批評中被推上歷史舞臺的,而現在,90後已經開始遭遇中年危機了,一邊泡腳一邊抱著保溫杯,還要擔心自己脫不脫髮。

反觀00後,個個都是天之驕子的模樣,不得不說年輕真好啊!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01

每一代人都擁有屬於自己時代的標記

剛在動亂後出生的70後,是穩步向前,追逐夢想的一代

80後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可以說是彰顯個性的開端;

90後,則更加活躍於表達自我與個性;

00後:???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00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們大多是80後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獨二代”。

而有趣的是,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最後一代的獨生子女”——00後也就很可能成為唯一完整的擁有“獨二代”身份的群體。

對於這個剛登上歷史舞臺的群體,有一種主流的看法是:他們“嬌生慣養”,難成大器。

首先,不得不承認,00後確實是有“嬌生慣養”的條件。

最主要的原因是:作為獨二代的00後,可以不用像80後90後那樣和兄弟姐妹瓜分父母的愛,同時由於父母也是獨生子女,連同輩的堂表兄妹都少了一大半。。。

這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家庭氛圍,自然免不了大家常說的一句話:“00後都是被寵大的”。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除了資源競爭上的優勢,“獨二代”的家長,也就是“獨一代”們,對獨生子女的成長教育都有了比較系統和理性的方案。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來:

00後孩子的家長相對都比較開明,除了能夠儘可能給孩子提供較為優越的生活外,也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愛好,也更樂於帶孩子出行旅遊,拓展視野,更加懂得包容和平等,管理方面更傾向於民主。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到,壓歲錢給了父母就一去無回的情況,在00後當中其實並不多見。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在素質教育的空前提升下,00後確實出現了“素質井噴”的現象。

早前,四川綿陽一位老人帶孫子橫穿馬路時,老人不顧紅燈往前通過,這時,被牽著手的男孩發現人行道亮起紅燈,就強行拽著老人往後退至人行橫道起點,等綠燈亮起時,兩人才通過路口。

在這個新聞裡,一老一嫩對待規則的態度,可以說是相當的典型了。

有人甚至因此作出了這樣樂觀的評論:“老人不懂事,孫子明事理,這就是一代比一代強。”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然而,00後全面超越我們的,不止是在行為素質上。

02

社會人的“00後”

另一個對當前00後成長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

如果說90後還是從PC端時代逐漸過渡到移動時代,00後生來便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家長們也都樂於主動為他們購買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作為00後的成長伴侶已經改變了他們接受信息和主動學習的方式,他們能夠及時得掌握瞬息萬變的世界,並且更加靈活得適應新鮮事物。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無論是短視頻的音樂舞蹈,還是文字類的段子手,在不同的網絡平臺,00後都比過去任何一代更容易獲得大眾喜好的資訊。

智能手機的方便性,使得00後在課業完成後極為有限的時間裡,也能夠高度與互聯網進行貼近。(以往,上網一定要用電腦,很多電腦開個機打開個網頁就半小時了。。。)

這就不奇怪,為什麼多數00後的話題,都與互聯網密切相關。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什麼?!我們這群成年人大多數還在拿死工資,人家00後已經早早得實現了財務自由!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就如同木汁說的:“現在火什麼,我就做什麼。以前流行papi醬短視頻,那我也錄小視頻;現在的人當主播也很流行,那我也去開一個直播間,反正就是跟著做嘛。能夠抓住時代的熱點,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

00後相對於上兩代人,都更認同網絡的文化,好處就是他們確實變得更懂得感知社會大眾的熱度,很多人總說:“當年我幾歲時還在玩泥巴呢,你們居然現在就幹這種事了。”反映了00後在緊跟時代的能力上是領先的。

但是,緊跟潮流的另一個反面,就是會讓人變得浮躁,缺乏安靜下來思考的機會。

在撒貝寧主持的《放學別走》節目中,一個叫喻言的16歲女孩自稱“諾亞大陸”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她在節目中,對“無所事事只會打遊戲”的成年人進行了一番吐槽,對自己的致富道路顯得驕傲無比,這番言論一度引起極大範圍的討論。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用一段時髦的流行話來形容:這個小女孩真的太“社會”了,活脫脫的“社會人”!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這種過早地接觸社會流行文化,成為“社會人”的代價,便是價值觀可能受到腐蝕,從“喻言”這番話來看,人類的幸福似乎就等同於金錢和成績。

這還真的不止是這位00後CEO的個人理解。。。

記得上個月有一個火遍全網絡的視頻:《杭州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發財》(目前該視頻因“種種原因”已被下架),裡面那位小學生稱:“我的夢想就是發財!”、“我不像前幾個人說的那麼偉大,發財了要去捐款。”、“好不容易發了一筆財,給別人發?不太實際吧!”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很滑稽的一點是,在這視頻出來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竟然反過來想要向孩子們解釋說:

你們應該過得天真一點,不要老想著發財的事。而小孩子卻千方百計想勸成年人:你們別老玩王者榮耀了,多想想發財的夢想。

成年人教小孩天真,小孩來勸成年人要成熟,這何其諷刺!

最讓成年人感到驚訝的是,獨二代00後是生活最富足的一代,可是他們也比過去的我們更現實,更懂得社會競爭的殘酷性。

似乎我們以前在一窮二白時,雖然吃未飽穿未暖,但相對艱苦的環境並未有消磨我們童年的天真。

我們總是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對比起現在吃飽穿暖的00後們所表現的“現實”與“社會”,以前“早當家”的孩子在他們面前,還是略顯天真了點。

00後的孩子們似乎也提前感覺得到,自己由於是獨二代,他們能夠在家族內部獨得的同輩支持是最少的,因此他們才會更早地投入社會,廣交朋友,拒絕平庸並不斷努力自我提升。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03

那些“反對自己時代的戰士”

00後的“現實”與“社會”是可以理解的。但回顧過去幾十年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更多的是得益於那一代人,敢於說出和做出與當時人完全不同的想法、價值觀與事業。

50後的喬布斯創立蘋果時的飽受質疑;60後的馬雲當年創業時,幾乎全國人民都在懷疑他對於“網絡購物”的想法;80後的扎克伯格跳出框框綴學創業。。。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那些由新一代人提出的超前的不切實際想法,才是整個社會往前進步的動力。

所以,我們擔心的並不是00後提出了一些讓我們看不懂的想法,反而我們最憂心忡忡的,是他們太過於懂得去適應我們這個時代,從而屢屢說出一些十分“懂事”的言論。這是整個社會發展停滯的先兆。

德國哲學家尼采在《歷史學的利與弊》裡說:

“如果你們想讀傳記,就不要想讀那些帶有‘某某先生與他的時代’的口頭禪的傳記,而要讀封面上必須寫著‘一個反對自己時代的戰士’的傳記。”

我們擔心的,不是00後不懂事,而是00後太懂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