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作者必須了解的 小說抄襲中的法律問題

此篇博文乃反抄同仁he桃所總結,涉及了法律上有關抄襲的定義以及判定依據,並涵蓋了在法律上關於抄襲的延伸話題。全方位的解讀了與抄襲相關的法律問題。希望這篇博文可以使那些對抄襲持有模糊概念的人們有所啟發。最後,感謝he桃君的細心總結和詳盡解讀!

【筆者按】

今年年初有幸加入溫停眉大人的反抄Q群,後說起把與抄襲有關的相關法律問題整理一下。因前半年一直忙碌,最近考試完畢,有空閒整理一下,也算是對大人有個交代,同時也為反抄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學藝不精,再加上法律對於著作權(尤其是網絡著作權)涉及不多,手頭資料又相當之少,而且我加入碼字圈的時間尚短,所以萬分希望與有水平、有資料、有經驗的朋友們一同交流,懇請指正,大家共同進步。

注: 為了讓非法學專業的朋友們更容易的明白,每個問題的回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法律依據】,即我得出結論依據的法律法規或者法理知識,另一部分為【筆者解說】,是我對於法律法規的理解,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說出來,可能不夠具體、全面、完全正確,還望大家見諒,並且指出不當之處。

本文僅作參考之用,如需訴訟,請諮詢更加專業的律師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士。

問題一:針對一篇文章怎樣的行為算是侵犯著作權?

【法律依據】

小說作者必須瞭解的 小說抄襲中的法律問題

【筆者解說】

問題二:什麼樣的行為算抄襲?

【法律依據】

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一般的說,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等再進行新的創作,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為是抄襲。各國著作權法對作品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本身並不予以保護,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觀事實、歷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認定為抄襲。(摘自《中華人民共 和國著作權法》)

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

【筆者解說】

關於抄襲內容的認定,作者可以自由的利用以下這些東西:(注意是利用,並非完全照搬)

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也就是說法律不保護文章的思想)

作品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

以下行為將會有可能被認定為抄襲:

照搬他人描述客觀事實、歷史背景的文字;

原封不動或者基本原封不動地複製他人作品;

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成分並改變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如把某文章中的某段情節改頭換面後作為自己的文章中的某段情節)

小說作者必須瞭解的 小說抄襲中的法律問題

問題三:抄襲作者的名氣比被抄襲的作者名氣大多了,怎麼可能是抄襲?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問題四:抄襲作者表示自己不是故意抄襲的,那麼其抄襲的文章是否還算作抄襲?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雖然有些時候行為人的主觀動機、目的可能作為量刑的標準,但是在這裡,衡量抄襲與否只根據四個構成要件:行為違法性、損害事實、因果關係、過錯。具體解釋請看問題一的【筆者解說】。

問題五:如何區分抄襲與合理引用?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作為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吳漢東教授是絕對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大家。他的結論可以表明合理使用是存在的,複製行為不全都是侵犯著作權。但是,非詩詞作品超過了兩千五百字或者原文的十分之一,詩詞作品超過了四十行或原文的十分之一,就算是抄襲。另,引用古體詩詞不算。

小說作者必須瞭解的 小說抄襲中的法律問題

問題六:合理引用時如何保護原作者著作權?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合理引用時為防止引起爭議,應當指明原作的作者姓名及其出處。

問題七:作者去世以後,著作權的保護時間是多少?

【法律依據】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筆者解釋】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問題九:非中國國籍的作者抄襲中國作者,中國的法律是否適用?

【法律依據】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摘自我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筆者解說】

中國公民的作品無論發表與否,都享有著作權,都適用中國的法律。無論是被哪國國籍的作者侵犯著作權,都可以憑藉中國的法律起訴。

問題十:對於抄襲書籍的發表,出版社是否負有責任?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問題十一:網絡上的改文是否算是侵犯著作權?

【法律依據】

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摘自我國著作權法)

【筆者解說】

問題十二:網絡上的二次投遞是否侵犯了著作權?

【法律依據】

【筆者解說】

問題十三:如果當今某某人算抄襲,那麼古代的某某人某舉動又算什麼?

【法律依據】

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小說作者必須瞭解的 小說抄襲中的法律問題

【筆者解說】

最後:筆者有話想說。

朋友們,請聽我一言:

如果您是抄襲作者,請您記得,作者是特殊的民事法律主體身份,比起其他的身份,這有一份特殊的使命,就是得對您的作品、您的讀者負責;

如果您是被抄襲作者,請您記得,當您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請您勇敢地抗爭。法律上講自己是自己權利的最佳抗爭者,您要相信,邪不壓正;

如果您是反抄人員,請您記得,中國的法律進程需要無數的熱心去推動,只有這樣,中國的法律才能更加完善;

如果您還在支持抄襲或者對它不以為然,請您記得,每個人的權利都需要其他人的保護與尊重,不僅僅是那些被抄襲的作者,還有您,還有我。

【結束語】

藉著結束的機會,提醒一下兩個事情。

一,網絡上很多被抄襲作者年齡尚小,還未成年,但是他們是有著作權的。如果需要訴訟,可以請監護人代理。

二,反抄人員在反抄過程中請一定要以適當的方式方法,防止侵害被抄襲作者、抄襲作者等他人的其他權利。

誠然,中國的法律的確還很不完善,很多地方缺少明確的法律規定。因為中國的法制起步較晚,中國從人治到法治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每個人的人為之人的權利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其他的人應該以作為或不作為為義務,尊重他人的權利,尊重中國的法律。

請記住,在法律尚未至善至美的地方,還有道德的約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